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昶的眼神越來越狂熱越來越震驚。他是天生愛酒研酒的另類之人雖滿腹才華卻無意求取功名將一生的時間都耗費在了置酒品酒上。他一生浸淫酒道但他能品出酒質的優劣卻絕對不可能品出酒的原料和配方來。
從孟昶的眼神中蕭睿讀到了一些“同好”的東西不由對他產生了一些好感。一時興動他微微上前一步伏在孟昶耳邊小聲道“孟先生如若將酒方稍加改動酒質會更趨向上品。將下料之麥分成三等份先將頭一份煮成粥加幹曲後入甕封泥發酵。十日後開甕投入第二份煮好之麥粥……依次將三份粥依次充分發酵共計月餘火候大抵就足了。”
於蕭睿而言中華數千年化流傳下來的酒經典籍無數其中有眾多釀酒古方都深深鐫刻在他的腦海深處如今心念一動載於元末無名氏所著的《靈子酒經》中的一個跟玉壺春釀法類似的一個方子就冒了出來張嘴說出他又微微有些後悔。
孟昶神色變幻著沉吟著突然道“玉壺春之特性在於清香入口留香如若發酵過長會讓這香氣過於濃鬱世俗不妥不妥!”
蕭睿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孟先生誰雲這發酵越充分香氣便越濃鬱?謬也大謬也。從清香到濃香再到凝香這酒香也是隨著發酵充分而逐步提純滴由淡轉濃再至清矣……”
孟昶聞言麵色漸漸漲紅起來。他霍然一把抓住蕭睿的手深深地凝望著他接著又鬆開手畢恭畢敬地躬身一禮“某陷入了古法的窠臼老弟一言讓某頓開茅塞受教了!”
……
……
如果說之前的“品酒”尚可以說是信口胡謅但後來蕭睿對於玉壺春的準確判斷再加上那個絕妙之極的方子以及酒香提純之說孟昶已經斷定眼前這個漂亮的年輕人是“同道之人”。須知那些專業的“術語”不是一個外行看看酒經典籍就能搞懂的。
他並不知道蕭睿不堪的聲名當然就算是知道也不在乎。他浸淫酒道數十年一向被人視為另類如今遇到一個“同道”驚奇之餘也有些欣喜。拉著蕭睿的手將他“拽”到自己的案幾處兩人重置酒肴對酌而論相談甚歡。而其實蕭睿的感覺也跟他差不多穿越到大唐能遇到一個同好酒品酒的古人心裏也有一絲絲興奮。
舉盞相對暢飲間孟昶望向蕭睿的眼光愈加的狂熱一個不到弱冠之年的小子居然對酒道浸淫如此之深言談舉止間各種釀酒之法和品酒之道如數家珍信手拈來聽在他這個對酒道求知欲極強的人耳中簡直就是如同。
兩人因為酒而熟絡起來竟然開始借著酒意稱兄道弟這讓旁觀的眾酒客呆若木雞。楊華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想不通也沒法想通孟玉壺這個清高孤傲的洛陽名人何以會與蕭睿這個草包浪蕩子這般傾心相交。
兩人交談的聲音越來越大蕭睿指手畫腳神態張狂而孟昶居然做鄭重的聆聽狀讓楊華等人大跌眼球。
如果您覺得《大唐酒徒》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