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昆目光深邃,似乎鼓勵著趙佶繼續說下去。
趙佶微微一笑,道:“我發現,昆哥你治國之策的根本,就在於每一個百姓都是自由、平等、擁有人權的,隻有這樣,百姓們才能夠大膽的選擇自己需要的代言人,國家的命運,才會掌握在大多數人手中。想要讓自己的自由受到尊重,那麼就必須尊重別人的自由,當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學會尊重他人自由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變得無比團結。人們敢於為自由而戰,人們也甘願受到法律的約束。”
“既然自由、平等是基本國策,那麼加入大宋帝國的契丹人、高麗人早晚也會像漢人一樣,取得自由、平等、與人權。假以時日,隨著大宋的腳步,甚至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擁有一樣的自由與平等。”趙佶侃侃而談:“但是,漢人與契丹人、高麗人之間需要一個相互認可、相互妥協的過程,尤其是契丹人,他們需要一個品嚐恥辱、繁榮與溫飽之後,再去反思的一個必經之路。也就是說,需要時間。”
趙佶微笑著一眼太史昆,他發現昆哥雙眉緊鎖,似是在慎重的思考。自己說的話能夠引發他人的思考,對於發言者來說顯然是個莫大的激勵,趙佶心頭一暖,又是說道:“草原上民族習俗,牧民就是奴隸,部落首領就是奴隸主。戰爭,隻是奴隸主的選擇,好戰的民風,也是奴隸主可以灌輸給奴隸的。奴隸們在戰場上用生命為代價體奴隸主掠奪財物,往往隻為了一個理由——你們是狼,你們是雄鷹,你們是戰士!最終,奴隸們成了吃糠咽菜傷痕累累的草原英雄,掠奪來的財物都歸奴隸主享用。因而,奴隸主們才會頻頻的發動戰爭。可想而知,若是草原的牧民們有了商業的扶持,有了獨立的思想,有了抉擇自己命運的機會,他們不見得想要戰爭。”趙佶吐出一口濁氣,道:“為什麼,以德服人就是行不通!一個獨裁者通過品德來勸服另一個獨裁者,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我現在才想通,聖人說的以德服人,說的是一個以相互尊重為基礎的社會!”
“所以,你現在需要一個可以當做傀儡的契丹王,一個窩囊沒骨氣的人做契丹王!耶律延禧是最好的人選,但是他卻不給麵子自盡了!”趙佶捏了捏太史昆的肩膀,道:“這一切我都明白!所以我理解你苦楚!”
太史昆癡癡回過頭來,恍惚問道:“咦?原來是你啊!對了兄弟,剛才我好想聽見你說了許多話?”
“什麼?”趙佶一雙小眼裏頓時有了殺氣:“昆哥,剛才你沒聽我說話?”
“哎,實在抱歉啊!”太史昆道:“剛才我再想著棘手的事情,所以忽略你啦!”
“算了,都說了理解你了麼!”趙佶撇撇嘴,道:“尋不到契丹傀儡的事兒,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哦,這倒不是,什麼同化契丹族之類的都是小事兒!”太史昆滿臉便秘的表情,道:“兄弟,我遇上了一件為難事兒啊!你也幫我拿拿主意!”
趙佶納悶不已,道:“昆哥,啥事兒啊?”
太史昆撓頭道:“我逼死了人家的爹爹,再怎麼與人家的一對女兒交往呢?就是……那個小貂小蠻了!你見過的對不對?”
“你……”趙佶遲疑問道:“你的意思是,這麼重要的時刻,你擔心的是怎麼泡妞?”
太史昆一擺手,道:“換個說法行嗎?畢竟我的老丈人剛剛吞金自殺耶!”
“這……”趙佶愣了一愣,突然哈哈大笑,道:“昆哥,恭喜了啊!”
太史昆一攤雙手,道:“何喜之有?老丈人四十歲多一點的年紀,遠遠達不到喜喪的要求啊!”
趙佶道:“你可以借著緬懷老丈人的由頭,將今日的儀式改天舉行嘛!我想失望很久的觀眾們,會原諒你的!又看了一章廢話的讀者,也會原諒你的。”
太史昆聳了聳肩膀,道:“來不及了呢!因為今天的第二步棋,已經開始挪子兒啦!”
趙佶跟隨著太史昆的視線抬頭一看,果然就聽到大同府城牆上一聲炮響,寬闊的南城門轟然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