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拒絕、不看好(1 / 2)

80年代的華夏,住房緊缺到無與倫比的程度,像是劉濟軍,他雖然在外交部工作,但一家幾口人擠在小房子裏,居住麵積都比不上薑家的泳池。

走進大門,看到薑家屋內擺放的物品,再到客廳,見識了購買價能夠養活普通華夏家庭最少一年的各種東西,劉濟軍對薑家的第一印象是資本家。

薑啟默從見到趙樹紅和劉濟軍之時,也是在不停的打量這兩位同胞。

說實話,薑啟默有點感觸,因為他很清楚的感覺到兩個同胞身上透出來的同類氣質,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純粹,準確點來說,那是一種不同於西方人的精氣神。

華夏現在是真的窮,但這種窮更多是體現在“錢”的方麵。

趁著和西方國家處於蜜月期的時候,祖國現在把外彙全用來買東西了,所以外交人員是能省則省。

趙樹紅和劉濟軍身上的西裝、皮鞋、襯衫,全部都是華夏國內自製的產品,和主流款式稍有不同,要說寒酸倒不至於,但頂多卻隻能給一個……幹淨的評價。

從衣物到人,華夏的領事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幹淨,第二個印象是大度。

“這是用老家閩楠木製作的一套椅子,以前在薑家也有一套,後來啊,沒了咯。”

“這是祖國第一家現代鍾表廠生產的落地座鍾,以前薑家也有一個同樣牌子的,後來也沒了。”

“這是《信安春遊圖》,以前擺在薑家客廳,現在呐,回來咯。”

當趙樹紅和劉濟軍被迎進客廳的時候,他們聽到的就是薑守義話裏藏針的絮絮叨叨。

以前薑家闊氣啊,然後都沒了,現在回來了。

薑守義的話裏麵透著一股強烈的怨氣和自豪。

趙樹紅經曆過很多次類似的交流了,在薑守義發泄怨氣的時候,他一直保持著微笑,就像是……一個看著孩子賭氣的老母親。

劉濟軍卻是年輕氣盛,他雖然臉上不動聲色,但微微低著頭的時候,心裏麵卻早就充滿了不忿。

曆史會證明祖國走上的正確的道路,為什麼這群海外同胞還不能完全理解呢?

“資本家!”劉濟軍在心裏暗暗誹謗了一聲。

薑啟默也看出了趙樹紅的平靜和劉濟軍的不忿,等到叔公發泄完,他才代表薑家邀請領事和隨員落座,然後親自端坐到了正中央的位置。

“嗯?”趙樹紅神色微變。

華人家庭對某些規矩很是重視,比如說位置,當正式接待客人的時候,家裏人的座位是有講究的,隻有當家作主的人才能坐在正中間那裏。

今天薑家出麵接待趙樹紅和劉濟軍的人隻有薑守義和薑啟默,這首先是對趙樹紅透著一股不親近,而當薑守義在場的時候,薑啟默擺出了親自接待客人的姿態,這就代表將滿17歲的他已經開始當家作主。

太罕見了。

但想起薑啟默的成績,趙樹紅又不得不說——這太正常了。

“薑老先生、小薑先生,今天冒昧拜訪,主要是想給兩位送一份請帖,舊金山總領館將於1月28號、也就是我們的臘八節舉辦一場……”趙樹紅開門見山,先說出了目的。

80年代的華夏窮的叮當響,但出於各種原因卻還是幾乎每段時間都會舉辦同胞聯歡會。

祖國當然沒錢也沒必要邀請全部海外華人參加聯歡會,所以隻有像薑家這種有點實力的同胞才能得到請柬,潘姿以前也參加過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