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時間打開了編輯部的公用郵箱,發現這一晚上又多出了十多篇投稿。
佩雷西曼漫不經心地點開第一篇,粗略地瀏覽到正文時,便忍不住吐槽起來,“真是漏洞百出的論文,這費馬大定理的使用有點瑕疵啊,隻能說抱歉了我的老兄,退稿!”
“這一篇還行,待議。”
“這一篇……什麼?竟是龐加萊猜想的完整證明過程!天呐,這是真的嗎?”
佩雷西曼打開田立心的論文,看到論文題目就淡定不下來了,按他的想法,這篇論文不應該出現在《數學年刊》,而應該發到更有公眾影響力的三大頂尖期刊才對啊。
將龐加萊猜想的證明論文發在《數學年刊》上,絕對是對這份期刊的提攜,有木有?
這是誰發來的論文呢?
與三大頂尖期刊的審稿機製不同,《數學年刊》的編輯是能看到論文作者信息的。
所以,佩雷西曼很快就意識到,這篇論文的作者,竟是證明了埃氏猜想的華夏數學家田立心,而自己當時正好也是他的審核人。
“想不到,他這麼快就又出了成果,也不知,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證明出了龐加萊猜想,但願他是衝著那一百萬米刀來的。”佩雷西曼默默祈禱了幾句,便忍不住點開了論文的摘要。
一字一句地將摘要部分讀完時,時間便已悄然過了十多分鍾。
“完美!”佩雷西曼忍不住長出了口氣,按他的理解,論文的摘要簡直無懈可擊。
如果正文的部分能遵循這篇摘要的方向,說不定,這個田立心還真有可能證明出了龐加萊猜想。
他現在隻想將收到這篇論文的消息,大聲地告訴同事們,可惜,那幫家夥竟然全都遲到了,而且也不知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出現。
佩雷西曼在外麵轉了半圈之後,便回到了辦公室,然後就一發而不可收拾地讀起了論文的正文,期間倒似乎有人叫他一起吃午飯,但都被他略過了。
又因為這篇論文在郵箱中已經被標記為“已讀”,所以這一天下來,整個編輯部的人也就他在讀到了這篇論文。
時間轉瞬即逝,佩雷西曼感覺到肚子餓到不行時,編輯部的人早就已經下班了,而他也就讀了這篇論文的一半,而且也隻能算是粗讀。
要知道,像龐加萊猜想這種級別的論文,哪怕是讓一幫專業的數學家來論證,一天也翻了不了幾頁的,好在佩雷西曼的工作隻是審核稿件,他隻要知道自己收到的論文有其價值,就已經足夠了。
佩雷西曼當然不能不吃飯,也不會一直沉迷在這篇論文中,畢竟審稿的工作不歸他管。
審核了一天之後,他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篇論文的確是有價值的。
那麼,接下來,就是將這篇論文交給專業的人了!
按常規程序,佩雷西曼這些審核編輯發現一篇有刊登價值的論文後,隻要發到兩個或三個專業的審稿人手上就可以了。
但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論文,顯然不能以常規論。
所以,佩雷西曼決定就將這篇論文,發給米國數學家米歇爾.弗裏德曼教授、瑟斯頓教授、漢密爾頓教授、邱程桐教授,以及俄羅斯的澤爾曼諾夫教授。
這些人,除了菲爾茲獎得主之外,便都是研究龐加萊猜想的行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