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逃頂不再難11(2 / 3)

從麵積與時間、空間的辯證角度看,紅柱麵積較大,說明做多的量能釋放過多,做空的量能得到較多的積累,隨後的下跌時間、下跌幅度都會相應增加;綠柱麵積較大,說明做空的量能釋放過多,做多的量能得到較多的積累,隨後的反彈時間會延長、反彈幅度會增加。最明顯的就是多重趨勢性背離形成的做多或者做空的動能不斷地被釋放,最後形成持續時間較長、逆轉幅度較大的反向運行趨勢。

三、黃白線高度的辯證分析

觀察個股的走勢,黃白線總是呈現高高低低不規則的變化規律。但是不規則的背後所體現的正是分形的自相似性。反映到黃白線的走勢規律上,即形成了黃白線突然以一個很大的距離離開0軸並達到某個高度值的時候,隨後會形成一個個小波段不斷向0軸靠近,直到再一次形成這種突破,或者穿越0軸。因此,從這一角度看,走勢其實是在以0軸為軸線,在黃白線高度的不斷伸長與縮短、黃白線圍繞0軸上下穿梭中,完成趨勢轉換的。因此,在下跌的過程中,隻要不出現底背離、黃白線不向上穿越0軸,下跌的走勢就沒有真正結束;上漲的過程中,隻要黃白線不向下穿越0軸、不出現頂背離,上漲也不會真正結束。

所以黃白線高度的辯證變化,與走勢的演化本質是一致的,通過觀察黃白線高低這兩個相反的方麵之間的轉化,我們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走勢的規律,這是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這也是一個“走勢終完美”的必然轉化過程。

四、充分有效盤整與MACD黃白線、0軸之間的關係表現

MACD的黃白線高度、紅綠柱高度、紅綠柱麵積等三大要素綜合反映了上漲過程或者下跌過程中的量能和力度,0軸是三種要素演化的重要分界線。MACD的黃白線與0軸是否發生“零距離的接觸”是我們判斷上漲過程中的回調、下跌過程中的反彈是否充分有效的“現象指標”。這個過程判斷的重要性體現在三個層麵:

從第一個層麵看,上漲過程中出現回調是必然的,沒有出現頂背離的回調,之後大多數情況下會出現繼續創新高的走勢。此時,回調的幅度和力度直接關係到上漲的高度。若是在回調的過程中,黃白線被重新拉回到0軸附近,甚至穿越0軸,說明階段做空的動能得到較大的釋放,這就為後麵的上漲奠定了紮實的空間和能量基礎。

從第二個層麵看,任何走勢不外乎由“上漲+調整+上漲”、“下跌+調整+下跌”的走勢單元構成(其中調整有盤整和下跌兩種可能情況),而任何趨勢的終結都是由第N+2個上漲對第N個上漲構成頂背離,或者第N+2個下跌對第N個下跌構成底背離所形成的,也就是說最後兩段相鄰的走勢形成了背離,所以趨勢終結。上漲趨勢終結,隨後可以建立空單;下跌趨勢終結,隨後可以建立多單。由於“最後”的相鄰兩段走勢必定是由“調整”連接而成,而不論是上漲還是下跌,調整時MACD黃白線的形態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斷接近0軸。因此,上漲和下跌過程中背離形成的有效性就與0軸形成了密切的關係;黃白線充分回拉,不斷在0軸附近穿梭,最後形成末尾段的下跌,此時形成的背離就顯示充分有效。相反,若黃白線未能有效接近0軸,在上漲的過程中則說明調整不夠充分,之後的上漲較為勉強,繼續上漲的空間就會較為有限。

從第三個層麵看,黃白線與0軸的“親密接觸”,使得最後一個上漲或者下跌的走勢產生背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為不管是創新高的走勢,還是創新低的走勢,都要求黃白線同時創新低或者創新高,由於前麵的調整走勢使得黃白線大幅度回調,因此,再次快速創新高或者新低就需要更強的上漲或者下跌力度,也就更容易出現頂背離或者底背離。這一點對於走勢預判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