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劉爺爺的好意(1 / 2)

現在貸款說好貸也好貸,但是像陳馨這種沒有根基的學生,想要貸款就有點麻煩了。劉爺爺去幫忙找關係,也是需要她提供抵押的。

隻不過有擔保人有抵押物,再加上銀行信貸科有關係,還是比其他人更容易貸到,隻是這樣貸款審批下來的錢不會太多。

所幸陳馨需要的錢也不多,如果真如劉爺爺說的,三家合作的話,每個人的出資不多,而且陳馨因為是主要發起人,她可以以工抵酬,這樣下來如果能貸到五到十萬,這個咖啡店絕對能開起來。

現在唯一要考慮的是,咖啡店如何定位。是做成後世的手工高檔店呢,還是街頭那種速溶咖啡店。

陳馨自然是偏向前者。

雖然現在看起來大家對咖啡的認知還停留在雀巢和麥氏的速溶就是非常高大上的階段,但事實上很多咖啡愛好者更偏愛手工咖啡。可能也是因為手工自磨的咖啡代表了一種生活態度,也是無形中提高了格調的緣故。

試想一下,你在街頭捧著一杯速溶咖啡,人家坐在咖啡廳裏聽著音樂磨著咖啡豆,然後一整套的萃取工具將黑色的小豆子變成了一杯濃鬱的液體,這種感覺絕對是沒辦法比較的。

並且在這個時間段上,大家莫名的有點崇拜國外,連月亮都覺得是國外的更圓一些,更別說這些一聽就是舶來品的東西,你說出去都覺得你厲害。但其實在國內也有咖啡種植區,隻不過技術和品種乃至營銷上都完全不能跟國外的相比。

陳馨打算把咖啡店做成長期事業,那麼就要從源頭開始計劃,成功以後也可以營銷成一個自創品牌,後世的那些什麼甜品連鎖店還不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資金這邊解決了之後,陳馨開始籌備開店的前期事情。

前期的工作除了辦理營業執照外,咖啡廳的設計,人員聘請什麼的都要一一過問。

貸款下來很快,前後一個半月就到手了二十萬。

二十萬看上去很多,但用起來就知道什麼叫捉襟見肘了。

程潔兩口子更有魄力,直接轉了十五萬給陳馨,他們看中的那棟房子就以雙方共有的名義給買了下來。當然了,為了避免後期各種扯皮,陳馨去注冊了一個皮包公司,這棟房子就以公司的名義購置成不動產。

“現在是三方投資,劉叔叔那邊的資金要後天才能到,而且他因為工作的緣故不方便直接參與進來,所以用的是他妻子弟弟的名義,這邊也提前注明了,他們的合作隻有今年一年,不管收益如何,等到明天這個時候會按照注資比例全數退出。”

陳馨也沒想到劉爺爺的兒子會提出這麼個方案來。這擺明了是因為看在劉爺爺的麵子上,借了一年錢給她用,一年之後大家就兩不相幹了。

陳馨很想說要不就別摻和了,但是看在劉爺爺的麵子上,她忍下了這口氣。

雖然對劉爺爺兒子的這種態度有點煩膩,但是這件事本身也是劉爺爺要求對方這麼做的。可能在對方的眼裏,她就是那種打蛇隨棍上的二皮臉,就想哄著老人圖點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