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鋒 第二百六十八章 托孤?(2 / 2)

這叫什麼,這叫托孤嗎?

“賢侄,你坐下,”對李業詡這般反應,李世民似並不意外,示意李業詡還是坐在一邊,卻並沒在這事上進一步解釋,而是緩了語氣道,“朕一直喜歡你一聲‘賢侄,’想當年,你把皇後從病危中解救回來,朕與皇後,還有太子都是感激不盡,連長樂的病症也一並治好了…”

“陛下,那也是機遇得巧了,臣偶然間知道那樣一個藥方,沒想到還真的有效!”冥冥中的事太多了,一些機遇巧合的事讓李業詡無法解釋,他寧願相信延續長孫皇後與長樂公主這麼多年壽命,也是冥冥中注定的事。

長孫皇後在身邊,李世民少犯很多錯,使得大唐少生亂,連武則這樣強勢的女人都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李承乾也沒有造反,李治沒有機會得下,這大唐後麵會如何發展,沒有人知道,但李業詡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會比原來曆史上的那個大唐強盛了。

李世民歎了口氣繼續道:“朕知道長樂一直傾心於你,即使現在也是如此,隻是朕也改變不了這些…這些年,長孫無忌一直對你有隙,或許與這有關係,或許是眼紅於你得到重用,但許多事,朕也沒有辦法…”

李世民得這麼直接與明白,讓李業詡一下子不知所措,張了幾次口,也不知道如何回話。

“我大唐以武立國,但也不能隻以武治下,賢侄你所舉一些處置之道,朕甚是讚同,這些年下來,在用於治理各地方來看,效果不是不錯的,朕知你不隻武功不凡,於其他朝政上的見地也在諸臣之上,太子也是很敬仰你的才學,數次向朕提及,要予以你重職,所以朕這次委你以重職,希望你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不要辜負了太子的薦舉…”

“陛下,臣一定兢兢業業,努力做事,為我大唐鞠躬盡悴,死而後已,”李業詡挺直胸脯道。

這次李世民不但複了原來的職,還再授以檢校吏部尚書職,總理兩部職司,這樣的任命本就讓李業詡覺得不簡單,今日再聽李世民這般言語,終於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

李世民要選自己當李承乾的輔佐之臣了。

李承乾雖然隻比李業詡幾歲,數次監國下來處理朝事也頗有見地,但再能幹的君主,也需要有一幫得力的重臣們輔佐的,李世民也是知道一直生長於皇宮中,沒有遭受過什麼挫折的李承乾在許多方麵遠不如自己,無論是見地還是自身的品性。而李業詡是這方麵的佼佼者,李承乾對李業詡都是充滿了敬仰與崇拜,這是李世民所樂意看到的,也是他所擔心的。

正因為李業詡的形象過於高大,立下的戰功又是非常的巨大,再加上其祖父李靖多年領軍,軍中不乏其追隨者,李世民擔心李承乾駕馭不了李業詡,還有諸如李世績等李靖的門下,因此還是把長孫無忌重新啟用,以求製約和平衡。

還有,李世民正在謀劃的事,正是想把李業詡與李承乾綁到同一艘戰船上,讓他們共進退,結成同一條陣線,這樣李業詡才會對李承乾聽服。

這兩年來身體病症反複發作,讓李世民不得不做出一些安排來,以防萬一。

“賢侄,朕準備囑閻氏兄弟,將你像繪於淩煙閣內,將你的事跡與其他人一道書寫,供後人敬仰!”李世民沉默了一會,語氣平淡地道。

“陛下,臣沒有資格陳像於淩煙閣內,”李業詡抬著望著閣內所繪的這些圖像,“這些都是跟隨陛下征戰多年,出征入死的功臣,臣的功績如何能與他們相比,若臣這般不知高地厚,會讓下人貽笑大方的,祖父也是會遷怒於臣的…”

李世民給的誘惑一個比一個大,李業詡都有些把持不住了,權力與名聲,對人還真不是一般的大,李業詡都不知道如何回應李世民的話了。

“以你的功績,比掛著其中幾人要大得多,如何沒有資格,”李世民指著剛剛不久被殺的張亮道,“這功臣序列裏麵竟然還出列謀逆者,你朕看著這些畫像會是如何感想?”

這是赤lu裸警告,李業詡如何會不知,隻是不知道如何回應,隻得含糊應道:“陛下,臣也想不明白,為何有人甘願冒下之大不諱,不惜毀了自己名聲,做出謀逆之事,臣也甚是惡之…”

“朕希望,列於淩煙閣內的功臣,都是頂立地的漢子,是我大唐的英雄,可以為後人萬世敬仰的…”李世民著還瞄了李業詡一眼,再緩了語氣,話鋒一轉道:“過一些日子,太子會提出一些稅賦方麵的改革措施,想必太子已經與你相商多時了,朕希望以你之力,助太子將此事定下來…”

“陛下,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