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墨姬之華(2 / 3)

她抿嘴一笑。挽了袖,將我叫到一邊。自己坐了下來演示。我這才注意到她腕上鬆鬆套著一串楠木珠子,這樣陰沉的顏色戴在她手上絲毫不見老氣和笨拙,反而顯得她肌膚映雪般的白皙近乎透明。

她凝神運筆,說道,“畫有六字訣。陋:陋者樸拙。透:透者透脫,不迫塞。瘦:不臃腫。書法變講瘦硬通神。厚:厚者渾。就:因勢而成。湊:湊者合。”話落,她筆尖一點,運筆,點染,收筆,迂回。一枝荷葉亭亭而立。的確若三哥所說,這絕非少女閨閣手筆,反而老練熟稔,儼然名家風範!

我忍不住讚歎了一聲。

她繼續說道,“此外尚需參以七字:心、手、眼、筆、墨、水、色。色從於水,水從於墨。墨從於筆,筆從於眼,眼從於手,手從於心。心、手、眼須一致,筆、墨、水、色即生變。”

她徐徐說道,一一演示出來。欲墜,輕挑,描抹,旋勾,頓筆,最後輕輕回補餘力。荷葉尖尖之上立刻出現了一隻靈透精致的蜻蜓。

這才稱得上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境啊!我甘拜下風。

“我……這輩子也學不會吧。”我以一種極為失落的口吻說道。果然,房遺愛說的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這麼極端啊!

“不會啊。”她正在落款,稍有停頓,對我說道,“我說你極有天分,就是說在你這個‘意’字。你選的意境頗好,別具匠心。《

易?係辭》雲:“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畫能入神,則其用大矣。繪畫一道有兩個要素,一是性靈,二是學問。無性靈不能駕馭筆墨,有學識才能達其意。如繪竹,便要懂的何為竹之氣韻,即為其君子之道。如繪牡丹,便要知曉其國色天香之外,更氤氳在內的雍容大氣。若隻是一味的像,得其表象,無其神韻。便是流俗之作了。”她說了半天,我也隻聽了似懂非懂。

隻是依稀覺得,她字裏行間,舉手投足,無一不表現其脫俗超逸之態。確確實實的不像鬼怪啊!而且聽她侃侃而談,她說到作畫表現出的喜愛之情,神態動作……完全不似初次在東宮見到那般雖然笑容明媚卻氣韻憂傷。

此刻的她,完全隻是個普通的韶華之女。歡喜,率性,明媚動人。全然沒有憂愁之態。可是……雖然很淡,我確還是看到了。她身形周圍,圍繞著那樣一圈光暈,屬於精魅幽魂方才有的靈魄之光。

她畫的十分入神,又提筆起來,沾了石綠和胭脂,重新繪一幅蓮葉蜻蜓圖。行雲流水似的落筆,凝腕,勾繪。一麵絮絮的講解何為石綠,何為石青,何為調色之類……

後來也許終於發現了我的意興闌珊和心不在焉。她便推說有要呈給太子的丹青尚未畫完,讓我獨自留在庭院練習,又坐回長廊上的案幾邊去了。

我拿著筆隨便塗抹了一會,偷偷注意了她一會。發現她幾乎就是聚精會神,心無他物。索性就幹脆一手支起下巴,一門心思的觀賞美人。

她遠遠坐在廊中,手握著一管紫毫,凝神如有神助般繪著。仿佛全然心無旁騖,連垂落的發絲掃到了盛著顏料的瓷碟也毫無知覺。

果然是個對畫到了癡迷的人啊。隻是這樣一個雲中仙子,為何時時刻刻透露出的氣息都是那樣的悲傷……

這大半天對她的觀察,她實在不像是有害人之心的鬼魅啊。但是……京中女子古怪的疾病和丹青畫卷之中的白芷香味,以及她身上那樣明顯不屬於人類的光華。實在讓人懷疑啊。

等等?她剛才說要呈給太子的丹青。難道是選妃女子的肖像,此刻在做最後的修改?

我提起裙子,偷偷的站起來……

果然,她似乎太入神。以至我走到了她身後,她也毫無察覺。

我伸頭一看。隻見生絹上交雜著如夜的漆黑和如血般的妖紅。這樣濃烈的顏色給人一種觸目驚心的詭異之感。我努力的壓抑著心中的不安,仔細辨認。

這的確不該出自一個韶齡女子之手。反而該出現在佛教浮繪之中,而且是地獄修羅之章!與黛青調和在一起的天空,拍打著灰色岩石的潮水。潮水翻滾的浪尖上擁簇的是凝聚在一起的黑色靈魂,伸出一隻隻枯瘦青白的手,仿佛是渴望著什麼……

而畫的作者也給出了答案。同樣漆黑的河岸上大片大片的紅色妖花如燃燒著的鮮血般肆意怒放。那如同赤紅的血舌一般的花瓣舒展開來,怒放著,搖曳著,叫囂著……那是對生者血液的渴望,還是對死者靈魂的悲憫?

“彼岸花……曼珠沙華。”我不由的出聲。

珞璃突然頓住了筆,也隻是片刻。她依舊繼續著著色,隻是如常般說道,“沒想到二小姐對這種天竺來的花朵也有研究。不虧是太子少師,魏國公,左仆射房大人的掌上明珠。”

其實我會知道這種花,完全是托了《地獄少女》的福啊,汗……而且,好像我也不是房家的掌上明珠吧……據說房玄齡很是疼愛現在的韓王妃房奉珠倒是真的。

敵不動,我不動。於是我也裝著隨意。撫弄著一串垂落下來的紫藤花,似無意問道,“珞璃小姐身為女官,又如何能得知曼珠沙華的模樣,甚至臉它的來曆也一清二楚?”

她緩緩描完一筆如凝著重灰沉石般凝滯的雲彩,才答道,“玄奘大師自天竺回來帶回的佛經中有一卷繪注有這種花。我曾得幸在東宮書房中看過一次。覺得此花嫵媚之中透著端然,十分有趣便記在了心裏。”

“哦。”我點點頭,“不過,這種花還是少畫些好。”

“為什麼?”她亦說的雲淡風氣。

“因為……”我故意壓低聲音,沉沉道,“它不祥。據佛經記載,此花為地獄接引之花,在亡靈渡河之際,花如精魅使人產生心魅,紛紛落入河中被潮水吞噬,無法得以超生。難道這還不算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