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怎麼這樣……”程潔也是很不想說了,但是看陳馨的臉色有點黑,她抱怨了一句就把話題扯開了,“既然他隻投資一年,那也無妨,除開買房的錢之後,我們直接算咖啡店的收益就好了。”
咖啡店就像是個租客,而注冊的那個公司則是房東。陳馨跟程潔他們合夥買了房子作為公司的第一筆投資,這部分的增值就隻限於他們兩個股東能夠分享的。
在賬麵上,咖啡店會按照三年一個價格向公司繳納房租,另外設備的購買,裝修施工都是咖啡店自己的帳,而咖啡店的設計費則是走公司的賬麵,由公司出資提供。
“這樣的話,以後如果開分店或者加盟店,我們就能有效的統一規劃控製店麵風格,再製定一個LOGO和相應的公司章程,統一的規章製度管理下,才能有利發展。”
擬規章製度這方麵的工作交給了程潔去做,宋老師做她的助理。為了讓程潔了解這種加盟店連鎖店的意義,陳馨給推薦了好幾本國外相關的書籍,但是有一小半都沒有中文翻譯,需要程潔自己去找原文書看。
還好宋老師的英語不錯,德語能讀會寫但是日常對話有點磕碰,他們兩口子在看了幾本書之後興趣大增,連同宋教授一起,在家裏還開起了讀書會。
陳馨也去參加過一兩次,每次參與的人都不全相同,有時候是讀的國內經典,參加的是宋教授的老朋友比較多,有時候是國外的優秀文學作品,這部分參與者就是宋老師的朋友同事比較多了。
讀書會辦的次數一多,宋老師家的房子沒法提供太大地盤,陳馨就幹脆建議他們直接開到咖啡廳的小樓那邊去。
說起來陳馨也夠狠的,她跟程潔合資買了當街的小樓之後,咬咬牙找到劉爺爺給介紹的方叔叔兩口子,谘詢之後貸款八成二十年買了後麵最靠近圍牆的那一棟小樓,跟咖啡廳就隔了一條小路和一個後花園。
程潔知道後也下手買了旁邊那棟。不過她不願意貸款,而是豁出去借遍了親戚朋友,湊夠十五萬買下的。麵積比陳馨那棟多了十平米,但是花園少了二十七平米。
少的這二十七平米就是靠近圍牆的那個拐角,留出必要的通道後,將所有的犄角旮旯都圍成了花園。
裝修的話,現在是沒錢裝修的,裏麵也曾經做了簡單的處理,如果不是特別講究的人,直接搬進去住都是可以的。但是現在陳馨沒打算搬過去,隻是單純為了投資而買。
程潔買這房子的目的稍微複雜一點,但也沒想著買了就立馬搬。
在交房之後,陳馨讓裝修咖啡店的施工隊幫忙給起了院牆,用的是仿古磚做了造型,鏤空的牆花用植物稍作遮掩,牆頭做了防盜處理。
看陳馨如此做,宋教授拍板拿出了一部分錢,將他們那棟小樓也稍微整改了一下,重點是小樓二樓的平台和相鄰的房間。還有前麵跟陳馨家正好錯開的大花園,也略作布置,開個讀書會,甚至春夏午後在這裏小睡一番都是十分愜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