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鋒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1 / 2)

第二百六十七章房玄齡的臨終勸諫

七月底,氣已經慢慢地轉涼了,李世民也從避暑地以翠微宮回到了長安。

大軍出征已經大半個月,諸軍都在往各自的攻擊目標地行進,但除竺道行軍部的大軍外,其他幾道所屬的大部軍隊都從長安附近出發,行程過長,此時都還在劍南到江南道一帶,離作戰地還較遠,暫時還未有戰事發生。

身體有一些康複的李世民在回京後的次日,即召集群臣,親自主持朝事。

還在府中閑著無事的李業詡也被李世民召進宮,頗讓朝臣們感覺驚奇,但讓朝臣們更是意外的是,這兩年以待罪之身被禁足於府中的長孫無忌,也出現在了朝堂上。

自從長孫無忌在遼東時候被暫時除去一切職務,跟隨大軍回到長安後一段時間,皇帝李世民宣布了對其的最終處罰。懲罰還是很嚴厲的,諸臣都以為,長孫無忌自此後基本沒有可能複出了,也是從那以後,長孫無忌淡出了眾人的視線,長孫府前也是車馬冷落,拜訪的人也是很少。

連李業詡那時也覺得,李世民有可能就此冷落了長孫無忌,不會再委以其重職,哪知道,才一兩年過去,長孫無忌再次出現在朝堂上,雖然還沒被授官,但這樣的情況卻表明,長孫無忌要複出了。

隻是李世民並沒宣布對長孫無忌的赦令,也沒解釋眾臣心中的疑惑,即宣布朝會開始。

朝會剛開始時候,房玄齡的兒子、禮部郎中房遺直先一步站出來,有事要奏。

“陛下,臣父前日於病榻上對臣言:‘臣受陛下厚恩,今下無事,唯南征未已,群臣莫敢諫,臣知其非而不言,這些時日一直自責,於是鬥膽上表,諫於陛下!’”房遺直有些惶惶然地道。

“哦?!”聽房遺直如此轉奏,李世民不禁一愣,“你父親病情如何了?”

“回陛下,沒有起色,臥床不起!”房遺直低著頭回道。

“將你父親所表在朝堂上宣讀吧!”李世民的舉動很是出乎人的意外。

“是,陛下,”房遺直應了命,取出房玄齡所寫的奏本,打了開來,當著皇帝和眾朝臣的麵讀了起來:“陛下,臣叩首言:《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功德威名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且陛下每處決一個死刑犯人,必三複五奏,進素膳,止音樂,此重人命之舉。今驅無罪之士卒,將其委於刀鋒之下,使之肝腦塗地,士卒不足以憫?…”

“好了,別念了!”李世民揮手製止了房遺直,示意其把奏本呈上來。

房遺直臉上更顯驚懼之色,也隻得把奏本交給走過來的宮內宦官手裏,施了一禮,退回班列中。

李世民拿著房玄齡的奏折看了一會,臉色看似不太好,但也保持著冷靜,並沒表示什麼,接著即問詢朝臣們一些事務。但出乎所有朝臣們意外的是,李世民在聽取了朝臣們關於其他事的上奏後,並沒回複朝臣們所奏之事,對於長孫無忌的處置也是沒吐一個字,即宣布退朝。

宣布退朝時候,李世民卻令太子李承乾,李世績、李業詡、褚遂良、長孫無忌等重臣,隨他一道,到房玄齡府中探望。

李業詡也是好幾年沒到房玄齡府中了,一則因為常年出征在外,呆在長安的時間並不多,二則因身居高位了,也為了避嫌,李業詡也是極少去其他高官顯貴府中串門,特別是房玄齡這般級別的重臣。

房府中還如以前李業詡那般的擺設,亭台樓閣並沒什麼改變,隻是一些樹木長得越發高大了。

因戰功被晉為特衛郎將的房遺愛這次也沒有隨軍出征,正和高陽公主一道,俸侍在房玄齡的臥榻麵前,一道在邊上的還有得知房玄齡重病後,回來看望的房淑。看到李世民帶著一大票人進府來,府裏的下人們都躲了起來,房淑也回避了,高陽公主和房遺愛,及房玄齡的幼子房遺則,還有房夫人盧氏等迎了出來,對李世民行了大禮。

房夫人一副神情憔悴,麵容槁瘦的樣子,似一下子老了十幾歲般。

李世民對一臉悲戚之色的盧氏勸慰了幾句,即帶著身邊的這幾個重臣,在房遺直、房遺愛兄弟及高陽公主的陪同下,進了房玄齡的睡房內。

房玄齡聽到皇帝和許多眾臣來看望他,也吩咐房遺直兄弟將他扶起來,想對李世民行禮。

李世民忙命房玄齡不要多禮,讓他躺著即可。

房玄齡的模樣用形容枯槁,形銷骨立來描述也一定不為過,幾個月未見,李業詡想不到這位可敬的長輩變成這副模樣。

李世民坐在榻側,一把握住房玄齡的手,嘴唇有些顫抖,一下子不出話來,李業詡看去,隱隱感覺到李世民眼角有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