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未知,終極恐懼(上)(1 / 2)

“張喆,你說人這種東西啊,感情是真的豐滿,你看看現在的人即使家財萬貫了也處理不好情感問題”

“對啊,未來的事,誰都說不好,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人們的情感因素可能比其他東西變化的更快,有一種說法是人們每一天都在新生,每一天也都在死亡”

“如果說,明天你就會死亡,你會害怕嗎?以前會,現在應該是不會了。其實與其說害怕明天會死亡,不如說害怕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亡”

看著他溫暖的皮膚,此刻我才深刻的意識到,人之所以為人,在於我們除了生物特性和動物一致,更在於我們能夠從環境和群體中感悟一些不可名狀的情愫,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我和他吃著冰淇淩在街道上閑逛,還沒街頭走到街尾巴就有4-5家藥店,3-4家服裝店,1-2家超市以及嬰兒超市。我不禁問向他“是不是其他國家地區也和我們一樣,都是不是吃喝住行就是看病吃藥啊!還是說像電影裏那樣,有人街頭魔術表演,或者是歌唱表演,或者是行為藝術,我還沒看過我們這裏有行為藝術的呢?”

“那在國外叫行為藝術,國內準送精神病院”

“誒!哪裏哪裏,你快看,那裏有一個心裏谘詢體驗課,我們去看看”

在街角的一隅,一個不大的招牌上寫著“未央心理谘詢”在街道上一個直立的海報上寫著

心裏谘詢體驗課

人前的我是你喜歡的模樣,可我的心告訴我不知何方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隻是你穿的保護色

你以為你健康,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你不是用匕首捅對方就是對準了自己的心髒。給自己一個機會,從“心”開始。

“我覺得文案寫的挺好的,我們報名體驗下吧”

“你開心就好”張喆說到

我們兩個懷揣著所謂的心理醫生,就是陪你聊聊天,放鬆心情的職業參與了。我們進入她的工作室,房屋很溫馨,粉紅的沙發,整潔的玻璃桌,還有精致的咖啡杯。

“坐吧,沒什麼,這隻是一個體驗課程”

隨後我和張喆便做了下來,開始還不知道要說什麼,也不知道是怎樣的聊天過程。不怎想,這位醫生不僅能夠很好的傾聽還能在某些關鍵節點對我的心理以及觀念進行一個加強的詮釋和解讀。

“你能幫我拆那邊的包裹嗎,我去給你們衝一杯咖啡!哦,還有這裏有一本心理學病例的書,可以讓你男朋友讀給你聽下,可以了解下心理學的一些內容”那位心理醫生說到。“好的,沒問題”我爽快的答應了

來到這堆包裹麵前,我看到這些都是匿名寄來的。

“這些都誰給你寄的啊,這麼多”

“這是一些客戶寄來的,我對他們說你們可以寄代表你們內心的東西過來”

我開始拆包裹,不知道裏麵裝的什麼東西,好奇的打開。

張喆坐在沙發上背對著我開始讀起心理學病例:美國路西斯安娜州一名患者,有嚴重的社會反人格障礙,具體表現為:孤僻,飲食不健康,會食用生肉,毛發稀疏,體格瘦弱,皮膚蒼白,眼睛隆起,下顎突出。在於獨居經常在夜間會發出笑聲,有一次路過的人聽到後覺得奇怪,進屋看到他在一個人自顧自的狂笑,那些人以為他不清醒,對他拳打腳踢後,不料他狂笑的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