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托孤?
在氣將轉涼時候,李世民也再次病倒了,這次病得很嚴重,幾日不能起身,把所有軍國大事都交給太子李承乾負責。
李世民生病間,李業詡也和其他大臣一樣,進宮去探望了多次。
依李業詡的觀察,李世民可能是因親征遼東時候,受了風寒,一直沒有痊愈,再加上年內這麼多重臣先後過世,特別是特別倚重的馬周、房玄齡,及上一年的高士廉等,這些一直跟隨他多年,一直倚為左右手的重臣們一一而去,使得身心俱受打擊,病勢因此加重。
所幸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在秋末冬初那段氣晴好的日子裏,李世民也慢慢地康複了。
這,正在兵部衙內處置事務的李業詡,接到宮內來人的傳報,是皇帝召見。
李業詡也不敢耽擱,馬上放下手中的事務,跟著來人進入宮內。
李世民這次是在淩煙閣內接見了李業詡。
邊上沒有其他大臣,李業詡抵達後,連旁邊侍候的人也都退了下去。
李業詡上去施了禮後,也打量了幾眼麵前的皇帝。李世民雖然康複了,但身體情況也明顯不如前麵了,精神方麵更是差很多,特別是眼神,前幾年那英武銳利的目光都不見了,眼中竟然有些落寂。
這段時間以來,李世民在一些朝事的處理上也很是猶豫,特別是在南方作戰的事項上。房玄齡去逝後,李世民也曾考慮過罷兵,召南進的兵馬回京,但在太子李承乾及李世績、李業詡等人的力挺下,李世民最後還是沒有改變最初的命令,依然令大軍繼續征戰。
李世民出現這樣的情況也讓李業詡很是心憂!
“賢侄,朕今日召你來,是有一些事要交付與你!”李世民坐在閣內的一個矮榻上,示意李業詡也在一邊坐下。
“是,陛下!”李業詡依言坐了下來,等待李世民話。
“朕當初繪淩煙閣功臣時候,是想把你也一並繪入…”李世民看著掛在牆上那二十四幅真的大的功臣像道。
聽李世民如此,李業詡心裏一跳,忙恭敬地道:“陛下,臣不求圖畫淩煙閣,隻為家邦致太平,臣這些年領兵作戰,也沒想過要什麼高官厚祿,隻是想為陛下征戰四夷,開疆拓土,壯我軍威國威,鑄我大唐雄風,使我大唐不受外敵侵犯!”
“朕也知道你的心思,這也是朕最欣賞你的地方,”李世民眼中露出讚賞的神色,隻是一下就沒了,眼神又變得銳利,盯著李業詡看,“你立下的戰功比這些功臣中的許多都要大,你就沒有不服過?”
“陛下,實話,臣是有過那麼一點想法,但馬上就沒了。放眼我大唐朝堂上,如臣般年少就居於高位者,唯臣一人,如何還敢奢望繪圖淩煙閣!”李業詡臉上浮現出回想之色,“當年陛下不以臣年少無知,聽取臣的一些胡言亂語,臣的一些異想開之舉都得到陛下的認可,大唐因之得益,也成就了臣的名聲,陛下的知遇之恩,臣一輩子也是報答不了的!”
聽李業詡如此,李世民臉上出露出一絲感懷的笑,“賢侄當年雖然年少,然而告訴朕的諸多想法,朕覺得都是非常有益之舉,也是許多人想不到的,一些事,連朕都是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朕是賞你之才,才對你重用的…”
“陛下如此,太抬舉臣了,臣當時隻不過年少狂妄,看到祖父為朝廷立下如此多的戰功,也想為國盡一份力,就冒昧把一些幼稚的想法與陛下了,臣覺得這些年來,陛下待我如良師,如益友,即使臣的一些不妥之舉,也是不計較,予以包容,臣願意為陛下,為我大唐一輩子盡忠盡責…”李業詡著,口氣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這般感情的流露,雖然有一些做作,但李業詡確實有這樣的念頭,若李世民是那種守舊的皇帝,不思進取的,那如何會對自己這般重用?自己在這個時代能發揮作用,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李世民知人善用,對人才也都給予重用,對一些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李業詡心裏都有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聽李業詡如此,李世民眼中的精光再現,“賢侄,你才情出眾,抱負遠大,朕甚是欣賞你,正是因為你文采武功俱是不凡,朕才會讓你居於如今這位重要的職位上,如今太子主理國政,朕希望你能如當初輔佐朕一般,盡心盡力幫太子做事,太子還年輕,沒有上過戰場,沒有深入民間,不知百姓疾苦,許多事情都是要你們這些朕身邊的老臣幫助他,朕也希望,朕百年之後,你能一直盡心為太子做事,把我大唐帝國打造的更加強大…”
“陛下,”聽李世民如此,李業詡嚇了一跳,一下子站起了身,對李世民行了大禮道,“陛下,太子聰慧,處理朝事頗有見地,臣隻是一介武夫,於諸多事上並不明了,如何敢言輔佐太子,且臣資曆尚淺,實不敢當陛下如此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