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經濟轉型的推手——資源稅類
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圍繞土地資源的爭鬥也愈演愈烈。
隨著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各大國有資源企業大量斂財,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從山西各個縣城的郊區走出了一批批腰纏萬貫的煤老板。論車出售的煤炭、隨手轉賣的煤礦、低廉的開發成本,富了早期趕赴山西開煤礦的人,但是卻為山西留下了難以平複的環境災難。江西贛州地處傳說中的“鎢族三角洲”,礦主以低廉的價格買下采礦權,動用血腥的暴力手段把持鎢礦資源,部分開發者迅速積累財富,而留給附近村民的卻是寸草不生的禿山、酸水浸蝕過的田地、隨時可見的黃濁臭水,當地原有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而開發者們卻卷起錢財輕輕鬆鬆又奔向下一個鎢礦。
土地與能源本是人類共享的資源,為何部分人可以獲得暴利,而更多的人不僅無利可圖,而且還要忍受環境惡化之痛?
顯然,現行的資源稅收製度在製度設計、征收實踐中都有待改進。而遲遲難以出台的資源稅改革,究竟可以改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