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保存得當,現在記錄下來的信息應該是可以準確無誤地流傳到後世。就看她的這些努力能不能逃過漫長時間的洗禮了。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朝廷有人好辦事,內務府那邊也是十分配合,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主動出力協助。一切都特別順利,所以這套刺繡大全從五兒提出製作計劃到完全成書隻花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當然,這項工程不是完全從零開始的,她也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通過查閱資料,其實現在已經有各種繡法的紙質圖書了,隻是缺一個把所有資料彙總的機會。五兒的出現,恰恰就提供了這個機會。
而且成書之後,隻要看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解釋,再配合老師的講解,教得容易學得也輕鬆。入門刺繡就變得更加容易了,事半功倍。
知識的生命力在於傳播,得到廣泛傳播之後,知識能夠流傳、更新的機會也就更大。再加上現在印書也很方便,所以五兒給她一直資助的育嬰堂各送了幾套刺繡大全。
那裏的孩子們長大了也是要學一門謀生的手藝的,女孩們學的一般也就是織布繡花,這個有關於刺繡的教材送過去正好合適。
這個世道對女孩子的惡意總是要大一點的,孤女要靠自己立足於這個時代可能要麵臨想象不到的巨大困難。
五兒曾不止一次地想過要是她當初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穿到貴族家裏,而是投到普通人家,或者再倒黴一點,成為育嬰堂裏麵那些被拋棄的無父無母的女孤兒,她該怎麼活下去?
光是想想她就覺得自己可能沒有那麼大的勇氣堅持,那些女孩子比她要強多了。所以她對育嬰堂裏的女孩子總是會多照顧一點,希望她們能有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教材都送了,五兒想著幹脆送佛送到西,把老師和教室也一起準備了吧。
教室好辦,三爺給了她那麼多產業,隨便拿出兩三處房產來做教學場地那不是綽綽有餘?她這也算是幫著他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趙嬤嬤、錢嬤嬤,你們有沒有教小孩子刺繡入門的老師人選可以推薦?隻要腦袋裏麵有真材實料,眼睛和手指現在還能不能接著繡都無所謂。”
五兒知道很多老繡娘到了晚年,眼睛會看不清、手指的穩定性也不好,腰也會出現問題不能久坐,這些都是繡娘的職業病。一旦出現這些問題,繡娘的職業生涯基本上也就隨之斷送了。
但是這些人去當老師正好合適呀,既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也保障困境人群的生活,實現了雙向救助。
現在教材也有了,隻需要老師結合教材做進一步講解就好,用的主要是她們腦袋裏麵的知識而不是操作技能,也不怎麼需要她們去親自繡。
“老師們的待遇由我來保障,月例錢和以後的養老、看病都由我來安排人負責,不會虧待她們的。”都是高級人才啊,待遇肯定不能差嘍。
“這倒是件好事,奴婢有許多老姐妹現在都年紀大了眼睛花了,手也拿不起針了,能繼續幫主子做事那是求之不得。”
不說待遇好不好,就是能和這位娘娘扯上關係那也是多少人都求不到的事。
“娘娘什麼時候要人?奴婢這就去聯係。”
這個機會對於晚年的繡娘來說真的很難得,趙嬤嬤替她的一些老朋友感到高興,怎麼著也要幫她們把這個機會先抓到手裏。
“越快越好,第一期就先招十位老師,等以後一切上了正軌,再擴大教室人員。趙嬤嬤、錢嬤嬤十位老師你們應該能找到吧?”
還是初次實驗,不能搞大動作,先請十位老師試試水。京城裏三家育嬰堂,適齡的女孩兒加在一起有差不多四百人,一個老師教四十幾個學生應該是沒問題的。五兒記得自己小時候一個班裏最多的時候有五十多個同學呢。
“能能能,主子娘娘再要多一倍奴婢也能給您湊齊。奴婢在這裏就替她們多謝主子娘娘的提拔了。”
“哪就麻煩兩位嬤嬤去幫我聯係老師了。”
感謝三爺!借著他的資金和權勢,五兒的計劃很順利就展開實施了,也不需要她去親力親為,很多事她隻負責提出方案然後監督就行了。
別的事情自會有人幫她實施。平日裏不用還不知道,現在用上了五兒才了解到三爺給她留了很多人才,真的各個方麵都替她考慮到了。
聯係育嬰堂,挑選合適的校址,培訓老師,設立課表,分班排級……還有好多她不知道的環節都從無到有、一一落到了實處。
雖然成功的果實來得太輕鬆讓她挺沒成就感的,但是什麼都順順利利的樣子還是讓她好高興呀,希望她的這一通折騰真的能幫助到人。
自強學校於三日後正式開課。
學校規模比較小,目前隻負責教育育嬰堂裏的女孩兒。技能課程是刺繡和廚藝,文化課隻有識字和算術,再加強身健體的體育課。
課程設計五兒有參與,結合了現代義務教育的課程設計,應該還算比較科學合理。
至於為什麼叫自強學校這麼土的名字?
她們都不給學校命名,非要讓五兒來,那她這個起名廢隻好延續以往的起名風格。取“自強”二字,是希望女孩子們能自強不息,勇於與不公的命運抗爭。
名字都起了,不當校長好像也說不過去?化名為伍嘉,五兒成了自強女校的第一任校長,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