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14劑,昏厥未作。繼服30劑,症狀基本消失。後以杞菊地黃丸收功,複查血紅蛋白124g/L。
[邵性麗.奇經虛證治驗5則.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12(1):25-26]
原按:衝任脈病多見於婦科,但在內科雜病中亦多體現。古人所謂:“衝為十二經之海”,亦即“血海”,又謂“五髒六腑之海”,是經脈氣血之要衝。任脈為“陰脈之海”,凡精血、津液為任脈所司。患者年近花甲,衝任虛損,肝腎氣血均虧,如遇誘因勞累或體位突然改變一時精不上承,氣血不能上榮,衝陽上衝而致昏厥。陽氣不能達於四末致肢冷,衛氣虛不固而汗出,任陰虧虛故形容憔悴。龜鹿二仙膠是衝任雙補的著名方劑。鹿角、龜甲可通衝、任、督三脈,補培精血,交通陰陽。紫河車補任脈之陰,鹿銜草溫補衝脈之精血,黨參、熟地黃、天冬、麥冬補益精血;黃柏、牛膝降逆衝陽,後以杞菊地黃丸益陰和陽告功。
(三)男子疾患勿忘衝脈為病
1.遺精案
患者,男,29歲,2002年3月9日初診。患者婚後4年,不節房事,泄精過頻。2個月來神疲倦怠,腰痛,俯仰不能自如,夜間時有遺精。伴見呃逆,咳嗽,雙膝以下畏寒喜溫,行走乏力,舌淡苔少,脈細弱。治宜益氣固脫,養陰滋腎。藥用:
黨參20g,熟地黃20g,茯苓6g,枸杞子10g,五味子6g,沙苑子6g,紫石英15g,紫河車粉(衝服)6g。
並囑節房事,防真陰虧耗,禁食辛辣刺激之品。依上方調理1個月而愈。
[孟穎舟.衝脈病證治舉隅.甘肅中醫,2006,19(11):31]
原按:肝腎真陰下奪,奇脈必少灌溉。衝陽上損肺絡則咳嗽。衝脈不主攝納溫養分肉,陽墜為陰遺,並腰疼足冷,此精奪下損見症。“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治以質靜填補,著重歸下。方用人參、熟地黃兩儀煎方加減。紫河車粉血肉有情之品溫養元氣;紫石英收鎮衝脈;五味子酸收納其平逆;枸杞子溫潤;沙苑子入肝絡溫養衝脈;茯苓入陽明引陰藥入於至陰之鄉。合而為方,養陰納陽,鎮上而固下,衝陽因之靜謐。守方調攝,可望漸複。
2.陽痿案
劉某,男,35歲,1991年3月21日初診。病因工作糾紛,精神過度緊張而起,陰器萎弱不起已旬餘,不遺精,睡眠不安,納食乏味,舌紅無苔,脈細。此乃驚懼傷元,陽明不足,無以滲灌衝脈,宗筋氣血失充,故萎弱不能勃起。治宜補陽明益氣血,滲灌衝脈,佐以強陽溫養為法。處方:
黃芪15g,黨參10g,當歸10g,枸杞子10g,山藥10g,杜仲10g,菟絲子10g,巴戟天10g,懷牛膝10g,遠誌6g,雲茯苓10g。
服6劑,效果殊佳,功能恢複,原方去菟絲子、遠誌,易知母10g,服3劑以善後。
[朱祥麟.奇經病醫案六則.中醫雜誌,1996,37(9):527-529]
原按:《素問》“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穀,與陽明會於宗筋。”前陰仍宗筋之聚所,衝脈得陽明之血而氣能充旺,故男子前陰勃起而有生育能力。若衝脈無以充膚溫肉,則陰器必衰痿不用。故用黃芪、黨參、山藥、當歸補益陽明氣血以滲灌衝脈而潤宗筋,枸杞子、杜仲、菟絲子、巴戟天、牛膝益陰強陽,遠誌安神,茯苓等引諸藥入於下焦至陰。合而用之,能補衝壯陽起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