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資本家(1 / 2)

華夏現在是什麼環境?稍微懂點商科知識的人都看得出。

現在到華夏進行投資的人隻有兩種,一種是家大業大的集團公司,大家願意下點小籌碼試試水,另一種是小投資領域撈短線的人,根本就沒有想要轉移重心紮根到華夏的企業。

薑家是銀行世家,薑啟默在美國都開始要進行銀行業布局了,現在回國投資?哪個銀行願意給他股份?難不成回去放高利貸嗎?

“小薑先生的話我不敢苟同。”趙樹紅卻是搖頭道:“就比如你的遊戲機廠,祖國各地就有能力承接組裝業務,我們甚至能自行生產大部分配件,人力成本的節省數字絕對遠遠高出運輸等費用。”

“然後呢?”薑啟默好笑的看著趙樹紅,反問道:“廠子盈利了,那麼到底是公家的還是我的?這一點你也說不清楚吧。”

“咳咳。”趙樹紅被薑啟默的話嗆住了,麵露尷尬的說道:“中央正在討論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你大可不必擔心這些問題,相關法律法規會健全起來的,外商的投資項目會得到最有力的安全保障。”

“我不信。”薑啟默輕飄飄的一句話,否定了趙樹紅的所有努力。

領事不是過來就移籍一事進行討論,著實是出乎了薑啟默的意料,但他也很迅速的就看出了趙樹紅此行的目的。

薑啟默拒絕了,而且是以一種很不給麵子的方式給出拒絕。

一個連相關法律法規都不健全的國家,想招商引資?開什麼國際大玩笑。

薑啟默根本不相信祖國能在短期完善這些東西,以他在老家對那群鄉鎮領導的見聞,他也不覺得靠著這群“文盲”能做大事,或者說,這群人也許能夠辦成大事,卻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

五十年?一百年?那個時候薑啟默都成一具枯骨了,他還談何回去經商?

談到治理一個國家,祖國當局目前來說還是做得不錯,取得了讓世界認同的成績,但隻有精英階級才知道,越到金字塔頂越是難以發展,誰知道祖國能發展成什麼樣?

有“切膚之痛”的薑守德早就在薑啟默心裏留下了根深蒂固的觀念——祖國短期內沒有適合他發展事業的土壤。

“事實勝於雄辯!”當薑啟默說出“我不信”三個字之後,一直坐在趙樹紅身邊的劉濟軍終於是忍不住了。

在劉濟軍看來,薑家人全是一群忘本的資本家,他們住著豪宅、賺著美元,卻已經被資本主義的花花世界腐蝕了,就連回國投資這種互惠互利的事情都不願意做。

這也就算,畢竟商業投資講究你情我願,但薑啟默以不相信祖國當局為由來拒絕投資,就讓劉濟軍很是不忿。

現在的華夏官員不敢說100%是好官,但絕對不缺少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民公仆。

劉濟軍堅決認為祖國的政治環境很穩定,風險肯定比西方要低很多。

“小劉!”趙樹紅對劉濟軍的突然插話感到錯愕,很快就板起了臉,但他又更快的在心裏做了個決定。

趙樹紅先看了看表情平靜的薑啟默,才轉過頭對著劉濟軍說道:“你啊,不要插話。”

“領導,我就是不吐不快。”劉濟軍也不是白癡,當然看得出趙樹紅的縱容,漲紅了臉,“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就沒有出現過像薑先生擔心的事情,這就是事實勝於雄辯。”

原以為劉濟軍想要說些震耳發聵的話,沒想到是書生意氣,薑啟默心情更為複雜。

像劉濟軍這種人都能當領事隨員,薑啟默更堅定了不回國投資的信念。

“薑先生不能回答我的話嗎?”薑啟默的不回答,讓劉濟軍有種邪不壓正的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