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海對於太史昆來說,是一個挑戰,是一個開始,是一次演練,是一次征服。
他想讓這些陸地上的好漢們將他們的眼光放遠,將他們的勇武延續到海洋中去。多少年了,地大物博的中原似乎什麼都有,而苦寒的北方草原與濕熱的南方雨林又似乎什麼都沒有。這使得中原上的鐵血男兒們很難找出一個遠征的理由,很難找到一個出外掠奪的理由。
也許正是這樣,中原上的英雄們很少將眼光放開,他們所有剩餘的精力與難以滿足的欲望都發泄在了生養自己的土地上。
他們選擇內戰,在物欲橫流的年代他們為了追尋更多的財寶而內戰,在天災人禍前他們為了飽腹而內戰。中原上的漢子們,似乎從來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外出掠奪這麼一條路。因而,母親般的中原沃土一次次被自己兒女的鮮血浸透。
也許,太史昆的思想很狹隘,很極端。但是作為一個沒有得到多少應試教育,腹中所有學識都來自於網絡、道上大哥、小說電影的青年,他有這個想法也是難免的。在他的心中,期盼著來自海外的黃金、鑽石、甚至是奴隸能夠永久的保留住這個民族的血性,而不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時,再重新找回血性。
對於大多數的傭兵來說,這次出海是一個初體驗。很難預判,這些在陸地上生龍活虎的漢子在經曆過波濤顛簸之後還能不能夠保持住充沛的體力。再者,天京城的船舶抗風浪能力並不算強,近海作戰才是這些船舶本身的作用。
正因為此,雖然天京城到高麗國最近的航線是斜穿過渤海,但太史昆與龐如龍、費保二人商議後,還是決定在海上兜個圈子,沿著海岸線繞到高麗國去。
現在,傭兵們在碼頭上列好了隊伍,片刻之後,他們將登上海船,遠征高麗國。
縱觀此次參加任務的傭兵團,論人數眾寡,當以雪月傭兵團為魁首。雪月傭兵團本身就擁有六百傭兵,再加上新加入的龐如龍艦隊,總人數已經達到了一千二百人。
而緊跟其後的,乃是太行傭兵團,其五百人的兵力,亦不可小視。
兩個傭兵團風格迥異。暫且不說新加入的六百水手,在雪月傭兵團原先的六百傭兵中,穿著打扮可謂是江湖的很。他們中有人是僧道打扮,有人一身考究的武士服,更多的人,則是身著裝飾成分比實用成分大得多的精美鎧甲。他們作為一個組織的共同標記,雪月傭兵團的成員隻是在左臂上綁紮了一方帶有雪月字樣的銀紗。不過,作為江湖人也有江湖人的好處,最起碼這六百人中擅長什麼的都有,這也就是說,雪月傭兵團幾乎可以承接所有類型的任務。
太行傭兵團則是一支標準的軍隊。革命軍最鋒利的刃、最堅固的甲、最硬的弓、最快的馬皆裝備在他們的身上。單單列出一位士兵,也許不是江湖人的對手,但若是五百精兵列成戰陣,那麼其威力便絕對不是五百名江湖人能媲美的了。
不過,若說傭兵團的實力,太史昆很有信心的認為,絕對是快活林傭兵團無疑。
現在的快活林傭兵團,有正式成員二百人之多,除去團長武鬆之外,還有魯達、史進、扈青青、李千憐也即是嵬名千憐等一眾好手。
快活林傭兵團的另外成員之中,有二十幾位漢子是來自原先的花蟒營。他們本是來投奔徐寧的,不過到達天京城之後,喜愛賭博、關撲的京城惡少們卻深深的愛上了快活林這個大賭場,因而,他們順理成章的加入了武鬆的麾下。另有幾十人,是武鬆招攬來的零散傭兵,而作為主力的百十人,乃是需要詳加說明的重點。
他們,乃是折服於武鬆的武功,心甘情願地追隨武鬆的腳步。
武鬆的武功,如今已經步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之所以他能夠有這番進步,還多虧了昔日傳奇艾虎留下的那本“發力法則十八條”。至於武鬆的新境界有多麼高深,可以借用盧俊義的一句話來形容:“刀法一道,吾已被二郎超越矣!”
七元裂陣斬刀法,武鬆已經悟出了第四、第三斬,這兩招的名稱,乃是文曲天權斬、祿存天機斬。而且,他也已經明白了昔日艾虎所說的話,所謂觀想,不過是皆用某種觀想物,來琢磨出出刀力量的疾緩與施招時自身的吐納與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