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中國稅19(1 / 1)

第三章流金“稅”月——那些年,我們繳過的流轉稅 隱藏在你身邊的增值稅

如今,大多數市民常常誤以為個人所得稅就是自己需要繳納的唯一稅種。對於一個年收入約10萬元的普通工薪族來說,扣除五險一金後,每年要繳的個人所得稅也不過2000餘元。而一般月薪在5000元以下的工薪階層,其繳納的個稅更微乎其微,甚至無需繳納。那麼,究竟是哪種稅掏空了我們的錢包呢?答案就是,隱藏在你身邊的增值稅。

每當你回到家中環顧四周:家裏陸續添置的各類家具家電、客廳裏擺放著的各式物件、衣櫥裏光鮮奪目的流行服飾、梳妝台上琳琅滿目的護膚化妝品,甚至每天從菜市場或者超市購買的時令蔬菜等,皆有增值稅的身影。

而隨著近年來物價迅速上漲,人民幣購買力下降,不少人開始覺得生活過得越來越艱難了。而在這不斷拔高的物價之中,實際上我們所繳納的增值稅也越來越多。

無論你是生活在農村、沒有固定經濟來源的民眾,還是下崗失業、家裏還有學齡兒童的民眾,甚至是一個身無分文的流浪者,隻要你購買商品,就必須承擔增值稅。“劫富濟貧”一直是稅收向外宣稱的公平標簽,但是任何人都無一例外地繳納的增值稅費,不得不讓人質疑它的公平性。

然而事實上,一些商品你也可以免繳增值稅,但是得出關購買。

當中國企業自困於國內市場,不願意走出國門之時,為了鼓勵出口,政府在稅收方麵給予出口企業極大的優惠,就拿增值稅來說,出口貨物的征收率為0,即一般無需繳稅。

隨著“中國製造”憑借低廉的價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全球市場之時,國人忽然發現,關外市場上“中國製造”的賣價居然低於關內市場。於是,人們紛紛飛赴香港、澳門等關外市場進行大規模采購。

一件貼著外國商標,但實為“中國製造”的兔毛大衣在上海中信泰富廣場標價2000餘元,但是隻需500餘元人民幣便可以在紐約購得;耐克鞋在紐約最高售價800餘元人民幣,但是在北京卻賣到了2000餘元;從國外市場購買的奢侈品比內地市場價格便宜1/3至一半;中國產的李維斯牛仔褲國外售價二三百元,出口轉內銷後居然高達700元……

商務部的一份調查顯示,鞋帽、箱包、服裝等類產品的20個品牌高檔消費品,內地市場售價比美國市場高出51%,比法國市場高出72%。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錯綜複雜,但內地市場17%的增值稅和出口零增值稅的差別顯然是重要的影響因子。

增值稅無處不在,關外市場的消費者卻可以免稅。當這類信息越來越多地傳入關內納稅人耳中的,普通人在憤怒之餘開始尋找“海外代購”,一些商家受利益驅使開始涉足這些違法領域。隨著內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消費需求與日俱增,深化內地市場包括增值稅改革在內的財稅體製改革已是大勢所趨。

值得稱道的是,“十二五規劃”已經將消費列入拉動經濟增長的幾駕馬車之一,將與“投資”、“出口”並重,一起為中國經濟領跑。當然,“消費”是千裏良駒,還是瘸腿劣馬,還得看稅收改革在內的一係列製度創新。

從今天起,請開始計算自己每次消費所繳納的增值稅——消費全額的1453%;也許你還想著借去香港、澳門,甚至國外旅遊的機會,盡情地購買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和一些國際奢侈品牌,那你就OUT了。目前,隨著海關監管趨嚴,關外采購團已經麵臨著補繳稅款的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