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如何認識與應用背離形態 第二節
背離形態形成原因分析
背離走勢產生的原因,從作用過程來看,是由於市場中一部分交易的不同步性和滯後性所造成的,更通俗的理解則是“誘多”和“誘空”。而引起這種現象的內部因素可以概括為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市場的合力作用、市場的運行慣性等三大方麵。
一、信息不對稱的交易格局
任何市場的任何交易都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完成的。信息不對稱造成了不同的交易預期;不同的交易預期,形成不同的資金行為;資金行為,也就是買賣的交易行為,最終決定市場的運行方向。信息的不對稱性從根本上說源於每個交易者的認知能力和交易決策所處的位置。認知能力與交易者的投資經曆和知識結構有關。個體的差異性總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信息的不對稱性是絕對的。
信息的不對稱性使得我們看到的市場走勢總是有一個緩慢的變化過程。先知先覺的投資者發現市場形勢發生微小的變化時,就開始采取措施,或者提早賣出,或者提早買入。這種變化總是在低級別走勢中首先發生,比如在現行的交易級別設置中,最小的就是1分鍾的走勢,隨後逐漸擴展到2分鍾、3分鍾、5分鍾、15分鍾等較大的時間周期中。剩下的大多數“後知後覺”的投資者,對於在1分鍾走勢中出現的這種變化基本上是無法感知到的,隻有當高級別的走勢中出現這些信號後,才可能采取措施。在這種情況下,走勢就顯示出較為緩慢的從低級別到高級別逐漸傳導的過程,而其背後反映的是投資者水平的差異性。
信息的不對稱性是客觀的、絕對的。從交易產生的角度看,信息的這種不對稱性正是市場博弈交易形成的基礎,即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交易的時間差異性與不同步性,並使得市場產生了波動,交易機會出現。因此,信息不對稱性既是投資市場的客觀存在,也是市場運行的客觀需要。
二、合力作用下的市場走勢
市場中的每一筆交易都相應形成一個交易分力,所有的交易分力最終形成決定市場走勢方向的合力。市場交易的形成是多空雙方博弈的結果,多方和空方各代表一個陣營,同一陣營中每一股交易力量都對市場的某個方向增加了一股分力。交易的本質是一種預期性行為:預期會漲,買入;預期會跌,賣出。因而,這個合力形成於“交易預期”。任何對“交易預期”會產生影響的要素,必然形成影響交易的分力,繼而影響市場的走勢,比如市場中出現的諸如政策、消息、資金流等要素。但同時,由於市場的運行方向決定於合力,所以這個交易分力不一定能改變市場的運行方向。正如“纏中說禪”所說,政策消息也隻是市場的一個分力而已。因此,不管是基本麵還是技術麵都隻是表麵而已,市場的實際走勢才是關鍵,而合力正是決定走勢運行的真正內因。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如果將走勢的級別不斷地縮小,在理論上就能找到走勢的任何轉折點,也就是說理論上能做到真正精準的“高拋低吸”。這個轉折點事實上就是市場中維持走勢向某一個方向運行的合力的作用方向發生逆轉的位置。此時,市場內部正發生著微小而不顯著,但卻會對隨後走勢產生決定影響的變化。這個微小的變化可以在1分鍾的走勢中或者分筆的走勢中觀察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反方向的合力在不斷地增強,更多的力量加入到這個陣營中,最終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原運行趨勢在各個級別中被扭轉過來,市場走勢呈現一邊倒的態勢。
三、慣性作用下的趨勢運動
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原有運行軌跡的慣性。市場中不管是個股還是大盤,雖然在某一時刻的合力方向已經發生了改變,但是原有運行的趨勢還存在一定慣性,於是我們看到了股價與指標的不同步變化,股價在創新高或者新低,但是指標並沒有同步創新高或者新低,最終形成背離態勢。因此,我們也可以認為,股價在指標背離出現後繼續形成的創新高或者創新低現象是趨勢的慣性運動所致。當然這種慣性運動的根本原因還是前麵所分析的信息不對稱以及合力作用。
上述所提到的信息的不對稱性、合力的作用過程、慣性的運行趨勢等三個要素中,信息的不對稱性和交易水平的差異性是形成背離走勢的內在本質性因素,合力的作用是它發生作用時的表現形式,而慣性則更多地表現了它的延續過程。因此,交易個體的差異性和絕對性,決定了背離產生的必然性,同時也說明了市場中存在這種無風險的絕對贏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