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虛假實(2 / 3)

當天色大亮時分,隴西地區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楊儀費禕扶靈柩而歸,正穩步退回漢中地界,由於王平所部民夫提前就位,故而撤退起來不曾有過多阻礙。

又是一日萬裏無雲,旭日懸天。漢軍已是第三日沒有向五丈原前沿的扶風郡和武功發起挑戰了,這自然會引得渭水以北地區的司馬懿懷疑,半月之前,司馬懿夜觀天象便察覺到南方一將星搖搖欲墜,便料定諸葛亮重病纏身,或許不日就闊別人世,而三日清淨也證實了司馬懿的猜想。

如果諸葛亮死了,那這就是魏軍的大好時機!但手握魏軍精銳的司馬懿也不敢輕舉妄動,諸葛亮已然不是一次采取鬼謀誘騙魏軍出戰了,探明虛實仍是必要的,魏軍的初步部署和薑維所憶半差不差。

正午時分,豔陽高照,薑維軍方才進駐前沿大寨,依薑維令,魏延所部旗幟無不保留,原屬營帳概不妄動,在此基礎上,又多樹旌旗,多掛番號,將優勢兵力集中於外寨駐守,同時放出若幹隊斥候往北相探。

漢軍緊鑼密鼓籌劃之時,敵情“赴約而至”。且說薑維從外寨巡視完還未到一炷香的工夫,正準備回魏延將營的他步子還沒邁開,身後一小校急步跟上。

“報!將軍,魏將郭淮,率精兵兩千,往北寨殺來了!”

薑維停下步子,不禁感慨於魏軍的動作可謂是雷厲風行,足見司馬懿警惕心十足,派了郭淮這麼個小兒?好在寨內部署大多竣工,那郭將軍來了便來了,薑維還愁他不來呢。

正說郭淮心裏也無底,雖說司馬大人換上女裝時他可是頭一個請戰的,但要是真跟漢軍真刀真槍幹起來,他可不願落得一個王雙的下場...再者言之,區區兩千人,確為試探之意,但若是漢軍窮追猛打,能逃走的幾率也是小之又小,除非這漢軍真如司馬懿所料那般已經空虛....

心裏打鼓的郭伯濟走馬至漢軍北寨寨外,隻見寨樓之上旌旗林立,碩大之旗繡著“征西大將軍魏延”,不遠處有“鎮北大將軍王平”,相鄰的乃是“奉義將軍薑維”。這還沒完,細心的郭淮遠遠望去,便清晰地感知到那寨樓上漢兵數量之增,從早先五步一人到如今三步一人。

莫不是漢軍做好了決戰之準備?郭淮連忙喝住軍隊,在北寨之外兩裏的地方停下了,再往前,他怕死無葬身之地。司馬懿教他探明虛實,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了,自然不能就如此看上一眼就撤軍回營,空城計還曆曆在目,漢軍之用兵一虛一實早已給絕大多數魏軍將領留下了徘徊不前,猶豫遲鈍的後遺症了。

“將軍你看,魏軍停下了。”

薑維已經挪步寨樓,親眼目睹著郭淮從氣勢洶洶地奔襲而來,而後又緩緩止步,停滯不前的全過程,這也說明了障眼法的確百試百靈,這多立旗幟是能唬住人的。

“命令全軍,吹響號角,擂起戰鼓,佯做出兵之狀。”

言畢,薑維也反身下樓,於寨門前守候,隻等一通鼓起,便要帶領五百甲士殺出寨去好好會會這個郭淮。

漢軍軍號一起,鼓聲轉瞬震顫齊天,一時間,樹斜草倚,沙塵舞動,更是震得郭淮不敢上前一步,唯一令他慶幸的是,此行所隨皆是精騎,撤退也能十分迅速。

“滋滋”數聲,漢軍大寨寨門緩緩往內展開,最終發出“哐當”一聲,寨門大開,若幹殘影爍動其間,郭淮大驚,還未等他探個究竟,隻聽得漢寨內傳來一聲暴喝:“郭淮!你可識得天水薑維?”

定睛一看,正是昔日的少年將軍薑伯約,手持一杆銀龍長槍,胯下為棕髯汗血馬,英姿颯爽,器宇軒昂,其後近百鐵騎更是氣勢奪人。

既然是薑維,即證明這旗幟所言無虛,郭淮還真以為這大漢名將盡在自己眼前,匆忙下令折返撤退,但薑維百人已近其身,一輪衝殺之下,魏軍前隊人仰馬翻,死者上十,傷者逾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