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
五大臣經過緊急磋商,決定派一名臥底前去監視武三思,隨時掌握第一手情報,以便製訂防守策略。
他們選中的這個人叫崔湜,是朝中的一名低級官員,曾經跟隨他們參與政變。之所以挑上他,是因為此人比較機靈,而且官卑人輕,在從事間諜工作時不容易引起對手懷疑。
五大臣的判斷沒錯,崔湜確實很機靈,也很適合從事間諜工作。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小小的問題——崔湜憑什麼替他們賣命?
當初跟著五大臣鬧革命,是因為李唐複辟是人心所向,成功的概率很高。現如今呢?隻要眼睛沒瞎的人都看得見,五大臣已經成為皇帝的眼中釘了,而武三思才是皇帝跟前的第一大紅人。為幾個過了氣的帝國大佬去得罪一個聖眷正隆的政壇新寵,崔湜犯得著嗎?
當然,五大臣盡管過氣了,可名義上還是宰相,也不能不買他們的賬。所以崔湜在接受任務的時候,不僅沒有表現出半點抵觸情緒,反而信誓旦旦地表示:堅決完成組織上交給的任務。
五大臣很高興。沒想到這位同誌的覺悟這麼高,本來想好的一大堆鼓舞鬥誌的話也就免了。可五大臣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崔湜一轉身就直接奔向了武三思的府邸,毫不猶豫地把他們賣了。
武三思對這個年輕人棄暗投明的行為表示了高度讚賞,然後告訴他,表麵上一切照常,繼續從五大臣方麵接受指示,不要讓他們懷疑。
崔湜心領神會,這是讓他當雙麵間諜。武三思隨後便暗中舉薦,把崔湜一舉提拔為中書舍人。崔湜感恩戴德,從此成了武三思的死黨。
對於崔湜的反水,五大臣一無所知。
也許直到死,他們也不知道好同誌崔湜早就成了雙麵間諜。
神龍元年盛夏的某個黃昏,武三思的府上又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這是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落魄男人。
第一眼看到他時,武三思差點沒認出來。
此人名叫鄭愔,曾任殿中侍禦史,原是二張的心腹,在神龍革命前跟著二張很是得意了一陣子。二張被殺後,聽說他被貶到宣州當了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參軍,後來又因貪汙案而棄官潛逃,沒人知道他的下落。
看著眼前的這個負案在逃的家夥,武三思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嫌惡之情。他以為這小子肯定是來蹭飯的,所以打算讓他吃頓飽飯就滾蛋。
可鄭愔接下來的舉動卻大出武三思意料之外。
他一看見武三思就開始嚎啕大哭,那悲傷的神情如喪考妣;緊接著又縱聲狂笑,笑得屋頂的瓦片差點沒震下來。
武三思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小子瘋了。
然而,當他看到鄭愔深陷的眼眶中閃過一道狡黠的光芒時,他馬上意識到——這個人沒瘋,而且肯定有話想對他說。
“說吧,來找我幹什麼?”武三思盯著他的眼睛問。
鄭愔說:“初見大王而哭,是因為大王就要身死族滅;次為大王而笑,是高興大王終於遇見了我!”
好一個大言不慚的亡命之徒!武三思忍不住在心裏發出了一串冷笑。不過他忽然對這個叫鄭愔的人產生了興趣,很想聽聽他到底要說些什麼。
鄭愔接著說:“大王如今雖然得到了皇上的青睞,可五大臣手中依然握著宰相和將軍的權力。他們的膽識和智謀非常人可及,所以當時廢黜太後才會如同反掌。大王仔細想想,您擁有的力量與地位較之太後孰輕孰重?五大臣晝夜之中咬牙切齒,恨不得生吃大王的肉,不把武氏一族鏟除殆盡不足以逞心快意。大王如果不馬上除掉五大臣,則危殆不啻於朝露,而您卻自以為穩如泰山,這正是鄭愔替大王感到憂懼的地方啊!”
武三思笑了。
他不得不承認,這家夥的眼光很毒,確實一語道破了他的隱憂。
他決定收留這條喪家之犬。對於這樣一個走投無路的人,你給他滴水之恩,他必定會報以湧泉。更何況,在即將與五大臣展開的較量中,他正需要這種機智而凶狠的鷹犬。
武三思站了起來,拍拍鄭愔的肩膀,把他請到了府中的密室。當天夜裏,他就從鄭愔那裏得到了許多中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