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如何認識與應用背離形態 第四節
背離形態的多角度理解
事物內部的矛盾演化是推進事物發展的原動力。認識和利用事物內部矛盾相互鬥爭、相互轉化的分析方式即辯證分析法,其要求我們認識到事物相反的兩個方麵,更要認識到兩者轉換、推動趨勢發展的必然性。辯證的分析方式為我們深入認識走勢提供了有利的工具,為我們在變化的趨勢中進行“當下”的策略選擇提供了重要的切入點。
在背離指標的分析中,紅綠柱麵積的多少、紅綠柱高度的大小、黃白線與0軸之間距離的長短等是在行情演化的過程中必須辯證分析的兩個方麵。麵積代表的是趨勢運行的能量,高度與距離代表的是趨勢運行的力度,紅綠代表的是趨勢運行的方向。辯證分析基於事物辯證統一發展的必然性,所體現的是嚴密理性的邏輯推理:多向少轉換、少向多轉換、高向低轉換、低向高轉換、紅向綠轉換、綠向紅轉換等表明的正是事物內部的矛盾、多空雙方能量的轉化,這些轉化最終彙流成對市場走勢的影響。走勢終完美,任何走勢無一例外一直在上述兩種形態的反複轉化中得到演進。因此,動態地觀察走勢過程中這些要素的相互轉化,並加以辯證分析與推理對於判斷行情的走勢是至關重要的。
一、紅綠柱高度的辯證分析
紅綠柱高度體現的是上漲和下跌的力度。紅綠柱高度的辯證體現在:紅柱越高,則出現頂分形後,回調的幅度越大、回調持續的時間越長;紅柱越低,則出現頂分形後,回調的幅度越小、回調持續的時間越短。綠柱越高,則出現底分形後,反彈的幅度越大、反彈持續的時間越長;綠柱越低,則出現底分形後,反彈的幅度越小、反彈持續的時間越短。
從另一個角度看,紅柱越高,伴隨著的往往是較大幅度回調引起的較高的綠柱;綠柱越高,伴隨著的往往也是較大幅度反彈引起的較高的紅柱。所以,在辯證的視角下,紅綠柱高度總是呈現搭配出現的情景。
二、紅綠柱麵積的辯證分析
紅綠柱的麵積代表的是上漲和下跌的動能。上漲代表多方的力量較大,下跌代表空方的力量較大。紅綠柱麵積的變化對比代表了多空雙方力量此消彼長的過程,也是量變向質變轉化的過程。在紅綠柱麵積相當,多空平衡、形勢不明的情況下,可以暫不進行交易。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不破不立”,隻有大的動作才會形成大的機會。上漲過程中的紅柱麵積將經曆“少—多—少”的變化過程;下跌過程中的綠柱麵積將經曆“少—多—少”的變化過程。
從量能守恒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近似地認為影響趨勢運行的總量能其實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由於紅柱麵積的減少導致上漲動能的減少,對應的實際上正是綠柱麵積的增大及其所代表的下跌動能的不斷增加。所以,當我們看到紅柱麵積在逐漸減少時,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下跌的動能在積蓄,隨後建立空單的策略也就順理成章了;當我們看到綠柱麵積在逐漸減少時,第一反應是上漲的動能在不斷積蓄,這時要作好做多的準備。
圖3–13?背離的辯證分析說明示意圖(馬應龍2011.5~2011.6?30分鍾K線圖)
在圖3–13所示的馬應龍(600993)的走勢中,我們可以看到,A、B、C三段的走勢與另外一些走勢之間的明顯差別是:A、B段下跌幅度較大,下跌過程中產生的綠柱麵積SA與SB同樣也較大,下跌過程中形成的綠柱高度H1相比較而言也較大。隨後產生的走勢結果也是非常明顯的:C段的漲幅較大,C段的紅柱麵積SC較大、C段的紅柱高度較大。這裏“冰火兩重天”的走勢背後所蘊涵的邏輯是:在從A點下跌到B點的過程中,由於綠柱的麵積極大,下跌的動能得到了極大釋放,從能量平衡以及能量相互轉化的角度上看,下跌動能的減少,意味著上漲動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加,並在隨後得到了快速釋放,所以就形成了C段的走勢。在C段之後的走勢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紅綠柱,但這些紅綠柱都比較短、麵積都比較小,所產生的推動走勢發展變化的量能也就比較小,隨後的走勢也就顯得相對比較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