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走得多近或多遠,我們行走時的心情和熱情都是一樣的,我們享受當下,並感恩老天爺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仍然願意一起探索和玩樂的意願。
2012年2月下旬,剛過完農曆新年假期,先生和我在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老老實實收心上班的日子,飛奔到了下著大雪並且冷到不行的土耳其遊玩。
我們兩人的旅行計劃向來和別人反其道而行。我們喜歡在淡季出遊,隻要旅遊書上說哪個地方適合在哪個季節去,或哪個季節裏當地的景色最美,我們就“別扭”地挑選相反的時候去。(這是身為半退休、無業遊民候選人的後中年期族群的好處之一!)淡季出遊的好處很多,首先是人少。就拿土耳其來說,位於土耳其內陸卡帕多奇亞的洞穴城市哥樂美向來以熱氣球聞名,夏天清晨乘坐熱氣球翱翔天空,俯瞰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和美得令人屏息的翠綠原野,確實十分壯觀,但也就是因為如此,夏季的歌樂美熱鬧非常,小鎮上擠滿了遊客,遼闊星空下的餐廳和酒吧放著震耳欲聾的音樂,就連清晨的熱氣球都得排長隊等候。淡季出遊的好處之二是經濟實惠,因為沒人去、沒人哄抬價格,所以什麼都便宜。
在隆冬的伊斯坦布爾,我們住進了一間麵對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精致小酒店,由於不是傳統的旅遊季節,小酒店的客人很少很少,我們因此得以隻用了一間房間的費用,就假裝像有錢人那樣包下了整棟酒店。我們在暖和和的頂樓早餐室裏,隔著大玻璃落地窗,一麵享受土耳其式早餐,一麵欣賞在鵝毛大雪中以絕美的姿勢飛翔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空的海鳥;傍晚逛累了,我們把冰涼的身體蜷窩在一樓閱讀室的壁爐邊,一麵喝著熱騰騰的土耳其紅茶,一麵吃著甜得膩人、卻又割舍不下的土耳其傳統甜點……
旅行時,除了往返機場和酒店之間拉著大件行李必須乘坐出租車之外,大部分時間我們都盡量走路,如果路途太遠,就搭乘當地的公共交通工具。因此在伊斯坦布爾那幾天,我們背著背包在大街小巷裏閑逛,和當地人一起坐渡輪到亞洲區的傳統市場裏吃鮮魚,並在狹窄的巷弄間找到一家超級好吃的、便宜又大碗的小食肆,混在一群出租車司機中吃午飯。
離開伊斯坦布爾之後,我們行走到了土耳其內陸洞穴城市哥樂美。除了在隆冬的大雪中嚐試了一般人不會選擇在冬季乘坐的熱氣球之外,我們還在深得已沒過足踝的皚皚白雪中,“獨自”擁有了一整座山。真的,真的是獨自擁有了一整座山!那天我們是下午1點左右走進了白茫茫的大山入口處,4點半快要天黑時才離開。在那段時間裏,整座銀裝素裹的大山裏隻有我們兩人和偶爾飛過的小鳥,以及越近晚就下得越瘋狂的鵝毛大雪。那天下午,我倆都玩high了,我們裹在厚厚的羽絨雪衣裏翻滾在雪堆上打雪仗、從天然的滑雪緩坡上快速地滑溜而下、在已了無人跡的洞穴前學人猿泰山狂叫。我們像兩個幼兒園的孩子那樣笑著鬧著,渾然忘記自己早已是年過半百的人。
其實,行走土耳其並不是我們唯一開心和難忘的一次旅行。事實上,每年我們都要出門好幾次,旅行的地點則依情況而可近可遠。近幾年截至目前為止,我們走得最近的地方是位於台灣中部的溪頭(它也是我和先生31年前度蜜月的地方),從我們居住的高雄市開車過去,隻要短短的兩個小時;走得最遠的地方則是蘇格蘭的湖區,需要坐十幾個小時、轉兩趟飛機才能抵達。但是,重點是,不管走得多近或多遠,我們行走時的心情和熱情都是一樣的,我們享受當下,並感恩老天爺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仍然願意一起探索和玩樂的意願。
當然,我們的“沉迷於玩樂”也不是沒有遭人質疑的時候。曾經有不太相熟的朋友就問過我們這樣的問題:總是聽見你們出門旅行,不累嗎?再說,把錢都花光了,以後拿什麼養老呀!
出門旅行畢竟不像在家裏那樣隨意舒坦,說一點都不累,絕對是騙人的。但如果把“怕累”當成不出去旅行的原因或哪怕是原因之一,就都有點舍本逐末的可惜。我認識一對有兩個分別是8歲和5歲男孩的夫婦,夫婦倆平日工作都很忙,先生是產品研發工程師,太太則是公司的首席法律顧問。每到節假日就是累癱了的夫婦倆都夢寐以求可以休息的日子,因此不管孩子們多麼殷切央求的眼神,他們都以“太累了”為由待在家裏。當然,受過高等教育的他們並沒有“忽略”孩子的娛樂活動,因此假期中總是為孩子們排滿了網球、遊泳、輪滑、夏令營等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