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逃頂不再難8(3 / 3)

圖3–6宋城股份15分鍾級別的走勢圖顯示了綠柱麵積逐漸縮小、走勢背離與股價止跌的聯動關係。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比較條件,那就是相鄰兩段的同向走勢進行比較,也就是圖中的第1段與第2段、第2段與第3段的比較。這時候我們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圖中我們會發現S1的麵積大於S2的麵積,但股價並沒有就此止住下跌趨勢,隨後出現了第三波的下跌,也就是圖中3的位置。這是因為S2的麵積雖然較S1的麵積有了一定幅度的縮小,但仍然較大,具有繼續下跌的動能;代表反轉力度的紅柱麵積很小,反彈的能量較小。而在經過第三段的下跌到達圖中3位置,對應的S3麵積已經大大縮小,下跌的動能基本衰竭,已經符合階段性見底的要求。由此,在使用綠柱麵積進行背離的分析判斷時,即使出現股價創新低,同時出現麵積縮小的情況,走勢卻不一定見底,我們還要對綠柱的麵積進行比較,看其是否逐漸接近於0,進而找到真正的市場底部。

依舊是圖3–6的走勢,當我們將其切換到高一級別即30分鍾K線級別的走勢中時(如圖3–7所示),將其與圖3–6進行對比,仔細觀察S2位置的麵積。我們看到在圖3–6中,S2的麵積被分成了兩部分,而在圖3–7中,兩部分麵積被合並在了一起,這時候,S2與S3麵積大小的關係就一目了然了,顯然背離的形態非常明顯。這就提示我們,在比較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將幾段麵積進行相加時,我們可以將其走勢切換到高級別的走勢中。

圖3–8?紅柱麵積與背離走勢示意圖(蘇寧電器2011.4?15分鍾K線圖)

圖3–8顯示了蘇寧電器在階段性上漲過程中紅柱麵積與背離走勢的關係。比較第1段與第2段、第2段與第3段的走勢,我們可以發現,就麵積而言,S1>S2>S3,而對應的股價卻是越來越高,顯然,這就形成了明顯的背離走勢。第三段紅柱麵積明顯縮小,紅柱的數量也明顯減少,是上漲動能衰竭的明顯標誌。因此,當股價完成第三段的拉升之後,隨後就開始了階段性高位的盤整與回調。圖3–8顯示了典型的股價不斷創新高而紅柱麵積卻在不斷縮小的走勢。如果我們再將其他背離指標,也就是黃白線高度結合看的話,其實黃白線高度並沒有出現背離,此外,紅綠柱高度也沒有出現明顯的背離,所以圖3–8中隻有紅柱麵積的縮小變化最為明顯。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有時候三大指標不一定同時出現變化,這也就產生了到底如何取舍的問題。最簡單的方式是在三種指標沒有同時出現背離導致對走勢無法把握時放棄操作;三大指標中,如果有兩大指標的變化趨於一致,那麼可以選擇部分操作。而最安全的方式則是在出現我們下麵將要提到的綜合背離的走勢時再采取操作。

五、綜合背離

綜合背離,顧名思義就是前述的MACD三大指標:黃白線的高度、紅綠柱的高度、紅綠柱的麵積等同時出現了背離的態勢。綜合背離是三種背離信號共振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操盤信號的確定性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對一些個股或者操盤信號進行篩選。在實際的操盤中采用綜合背離法作為交易的第一判斷原則,對於提高操盤的成功率,尤其是大資金的運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圖3–9是冀中能源2007年7月~2009年8月兩年多時間內的走勢,可以說其經曆了一個輪回:從最高的55.05元跌至最低的9.93元,隨後又反彈至49.16元。從圖中走勢我們可以看到,其典型地反映了背離在判斷趨勢逆轉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在股價從A點上漲到B點的過程中,黃白線高度從A1點下降到B1點,代表上漲能量和力度的紅柱麵積和紅柱高度由A2下降到B2,並在B點構築了強勢的頂分形構造。隨後我們看到,在日K線的走勢中,股價一直下跌,一直跌到D點。在從C點下跌到D點的過程中,黃白線高度從C1反彈到D1,同時,C2處的紅柱麵積突然增加,D2處紅柱麵積也同比增加,並且在D點,代表下跌能量和力度的綠柱麵積和綠柱的高度幾乎降為零。也就是在下跌的過程中,第一次在日K線圖中形成綜合背離,股價由此形成了曆史性的大底,隨後展開了巨大的反彈走勢。在反彈的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其也是在不斷創階段性新高,並且在形成綜合性頂背離的過程中結束:在從E點上漲到F點的過程中,黃白線高度由E1下降到F1,紅柱的高度由H1下降到H2,紅柱的麵積由E2下降到F2,也就是說再一次形成了綜合背離。階段性上漲的走勢也在“創階段新高的頂背離中

結束”。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階段性的上漲一定在綜合性的頂背離中結束,階段性的下跌一定在綜合性的底背離中結束,也就是說“沒有新高(低)沒有背離,沒有背離沒有底頂”。趨勢在向上創新高或者向下創新低的過程中,隻要不出現背離,就一定還會再次創新高或新低,直到出現背離為止。這一點對於我們實際操盤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出現股價向下調整或者反彈的時候,就為采取減倉、增倉或清倉策略提供了關鍵的依據,從而使風險變得真正可以控製。

六、背離形成之後走勢的演化

由於背離形成於創階段新低(高)的過程中,隨後股價必然形成第一階段填補背離差、回到背離啟動點的走勢。走勢類型隻有上漲、下跌和盤整三種,由於“走勢終完美”,因此,上漲的趨勢中出現頂背離的形態後,階段性的反趨勢運行是必然的,隨後的走勢必然是下跌和盤整中的一種。從次級別的走勢類型看,頂背離對於背離差的回補形成了次級別回調的下跌走勢,隨後形成的必然是次級別的上漲,或者形成盤整走勢。同樣底背離出現之後首先形成次級別反彈的上漲走勢,隨後形成次級別的下跌或者盤整走勢。

所以,出現背離之後的走勢仍然是“上漲、下跌和盤整”之於“走勢終完美”的演化,唯一需要進行分辨也是最難的是走勢級別的問題。例如30分鍾K線級別的走勢中形成頂背離後,其後首先是以一個次級別的走勢回調至背離啟動點,之後則有可能繼續回調,形成60分鍾K線級別的下跌走勢,或者形成60分鍾K線級別的盤整走勢。而這都需要我們當下就進行判斷。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一旦發生背離,股價必然要回到背離啟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