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遺產稅存廢之爭,幾度起落,其遺產稅費用扣除標準和稅率也幾度沉浮,但最終還是在風雨飄搖的大環境下得以保存。遺產稅雖然還在征,但是反對的聲音也一直沒有消停。除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意大利、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紛紛停征遺產稅,更增加了遺產稅利弊之爭。
作為財產稅的一種,遺產稅一直被認為具有防止貧富過分懸殊,平均社會財富的重要作用。但是,遺產稅也一直被認為是費力不討好的稅種。
據美國《時代周刊》調查,截至1999年,美國不動產的遺產稅僅增加278億美元。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遺產稅在聯邦收入中的占比持續下滑,但是美國人均財富卻一路飛漲。富人們通過各種手段規避遺產稅,甚至為此不斷轉移投資領域,改變原本經營行業,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儲蓄和投資的動力。
出於規避遺產稅考慮,部分富人可能選擇境外投資,導致本地資本外流。此外,遺產稅的征收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大工程。從我國實情來看,個人財產檔案未建,資本外逃的口子難堵,遺產稅很難征得上來。受到遺產稅開征的影響,意欲來我國投資的富人們很可能開始考慮另投他處。於是乎,稅沒征多少,投資倒是嚇走一批。
這也許正是我國遺產稅遲遲不開征的重要原因。
從理論上說,對富人多征稅,確實符合稅法的公平原則。但是遺產稅征收的種種難關,極易撕開的監管口子,讓一切看似美好的初衷變成了慘淡的事實:遺產稅難收,稅收額度小,對經濟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
當我們總是從新聞上看到巴菲特等美國富人們上書要求加征遺產稅時,不能忘記那些沒有發聲的富人們。當我們看到我國“兩會”上,富人們提交一份份要求開征遺產稅的提案時,我們不能忘記更多沉默的聲音在靜靜地等待結果,以便隨時采取行動,避開遺產稅。
早幾年前,中國國稅總局的官員稱我國開征遺產稅尚無時間表。近幾年,甚至沒有人提及此事,隻有一些積極投身慈善的富人們似乎興致頗濃。
盡管我國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但是指望遺產稅來“平天下”的夢想似乎難以實現了。當我們在新設一個稅種時,結合現實情況是必要的,這也是保證稅種不會“胎死腹中”的必經環節。
有關遺產稅的爭論,仍將繼續。
開征遺產稅,調節居民收入差距,平均社會財富,這是一個美好的初衷,但稅基過窄、征收成本過高、征收難度過大、避稅手段多變,以及帶給經濟的負麵影響等,這一切都是遺產稅麵臨的難題,目前也無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