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懷西教授收好電話,幾分鍾之後就走入了酒店的飯廳,然後一眼就看到了陳醒身院士、邱程桐院士和陶澤軒這一對老中青組合。
陳醒身院士此時已年過九旬,邱程桐隻有五十一歲,陶澤軒卻隻有二十六歲而已。
這三個人,毫無疑問是活著的華人數學界的代表。
陶澤軒還在穿開襠褲時,曹懷西教授就已考上了五道口,之後就去貝勒屯拿了博士學位,算起來,他還是陶澤軒的師兄呢。
曹教授師從菲爾茲獎獲得者邱程桐,陶澤軒則師從沃爾夫獎獲得者埃利亞斯??施泰因,說起來,在陶澤軒尚未獲得菲爾茲獎的現在,兩人在數學圈中的地位還是差不多的。
但正如哈代說的“數學是年輕人的遊戲”一樣,陶澤軒有著年輕十多歲的優勢呢!
所以,曹教授走到陳院士等人桌前時,也都不敢對陶澤軒有著任何的輕視。
陶澤軒看著曹教授向陳院士和邱院士鞠躬問好時,也是連忙起身向曹教授伸出手,又口稱“曹師兄”。
事實上,這幾個人早就在米國見過麵了,此前又都在米國學習和工作,所以交流的語言自然是用英語的。
陶澤軒雖是華裔,但他是在澳村出生的,父母又都是從香江移民過去的,讓他和邱院士用粵語交流也還行,讓他說普通話就真是難為他了。
曹懷西和陶澤軒寒暄了幾句,一起落座之後,邱院士便指了指前者抱在懷中的一大摞紙問道,“懷西,你這拿的是什麼啊?這次帶著研究成果回來的?”
“沒有。”曹懷西苦澀地一笑,當即將一份論文遞給了邱院士,又將另一份遞向陳院士,“剛才我和西平去拜訪微所的羅教授,剛好碰到他的學生田立心要向《數學年刊》投稿,他們攻克了龐加萊猜想。”
“什麼?”
“小羅和他的學生已經攻克了龐加萊猜想?”
“你說的田立心,就是在今年的第一期《數學年刊》上破解了埃氏猜想的田立心?”
邱院士、陳院士都有些不敢相信曹教授的話,接過他遞來的稿子後就連忙低頭看了起來,陶澤軒也是驚訝了一句,又連忙起身走向邱院士身旁。
“是啊,田立心破解龐加萊猜想的工具,也是漢密爾頓教授的Ricci流,我和西平剛才已經看了他的幾十頁論文,又與他討論了將近兩個小時,他的思路和假設,似乎沒有任何問題。”曹教授點點頭,說完這幾句之後,又簡要地說了他和田立心、朱西平討論的經過。
幾個人安靜地聽他講完,陳院士當即麵露喜色,“真是後生可畏啊,去年剛證明了埃氏猜想,現在又放了一個大衛星,我們真的是老了啊。”
邱程桐則是一臉灰白,喃喃道,“我進京前還想著讓他來見我一麵呢,還是晚了啊。”
陶澤軒沒多說什麼,隻是默默地看著邱院士手上的論文的摘要部分。
邱院士沉默了好一會,終於還是將論文遞給了陶澤軒,又對曹教授道,“懷西,你那裏有電子版的論文吧?再複印兩份去。”
“我這就去。”曹教授點點頭,轉身出了餐廳。
兩小時後。
貝勒屯。
《數學年刊》編輯部。
提前十分鍾到來的佩雷西曼走過空無一人的辦公區,哼著小曲進了辦公室,打開電腦的同時,不忘給自己泡上一杯咖啡,這才施施然地坐到辦公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