抄底逃頂不再難11(3 / 3)

五、辯證思維下的操盤模式

通過如上對紅綠柱長度、紅綠柱麵積、黃白線高度的辯證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一些重要結論:首先,紅、綠柱的麵積分別代表上漲和下跌的動能,黃、白線的高度和紅、綠柱的高度分別代表上漲和下跌的力度;其次,上漲和下跌都具有過程性,這也正是量變向質變演化的過程,同時它提供了認識走勢、判斷趨勢與作出決策的時間差。這種過程性具體體現在:在上漲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形成一波較大的上漲力度,這時候紅柱的高度、黃白線的高度達到階段性的最大值。隨後,股價還會不斷地創新高(一般會形成3次衝高的走勢),但是這時候紅柱的高度以及紅柱與0軸形成的麵積卻呈現一輪比一輪小的態勢,也就是形成趨勢性的背離走勢。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由於紅柱的麵積在逐漸縮小,其所代表的上漲動力也在減少,也就意味著下跌的動力在不斷積蓄。下跌的過程分析反之即可。

圖3–14?MACD黃白線與0軸之間的辯證關係分析示意圖(嘉寓股份2011.5~2011.6

30分鍾K線圖)

圖3–14所示嘉寓股份(300117)的走勢,從走勢類型來看,總體上可以分解為A+B+C段,其中A是主跌段走勢,B是盤整走勢,C是“最後一跌”。從大的範圍看,A、C兩段可以認為是相鄰的同向走勢。A段在下跌的過程中,黃白線從0軸的上方快速下挫至0軸的下方,並形成了較大的下挫距離。我們看到,在A段的最後一跌中,下方MACD黃白線已經形成了較為明顯的下跌背離。隨後B段走勢中MACD黃白線的表現尤其值得關注:在B段的盤整走勢中,黃白線繼續上移,並兩度穿越0軸,股價雖然上漲不多,但是MACD黃白線的“上漲”卻是非常明顯。B段盤整的過程中,背離差始終較為有限,C段走勢形成所謂的“最後一跌”。C段走勢出現的背景是B段長時間的底背離走勢,形成C段走勢的同時,黃白線再度穿越0軸,下跌的動能得到最後一次釋放,C段下跌的同時形成對A段下跌的背離。因此,之後的反彈必然重新回到A段的背離啟動點,在圖中為下方A1與B1的連接處O點所對應的股價。值得注意的是,O處開始的下跌一直處於底背離的狀態,在B的盤整走勢段內,一直沒有反彈到背離的啟動點,直到H點才最終實現底背離後的上漲。這說明,形成底背離後,底部的調整時間的長短是不一定的,但是股價最終回到底背離的啟動點卻是一定的。個股的走勢也正是在這種一定與不一定的辯證中演化。

在特定周期的模式下,通過對紅綠柱麵積及其高度的不斷衰減變化的觀察,我們就可以發現趨勢的演變規律、演變過程以及演變所處的階段。對於實際的操作而言,我們還需要找到質變的發生點,這個發生點正是我們著手建立多單和空單的時機。為此,可以引入“黃白線穿越0軸”這個要素。在上漲的過程中,隨著紅柱麵積的不斷縮小,上漲的動能不斷減少,這時候黃白線會不斷向0軸靠近。由於黃白線與0軸的位置關係是走勢強弱的重要標誌:位於0軸之上,代表走勢較強;位於0軸之下,則代表走勢較弱。因此,在上漲的過程中,當出現紅柱麵積衰減、紅柱高度變小、走勢頂背離之後,黃白線由上而下穿越0軸、進行回抽之後是我們建立空單最為安全的時間。同理,在下跌的過程中,當綠柱麵積出現衰減、綠柱高度變小、走勢底背離之後,黃白線由下而上穿越0軸並進行回抽之後則是我們建立多單最為安全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