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秋她們給她準備的采蓮船真的不大,就是瘦瘦長長簡單的一條。寬不到一米,長不到一丈。黃褐色的船身被桐油漆過,油亮油亮的。船艙裏兩塊豎著的隔板把整艘船分成了船頭、船中、船尾三個部分。
手拿竹竿撐船的小太監站在船頭,五兒和白秋則坐在船中間的倉體裏放著的小馬紮上。隻要不亂動,感覺還是挺穩的,應該不會掉下去。
撐一支長蒿,向荷葉更密處漫溯,在荷花池的柔波裏,五兒沒有變成一根水草,而是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吃貨……
找到一個理想的蓮蓬就坐著開吃,一邊吃一邊把果皮扔水裏。取之大自然放回大自然,沒毛病。
“哇,這個肯定嫩!白秋,幫我把剪子遞過來……”
發現了一個長得特別鮮嫩的小蓮蓬,好像輕輕一掐就能掐出汁兒來。五兒用手一把薅住荷梗,掰開蓮蓬頭從中取了一顆蓮子出來,放進嘴裏咬破表皮,好甜!
“這個好,裏麵的蓮肉剛剛長成,還是嫩黃色的,蓮芯也還是一個嫩黃的小芽,一點苦味都沒有。選這種最好吃了。”五兒向白秋傳授經驗,她從小就愛吃這種。
“主子慢點慢點,不要站起來,當心站不穩!”白秋把剪子遞給五兒,嘴裏還不停地提醒著,讓她不要站起來,坐著就好,生怕一不小心主子就翻進水裏了。
“給!你嚐嚐看甜不甜?”
接過剪子利落剪下蓮蓬頭,五兒順手把它遞給了白秋。想用美食來讓她放輕鬆一點,順便用吃的堵住她的嘴,讓她不要再製造緊張氣氛了。
荷花的花期很長,從一整個夏天到秋天都在開花。現在還有碧綠的荷葉中都還有不少粉色的花半遮半掩,所以池子裏的蓮蓬也是有嫩有老。
五兒今天的目標就是那些剛剛長成、還沒有變老、蓮芯還是嫩黃的小芽沒有一絲苦味的嫩蓮蓬。這個需要從眾多的蓮蓬種仔細挑選。
白秋就沒有她那麼挑剔了,隻要是白秋的手能夠得到的,不分老嫩全部一剪刀哢擦到,所到之處蓮蓬全被剃了頭,隻剩光杆杆立在水中。
“白秋你怎麼都不挑的啊?老的肉不好吃,芯子又苦,吃的話還要去芯了再去吃,好麻煩的。”
“陳嬤嬤特意叫奴婢幫她剪些老的回去,給您做蓮子炒肉和銀耳蓮子羹。夏如也說了要老的,她要裏麵的苦蓮芯,說是用那個泡茶下火效果特別好。”
“不是有多餘的船嗎?她們要是不怕水也可以乘船過來玩啊。看這池子水也不深,乘船應該也沒什麼危險。以後這幾條船就留在這邊吧,誰想摘蓮子就直接用。”
也方便她隨時上船去水裏玩。
乘著小舟在重重的荷葉裏麵穿行,鼻間的空氣裏彌漫著荷葉特有的清新自然香味兒,一陣風吹來,高高低低的荷葉上下翻動,像是舞女翻飛的大擺裙。
周圍的香味兒更加濃鬱了。
低伏於水麵的荷葉裏滾動著白色的水珠,船行過來的水波晃動了浮在水麵的荷葉,然後就見葉子上麵晶瑩的小水珠在荷葉上麵靈動地滾著打圈兒,蕩過來蕩過去,最後停在葉子最中間的低凹處。
“這荷花開的挺好,主子要不要剪幾支回去插瓶?”
亭亭玉立就是水中荷花的真實寫照,白秋問她要不要剪點鮮花回去裝點屋子。
作為吃貨,五兒怎麼可能會同意?一朵荷花就對應著一支蓮蓬,一支蓮蓬裏麵最少都有十粒蓮子,剪一朵隻能看三四天的花就意味著損失十幾二十粒蓮子,想想就覺得心痛,太虧了好嗎!
想看花了走出來看就是,就幾步路,又不是不方便出門?比起插在瓶子裏,長在池子裏和葉子一起構成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象要更加美麗。
沒敢帶狗狗們上船,不過五兒特意給黑子它們和白白一家都分了蓮蓬。她也不知道動物們能不能吃出甜味兒,但是每次她剝好了遞出去,它們總是很捧場地大嚼特嚼,全部吃下。
有這麼多張口消耗,所以每日五兒都要去客串一兩個小時的采蓮女,偶爾興致來了就自己乘船待在藕花深處垂釣,享受獨處的時光。
見她這幾天都泡在荷花池這邊,兩位師傅教她新的針法時自然就用了荷葉荷花來打樣子,每日的畫畫練習對象五兒也自然而然的轉換成了荷花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段時間她對這片荷花的興趣還是很大的。喜歡加上密切頻繁地接觸,結果就是她自認為進步還是很大的。
作品看起來寫實了不少,至少別人一眼就能看出她繡的和畫的是什麼東西了。特別是各種蓮蓬頭,是有關荷花池的所有創作的作品裏最逼真的。
學的越多,對刺繡的了解也越深。
五兒發現不管是教她的兩位師傅,還是專門負責她所有衣物的針線房裏的夏祥夏意她們都擁有高超的刺繡技藝,她覺得不把這些優秀的知識記錄下來簡直就是一種罪過。
不知道這些繡法有沒有傳承到後世,五兒對此不甚了解。但是五兒還是想把現在的所有針法、繡藝都整理成冊,對前人的經驗做一個總結。
所以在征得繡娘們的同意之後,當初那批畫舞曲的畫師又被請了過來,現在是要畫針法和繡圖了。
刺繡比舞蹈樂曲更好記錄一點,除了用紙筆畫簡圖,五兒還特意造了一種布書,裏麵的書頁都是一片片大小一致的布料,上麵分區域繡了不同的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