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治療學上還有一個叫作“鏡子療法”的技術。就是讓被“治療”的對象(例如看不見自己美麗的女子),在鏡子麵前凝視自己、努力地發現自己的優點,並且把這些優點逐漸強化和擴大,一直到能蓋住自己的缺點為止。
前些時候,英國一本著名的健康美容雜誌《Women’sFitness》(《女性健身》)公布了一份大快人心的研究報告:被全世界女人傾心愛戀著的戴維·貝克漢姆(DavidBeckham)的那位被全天下女人錐心痛恨著的嬌妻,維多利亞·貝克漢姆(VictoriaBeckham),被專家和雜誌編輯們(可能是滿懷著羨慕嫉妒恨的錯綜複雜情緒)評價為身材過於瘦削而沒有吸引力!
這段報道一經刊出,全天下(包括愛八卦的男人和所有的女人)幾乎為之嘩然。除了各大小網站、論壇爭相轉載之外,何謂“性感的體重”,也成為各路人馬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不過,竊喜歸竊喜,熱議歸熱議,一份研究報告敢公然在如此主流的大眾媒體上出台,後麵肯定需要有足夠分量的專家為它背書。根據這本雜誌在支持這份調查可信度的文字中說明:英國的健康專家研究總結發現,完美的體重指數(BodyMassIndex)才是一個人性感與否的關鍵指數。[您知道這個比例怎麼算嗎?就是:完美的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看來很多已經餓了很久的女人得出了這個數目之後,可以開心地多添一碗米飯了!]除了這份大快人心的研究報告之外,一群健康專家也曾經對700名英國人和馬來西亞人(一個是體形偏向高大的盎格魯-薩克遜人種;另一個是體形較偏瘦矮的蒙古人種中的南亞亞種)做了一項深入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曾經被大家認作性感與否指標數字的腰圍和臀圍,紛紛中箭落馬,取而代之的則是前述所說的體重指數。專家們發現,體重指數比腰圍和臀圍的比例更能靈敏地反應女性身材的變化。一般認為,正常的體重指數為18到25之間;超重的體重指數為25到30之間;肥胖的體重指數為30以上。“20。85”,則是那個開啟性感之門的黃金比例鑰匙。
可問題是,女人們聽得進去這些專家們的話嗎?怎麼總感覺到有些言之者諄諄,聽之者邈邈呢?!
究其原因,罪魁禍首當然是各類強勢“宣導”時尚價值觀的媒體裏那些骨瘦如柴、有些體重指數可能還不到15的紙片模特們,成天擺著一張沒有笑容的冷酷表情、驕傲而絕情地在那兒晃啊晃的,讓體重指數健康正常的女人們看得心亂如麻羞愧不已,完全找不到讓自己心安滿意的理由。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則和女人對自我的認知心理有絕對的相關,我們不是在許多事情上都是自己嚇自己或自己滅自己的嗎?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常被引用的概念:“標簽理論”(labellingtheory)。這個理論指的是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常常和所貼上的標簽有關。“標簽”,就是人們對自我形象的界定和產生,而這些標簽常常是被那些有意義的他人--例如父母、老師、同輩團體所貼上的。社會心理學家們認為,一個人如果一旦被貼上了有意義的標簽,他的思想、行為就會開始去“符合”這個標簽上的描述。在我這麼多年從事和女性心理有關的工作中,就發現女人的心理和行為尤其把這個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可怕的是,我們腦門上所貼的這些標簽,還絕大部分是自己硬給貼上去的。
關於女人慣於給自己腦門上貼的標簽,也就是對自我的認識,社會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對橫跨五大洲、有超過4500位有效樣本的女性發放了一份有關自我評價的問卷,結果發現有高達87%的女人最不滿意自己的身材,而身材中不滿意的排行榜則依序是:第一名胸部;第二名體重;第三名腿長。所以參與這份研究計劃的行為學家們一致慨歎:盡管聰明伶俐的女人們已經在幾乎所有的事物上取得了平等和權利,但似乎仍栽在自己最原始的本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