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聞香識酒(下)(1 / 2)

“老孟論起米酒來還是要數國朝貞觀時的糯米酒、稻米酒為上佳譬如梨花春五雲漿。青旗沽酒趁梨花江南梨花絢爛之際取梨花入發酵之米料中……釀成清香撲鼻溢滿四裏聞者無不如置身春日梨花之野故名為梨花春……釀成十日酒味敵五雲漿香氣濃鬱如九天之香雲。有詩曰‘水庫新修近水旁潑豊初蜀五雲漿殿前宮禦頻宣索追入花間一陣香。”蕭睿眉飛色舞白皙而修長的五指在空中揮舞著。

“然也!”孟昶擊掌叫好蒼老的麵容上浮動著激動的紅光“知酒者、知己者子長老弟也!”

“老孟可知酒之源流否?”蕭睿夾了一塊鹵肉大口大口地嚼著。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孟昶緩緩吟道“杜康獻給黃帝以味道濃香的水帝以及諸大臣都以為是糧中元氣。唯獨倉頡隨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故而杜康實為我酒道之始祖。其功德之於後人實不亞於孔聖和道祖!”

貞觀開元年間的盛世大唐風氣開放有容乃大崇道者眾、好佛者多信奉儒家者也比比皆是。大唐天下道觀寺院遍布各道州府而遍布於天下人士子又尤以崔、盧、李、鄭四大家族為首。佛道儒三家並存共繁榮這在中華曆史上是非常非常少見的。

聽聞孟昶竟然把杜康與孔聖人和道祖相提並論旁聽的酒客中不由有人撇嘴嗤笑有幾個好事者甚至還想上前來跟孟昶理論一番但對他們的“挑釁”孟昶根本就視若不見也隻得作罷。蕭睿也覺有些言過其實了。可見孟昶狂熱的神態他也不便說什麼隻是縱酒哈哈一笑而過。

“老孟其實杜康最擅長的不是釀酒而是聞香識酒。”蕭睿大笑著“酒道者飲道也也即品道也。自杜康以降聞香而識酒之優劣品類聞香而動聞香而辨者也此乃品酒的最高境界!”

孟昶皺了皺眉毫不掩飾自己的懷疑“老弟飲多了。老弟能品酒而識酒已是了不起的事情這聞香識酒實在是自古以來從未聽聞之事。”

孟昶所釀之玉壺春雖然酒精含量低但喝多了也是吃不消。與孟昶對坐一番暢飲下來蕭睿已經喝了不少有了七成的醉意。借著酒意他長長地打了一個酒嗝狂態畢現“呃老孟某雖不才倒也可勉強聞香識酒一番!”

孟昶搖了搖頭自是不信“子長老弟說笑了品酒如診病觀、聞、嚐三者缺一不可絕無可能隻聞香而識酒不不可能。”

見蕭睿麵色自信滿滿他索性也大笑了一聲“好吧老夫就試一試子長老弟的聞香識酒之功。楊東主麻煩去別處買些酒來每種一壇都算在老夫的賬上。”

……

……字版閱讀更新更快盡在支持!

眾酒客都舍棄自己的案幾起身來團團站在孟昶與蕭睿兩人相對而坐的案幾跟前。楊華親自執酒蕭睿的眼上則被蒙上了一層黑綾。

眾人竊竊私語著孟昶微笑著從一個酒壇中倒出一盞酒的楊華麵色複雜心裏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今兒個這洛陽城中大名鼎鼎的草包浪蕩子蕭睿已經帶給了他太多的驚奇誰知他會不會繼續創造奇跡。

想到這裏楊華瞥了蕭睿一眼。見他蒙著黑綾的臉上一片淡然嘴角浮著一絲狂野的微笑讓他感到一陣沒來由的陌生。

楊華端起一盞酒懸空放在蕭睿鼻孔前巴掌遠的地方。廳中頓時安靜下來蒙起雙眼地蕭睿似乎在這鴉雀無聲的酒肆中聽見眾人中有人那激動而緊張的心跳聲。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其實聞香識酒於他而言並非初次。早在前世的時候他就曾經在某省電視台現場直播的娛樂節目中表演過聞香識酒的絕活靠的不僅是神奇的鼻子還有對各種酒品的熟悉。在他看來這古代的酒“聞”起來其難度要遠遠比現代白酒容易多了。道理很簡單古代的酒因為酒精含量低而香味格外濃重通過香味進行分析然後再輔以對唐朝酒品的如數家珍應該不難判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