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自編自導自演?(1 / 2)

電影市場化是必然的結果,隨著國內經濟發展越來越好,電影市場也開始受到重視,經濟的繁榮必然會帶動文化市場的繁榮,與香江簽訂了合作協議,開發國內電影市場是計劃中的事情,這點隨著政策的一步步落實,誰都知道這個趨勢。

對第六代導演來說,這個結果算得上是苦憂參半,電影市場大了,他們拉投資會容易很多,但同時他們的影響力必然會隨著電影市場的繁榮而受到衝擊,而最要命的是他們必然要接收“招安”。

無論是第五代導演還是第六代導演,他們幾乎跟上麵的關係都是非常的微妙的,說是“招安”也好說是妥協也罷,仔細的觀察每個人的成名之路,基本上都是拍文藝片-拿獎-被禁-解禁這種路子過來的。

以前他們的電影之所以影響力這麼大,其中有比較多的原因是電影市場畸形,商業電影實在少得可憐,幾乎所有的優秀電影人都是一門心思在搞文藝片,加上屢屢在西方各大電影節拿到好成績,無論電影是否符合觀眾審美,每一部都是名聲在外。

八九十年代到為什麼電影市場上幾乎是清一色的文藝片,一個是娛樂活動的貧乏,另一個是經過特殊年代的洗禮之後,人們對各種文藝作品的喜愛幾乎成了一種執念,可以說在那個年代,就是一個講究思想深度講究藝術的年代,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電影,以百花齊放的方式,誕生了大量的優秀作品。

從藝術成就上來說,這些優秀電影人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是最值得稱道的一批,隻是藝術電影在麵對國內觀眾的時候,曲高和寡是難免的,這些對市場的培養跟開拓確實沒有什麼可能。

賈章柯其實很疲憊,從1995年拍攝第一個短片開始,他的生活一直保持著同一個節奏,寫劇本、看景、找演員、建組、拍攝、參展,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要同上麵進行博弈,而每一次都讓他疲憊不堪,這種日子甚至看不到頭。

他也希望自己的電影能上映,隻是除了各種審查之外,他還需要對自己的作品做各種閹割,他實在無法做這樣的選擇,這些年耗下來,對於能否上映他基本上是絕望了。

“這樣也好,起碼我能拍片,不管能不能在國內上映,起碼能拍就算是成功了。”賈章柯酒喝了好幾瓶,跟周白聊了很多無關電影的話題之後,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低垂的眉毛加上苦澀的表情跟語調,有種茫然的無力。

賈章柯其實是有心結的,他很希望自己的電影能上映,可要他做自我閹割他真不願意,幾部電影中,即便是電影格調灰暗,可真沒有什麼為了抹黑而存在的情節,完全隻是符合真實的角色,甚至有部分他已經拋棄不用,也依然過不了審查關。

賈樟柯的前麵的幾部電影,全部是聚焦於小人物的故事,甚至是他自己的故事,

“其實以前大家的相處模式改一改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好處,他們也知道缺不了你們,別看每一次處理你們都要搜腸刮肚的想著怎麼壓製影響,可真要是沒了你們,他們未必就能順心了,總有各種各樣的破事的。”周白歎了口氣,老賈心中的憋悶他是能理解的,隻是這種事真沒有什麼對錯可言,上麵隻想要繁花錦簇美好畫麵,對藝術家而言花團之下真實的土地才是他們藝術的源泉。

“你這話說的,要沒有我們這些不聽話的刁民,上麵的怕是做夢都會笑醒嘍,不說這個了,你最近忙些什麼呢?袁湶一受傷,怎麼感覺你要做個全職的家庭煮夫啊?真不拍戲了?”賈章柯苦笑著說道,轉了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