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和我的夢想(2 / 3)

我看到那些留言時,腦子裏一片空白,感覺天一下就黑了,我的手指和腳趾瞬間麻木了。我不知道怎麼從台裏回到宿舍的,我不會哭了,不會笑了,像個木偶一樣麵無表情,身體僵硬。渾渾噩噩地回到學校後,我整個人還是傻的,但又不敢告訴同學。記得當時特別想找個地方大哭一場,但抬頭一看,哪裏都是人,真的是哭都沒地兒哭去。我隻能爬上我的上鋪,拉上簾子,捂著嘴巴哭,也不敢哭出聲,因為怕同學聽見,挺丟人的。就這樣哭了好長好長時間,覺得很委屈,很茫然,不知道還要不要做下去了。

所以後來一段時間我很怕上節目,害怕做完之後又被人罵,每次錄節目跟上刑似的。即便這樣,我還是告訴自己:我可以的,再堅持堅持,我一定能做好的!我是個報喜不報憂的人,我不會跟爸媽說這些事,每次他們問我節目做得怎麼樣,我都會說:他們說我做得挺好的。我媽就說,我也覺得你做得挺好的!

我一直是個隻會用笨方法的人,在艱難的處境中,我沒有好的方法轉移注意力,也沒有別的排解方式,我隻是咬牙堅持,每當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再熬一熬就過去了,很快就過去了。對於這種自我暗示,我無師自通。那時候每天早上醒來,我躺在床上跟自己說:我可以的,我可以做得很好,再堅持堅持。在做出自我暗示後,我就真的相信自己可以了。這就是正麵能量的神奇吧。

漸漸地,節目的留言中沒有批評我的了,隻有評論節目和選題的,我心中不由得竊喜,覺得大家接受我了。《身邊》的導演和同事都特別善良,導演經常拍著我的肩膀說:“最近進步好大,今天的節目做得真不錯。”同事也經常說:“今天領導又表演你了!。”直到一年之後的一次聚會我才知道,他們當時隱約感覺到我心情有些低落,怕打擊我,就把所有批評我的留言屏蔽了,隻把好的留給我。如果有一條評論是誇我的,會被他們無限放大,見麵就告訴我,這個觀眾表揚你了,那個觀眾又表揚你了。一瞬間我覺得大家都在誇我,都說我可以,於是我真的越來越好了。

為了鼓勵我,他們把節目反饋建了兩個文件夾,一個是完整的,一個是剔除了批評我的留言的。你能想象這種鼓勵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有多重要嗎,我的自信心一下子回來了,我做的節目真的一期比一期好。一年後他們才把真相告訴我,而我當時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承受力,我一把抱過他們淚如雨下。他們真是太好了,感謝他們,如果他們當時沒有那麼做,我真不知道自己那種心理暗示的方法還能支撐多久,是他們,給我補充了強大的正能量。

所以,一個人首先內心的力量要強大,才有不斷的動力支撐自己向夢想前進,心無旁騖,堅持向前;第二要感謝曾經給你幫助的人,他們給的溫暖不僅為你補充力量,還會保存在心底,每每回想仍溫暖非常。

如果說《心跳五連環》讓我接受了電視台、節目組以及時間的淬火,而《身邊》讓我接受了來自觀眾的淬火,這種兜頭澆下的急劇冷凝讓我的身心都受到洗禮,讓我明白人生的成功不在於狂熱的宣泄,而在於冷靜的凝結。對於觀眾,我一直心存尊敬和感恩,我的節目就是做給你們看的,你們喜歡是我最大的幸福,你們批評也是緣於對節目的關注和期待,我會一直努力的。

為觀眾做更好的節目,隨時迎接生命中第三次淬火,這就是我現在的夢想。

感性是女人的天性

很多人都說女人是感性的,因此女人溫柔,和善,容易動情。在我的生命中,從不缺乏感動,一路上遇到太多讓我動容的事情,或幸福,或悲傷。而感動是來自內心的一種最原始的情緒,可能因為一件事、一個人而觸動。其實,所有女人都有簡單柔軟的一麵,可能因為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簡單的話語而感動得一塌糊塗,女人就是這麼簡單,因為感性,所以幸福。

感性的人往往都是善良的,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就會多一分溫暖,即便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麵對陌生的人,一個微笑、一個善意的眼神也能給身邊的人送去滿滿的暖意。

有一次,我們攝製組在石景山錄像,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在一旁看著我們,當我們錄完節目坐在旁邊的草地上吃盒飯的時候,那位老大爺走過來,非常感慨地說:“你們這麼辛苦就吃盒飯啊?”當時我們很不以為然,因為這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並沒有什麼奇怪的,於是對大爺說:“大爺,我們都習慣了,不覺得辛苦。”那大爺摸一摸我們的盒飯,很動情地說:“飯都涼了啊。我以為你們拍電視的都吃的好穿的好,工作輕鬆賺的也多,沒想到你們為了幫我們老百姓錄節目這麼辛苦。”老大爺說完就走了。

大概過了二十幾分鍾,老大爺又來了,隻是這次不同的是,他的手裏端著一鍋紅燒肉。老大爺把紅燒肉端到我們的麵前說:“這肉是我和老伴上午就燉了的,是為兒子晚上回來吃飯準備的,看到你們這麼辛苦,就端下來給你們補補吧。”老大爺眼中流露的真誠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於是我們不再推辭,當著大爺的麵把肉吃了個精光。因為我們隻有這樣,才對得起大爺對我們的關懷。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大爺的家住在16層,他的老伴因為腿腳不方便不能下來,一上午就趴在窗戶上看我們錄像。

還有一件讓我非常感動的事,也是外景錄像,當時正好是夏天,錄完的時候我熱得都快要中暑了,感覺一陣陣的惡心和胸悶,我的同事給我吃了幾顆降暑藥。在我們休息的時候,一位衣著樸素的老大爺了走過來,手上還提著一大袋冰棍,他對我們說:“孩子們,我看你們太辛苦了,天氣這麼熱還要錄節目,你們都是在為我們老百姓做事,我也不能為你們做什麼,隻能買幾根冰棍給你們消消暑。”還沒等我們說一聲謝謝,大爺轉身就走了。我們打開袋子一看,是三十幾根大紅果,當時的大紅果一塊五一根,這三十幾根就要五十多元,但是從大爺的背影看,盡管他的衣服很幹淨,但非常樸素,可見他的生活很節儉,而他卻舍得花五十多塊錢給我們買冰棍。我的心裏立刻升起了一股暖流。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一件對別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的事,卻足夠打動我的內心,這是觀眾對我們愛的表達,也是觀眾給予我們的肯定。

每次錄完節目,隻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和觀眾們拍照留念,當我看到他們欣賞的眼神和關切的笑容,我就渾身充滿了力量,觀眾對我的認可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也讓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是值得的。在我看來,觀眾想和我合影就是喜歡我,認可我,我打從心裏感激他們,這就是我小小的幸福。別人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我,我就要還別人雙倍的真誠。

感性賦予女人一顆水晶般純淨的心,這份純淨讓我們容納更多豐富,綻放更多美麗。對生活的感動,構成我們生命中幸福的點點滴滴。被別人需要是幸福的,我作為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不論出名與否,隻要有人在看著我,隻要我的聲音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和力量,那麼,我就是幸福的。有人曾經說過,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感動,沒有感動就有真正的美德,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其實也有很多感動,隻看你是否用心體會過。

唯一能做的,隻是一生感恩

難得的休息日,我宅在家裏哪兒也不想去,半躺在沙發上,看一本一直想看卻沒時間看的書。媽媽沒有下樓遛彎,又擦了一遍本來就很幹淨的桌子和地板,隻為了陪我待一會兒。我特別貪戀這種感覺。隨著媽媽的動作,我的目光掃到了書架上,那裏麵整齊碼放著我做的每一期節目CD,都是媽媽守在電視機前錄製的,如今已經滿滿一架子。看著它們,我忽然有些感慨,時間過得真快啊,到北京電視台已經七個年頭了。隨手抽出一張,盤麵上寫著:《身邊》,2007年12月8日。看著這個日期,我記憶的閘門忽地打開了,仿佛回到了那段剛結緣《身邊》的日子,在北京電視台的一幕幕,和領導、同事的朝夕相處,一切都曆曆在目。回顧過去,我的心中始終鐫刻著兩個字:感恩。

北京電視台對於我而言,就像母親一樣,她不僅接納了我,還為我創造了那麼多機會,並包容我犯錯。我雖然沒有在主持上有過大的失誤,但是小的細節上我是不成熟的,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北京電視台卻信任我,給我曆練的機會。可以說,沒有北京電視台,就沒有我的今天。

北京電視台雖然平台很高,但是領導和同事都特別真誠友好,從他們接納並無私幫助當時我這個不懂事的大學生就可看出。我特別想感謝我的幾位領導,提起他們我就會特別特別感動,他們對於年輕人的關懷和不求回報的真誠幫助讓我特別溫暖。我想,之所以我走得比較順暢,是有太多人在背後無私地幫助我。

我一直感恩於北京電視台的創新和包容精神,我剛進台裏時,還是個在校大學生,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見過,什麼都沒經曆過,北京電視台竟然敢把我放在平台非常高的《身邊》、《時尚裝苑》等欄目中曆練,讓我盡快吸收做電視做媒體的實踐知識。對我最大程度信任的同時,各位領導其實承擔了比我更大的壓力。

24歲那年,我主持了北京電視台的春晚,那也是我第一次主持大型晚會。當台裏領導告訴我這個決定時,我無法抑製地熱淚盈眶,因為我知道,這對於一個以當一名優秀主持人為畢生夢想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機會;而對於永遠將節目質量和觀眾需求放在第一位的北京電視台來說,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魄力!那一刻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拚了命也要做好,不能辜負北京電視台對我的期望。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奮戰,我終於帶著準備充分後的自信站在了春晚璀璨絢麗的舞台上。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我的內心激動而暢快,我又向我的夢想以及合格的電視人邁進了一步。如今,我已連續五年主持北京電視台的春晚,我深深感謝這個舞台,讓我更加成熟自信。在北京電視台工作,我會永遠心懷謙恭和感恩,這種情懷必將持續一輩子。

我也非常感謝我的平台北京衛視,她對我的發展和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為我提供了鍛煉和施展的平台,給予我一次又一次曆練的機會。還記得北京衛視去年舉辦《文化北京年度盛典》時的情景,那次盛典非常隆重,邀請到了中國最頂尖的明星、藝術家、演藝家,我們耳熟能詳的那英、楊坤、李雲迪、濮存昕、汪峰、韓紅等明星悉數到場。就是那場持續三個半小時的跨年盛會,北京衛視的領導對我寄予了極大的信任和希望,隻安排了我一個主持人,這不僅是我主持生涯中第一次承擔如此重任,這種安排也是北京台曆史上很少出現的。難以想象領導做這個決定時冒了多大風險,因為不管我的同事日夜奮戰準備得多充分,請到多麼重量級的嘉賓,如果我失敗了,那麼這場盛典就很難呈現完美的效果。

為了能讓我在舞台上有最好的狀態,領導親自為我修改台本,那次的台本很厚,共四十多頁,領導和一些同事每天晚上加班到淩晨兩三點,就為了一個字一個字地幫我修改台本。那天的晚會特別成功,在領導和同事的無私幫助以及我們一個多月的充分準備下,我的狀態也特別好。晚會結束後,我剛走下舞台就被一個人緊緊抱住,並用激動得顫抖的聲音說:“寶貝,我就知道你是最棒的!”抬頭一看,正是為了這場盛典忙得雙眼通紅的我的領導,我也緊緊地回抱她。真的很感謝你,感謝所有的同事,你們給了我很多正向能量,讓我更自信更成熟。

北京衛視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團隊,每個人都爭分奪秒地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節目中。經常到淩晨兩三點時,北京電視台大樓30層的燈還在亮著,那是我和我的同事們為了做出觀眾更喜歡的節目而全力奮戰著。一年365天,每天工作到深夜已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

對於北京台和北京衛視每一個可愛的人,我除了感恩還是感恩。因為你們,我感受到夢想實現的幸福激動;因為你們,我的人生更豐富美麗;因為你們,我的內心更堅定淡然。你們已經在我的生命中烙上永久的印記,我以後的精彩也將由你們見證。夢想不是掛在嘴邊的,也不能永遠深埋心底,而是要努力實現!

在我心中,夢想就像一顆種子,播撒下它之後,毅力、堅持、信念和執著就是這顆種子成長的土壤,當有一天,這顆種子破土而出的時候,就是夢想實現的時刻。

追求夢想的路上必然充滿磨折,但隻要沒有明確被拒絕,就意味著還有希望。

那麼再堅持一下,心無旁騖,堅持向前,就能吸引正能量。

和夢想一起成長

曾經看過一句話特別喜歡:我想養一朵夢想,紮根在肥沃的心情土壤裏,每一縷記憶都變成它的陽光雨露;我靜靜站在這裏,等待它和我一起成長,發出五彩的光芒……

雖然欣賞這種頗為文藝的生活態度,但我的夢想還沒那麼華麗,在我心中,夢想就像一顆種子,播撒下它之後,毅力、堅持、信念和執著就是這顆種子成長的土壤,當有一天,這顆種子破土而出的時候,就是夢想實現的時刻。現在我的夢想還隻是一顆小苗苗,還沒開出美麗的花朵,但我已感受到夢想成長的快樂和欣喜,我會用我的一生去澆灌它,守護它,期待它枝繁葉茂。

一直以來,我唯一的夢想就是當主持人。它就像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萌動了,和我一起成長。

我出生在一個幹淨而美麗的城市——大連,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對語言有一種天生的熱愛,我喜歡講述,喜歡別人對我講述。也許我的口齒不是那麼清晰,也許我無法理解很多深刻的道理,但隻要我聽到和看到任何和文字有關的東西,就像著了魔一樣地愛。漸漸地,到了三四歲的年齡,我突然有一天發現,有人能在電視上向別人講述很多事,講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大事小情,講述我所不知道的正發生在其他地方的事,這讓我覺得很神奇。在那一刻,我心裏突然升騰起一種渴望,一種當時還不知道叫做夢想的渴望。從那時起,我開始對這個職業著迷,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電視中的人,也能在電視裏傳遞思想。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夢也跟著長大。對於舞台,對於能夠站在台上哪怕是講台上講話,我都有一種憧憬和向往,因為我喜歡述說。每逢班裏或學校開大小會的時候,我都會很期待,並暗暗努力,爭取作為學生代表上台發言。

記得小學一年級時,班裏舉辦一次演講比賽,老師要求同學們積極參加。當時我的內心激動而忐忑,激動的是,演講台上寫滿了我的渴望,我渴望能夠站上去用還很稚嫩的語言表達我的情感;忐忑的則是,對於隻有一年級的我,甚至不知道演講該講些什麼。後來,還要感謝我的父親,是他幫助了我,他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一字一句地幫我寫出了我人生的第一份演講稿。至今想來,依然記憶深刻,那是一首還算對仗的長詩。我非常認真地背了一遍又一遍,隻要有哪怕一丁點的時間,我就會拿出來認真地看了又看。由於翻看的次數太多了,到最後整張演講稿變得皺皺巴巴。

演講比賽很快就到了,同學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一個一個走上演講台,流利地念著他們的稿件。輪到我時,我的內心猶豫了一下,我要不要帶演講稿上去呢?其實每一個字都已經爛熟於心。最後,我把稿件放在課桌上,自信從容地走上演講台,信心滿滿地大聲背誦父親給我寫的那首長詩。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前幾句:“去年的九月,我拉著媽媽的手走進了學校的大門。我問媽媽:學校好不好,老師怎麼樣?媽媽說:學校就像大家庭,老師就像媽媽樣……”當我從台上下來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激動地抱著我,拍拍我的頭說:“孩子,你真棒!”從那一刻起,這種感覺就深深種進我的心裏,直到現在仍溫暖著我。

現在看來,每個人都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在還是孩子時就在心底埋下夢想的種子,和夢想一起成長,夢想會因我們的澆灌而發芽,我們也會因心懷夢想而更美麗精彩。這般美麗的種子伴隨著我們一起經曆歲月磨練、感受成功路上的小喜悅,我們都會擁有自己的美麗。

年少的我,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一心想當主持人,一心想實現我登上舞台傳播聲音的夢想。回憶起來,離夢想更近一步,要從我萌生去北京的想法開始。就像韓寒戲稱自己年少時前往北京的理由是“據說搞文化的人都要去北京”一樣,我從小也對北京有一種近乎膜拜的向往。畢竟唱了十幾年“我愛北京**,**上太陽升”,北京在我心中是最神聖最偉大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喜歡的主持人都在北京,我喜愛的節目,比如《正大綜藝》《綜藝大觀》等等,也都在北京。在一個孩子心中,好像隻有北京才是能實現夢想的地方,隻有中國傳媒大學才是通向主持人的通道……

說到中國傳媒大學,我想提一下我的高考。人生總是麵臨無數選擇,很可能因為一個選擇而改變以後的人生軌道,雖然每一種軌道都無所謂好壞,隻是不同的生活罷了,但會離自己的心更近或更遠。高考是我麵臨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大的抉擇。我當時在大連的一個省重點級理科實驗班,在老師和家長心裏,我們理所當然應該報考好的理工大學,比如大連理工大學,而我的心卻一直向著中國傳媒大學。很多人都勸我,他們總覺得從理工大學畢業之後手裏是有真才實學的,如果學了播音主持,萬一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又沒有其他一技之長,那該怎麼辦?但是內心對夢想的渴望,讓我的心變得是那樣的堅決。父母雖然擔心,但還是尊重我的意見,帶我參加了中國傳媒大學的麵試。麵試順利通過了,回家準備筆試。現在想來,父母那段時間應該經受了很大的內心煎熬,既不想打擊我對夢想的熱情,又擔心我的未來不太好走。直到筆試前幾天,他們終於下定決心似的,和我進行了長談。

他們說,第一,我們家沒有任何廣電係統的背景,我們也沒有錢,不可能像很多家庭那樣,用家裏豐厚的資產為我未來的發展鋪路,我們沒有那樣的能力。第二,一旦考到了北京,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係,就意味著以後的路隻能我一個人走,無論平庸也好,吃苦也罷,不管經曆什麼樣的風浪,都要我一個人麵對。而如果我選擇一個理工科的專業,比如大連理工大學,起碼是在大連,守在家門口,一直在他們的嗬護下,以後畢業了,他們可以在大連幫我找一份比較體麵的工作,當一個公司的白領,有著穩定的收入,而不像在北京,那是一種漂泊感。

被他們的語重心長感染,我也再次慎重考慮該怎麼選擇。我當時躲在家裏想了好幾天,晚上連覺都睡不著。在父母的傳統觀念中,女孩子應該過安穩的生活,他們給我的人生規劃是:考一個大學,當一個白領,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嫁一個好男人,幸福過一生。但我當時思考的是: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做主持人一直是我唯一的夢想,我怕一旦做出不考中國傳媒大學的決定,我會後悔終生,所以那幾天我根本不敢看電視,不敢看任何有主持人的節目。我怕那個充滿誘惑力的職業會左右我最終的選擇,同時我的心中也很恐懼,因為我知道,父母說的是他們幾十年來的人生經驗和道理,萬一以後學無所成,在北京找不著工作,那我未來人生的路上必定布滿荊棘,但即便學了播音主持,或許仍會離我的夢想遙不可及,究竟該如何選擇,我怕沒有勇氣麵對。

現在回想起來,仍能清晰感受當時的焦灼和痛苦,不過“閉關”深思幾天之後我還是選擇了遵從內心。人生應該給自己實現夢想的機會,隻要我嚐試了,付出了,就算失敗了,但我為了青春時的夢想努力過了,我的人生也圓滿了。如果我連一次機會都不給自己,在老了以後回顧自己人生時,我該有多懊悔。所以當時一咬牙一跺腳,還是報考了中國傳媒大學。現在想來,我多慶幸當時堅持了夢想,要不然我如今怎能在北京電視台主持我熱愛的節目呢?

我很感謝小時候的自己,她比如今的我更果敢而執著,她義無反顧地愛上一種叫做主持人的職業,擁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有一個心中希望去朝拜的聖地,小小的心中爆發出的動力和激情讓我至今受益。如今的我雖然少了兒時的青澀和衝勁,但心中的動力和激情依然不變,甚至更加充沛和淡然,對主持人這個職業的熱愛也是有增無減。我一直覺得主持人是一個特別神聖的職業,又是一個能夠傳遞觀點、給別人帶來力量、讓我的生命變得豐富的職業。

擁有夢想的女人是美麗的,實現夢想的女人是精彩的。在很早以前,我就覺得話筒在我的心中有一種魔力,它是連接我人生和夢想的一條彩帶。在北京工作的這幾年,那些曾經在我人生路上被我視作榜樣的人一一出現在了我的麵前,他們讓我對於未來更加充滿了動力。當我站在北京電視台的大樓上,感受著夢寐以求的首都的氣息,我總是無比感激命運讓我擁有的一切。

有了夢想,就要不斷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隻要你願意,其實夢想並不那麼遙遠。隻不過,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磨難,在這個旅途中,會有失敗,會有沮喪,會有數不盡的疲勞和挫折。一個脆弱的靈魂是無法肩負起夢想的重擔的,隻有當我們懂得了奮鬥,懂得了拚搏,懂得了不管摔倒多少次都要站起來繼續向前的時候,夢想才會漸漸露出它的小芽。我一直都相信,用自己的人生去灌溉夢想,就一定可以看到生命最溫暖、最美麗的風景。

每一個女人都是夢想家,每一個能夠實現夢想的人都擁有無比堅定的靈魂。我從來不會說自己多麼成功,但我一直承認自己是個特別“相信”的人,我相信執著,相信希望,相信努力,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很幸運,如今的我已經站在這片夢想的土地上——北京,我和我的夢想都在這座美麗的城市靜靜成長。

學會吸取生命中的正能量

我擁有一個幸福平靜的家庭,爸爸為人質樸,比較善談,屬於考慮周到、心腸熱的人,所以人緣極好;媽媽漂亮而低調,很能幹,煮的一手好飯菜,總是將家裏收拾得整整齊齊,一塵不染。陪伴了全家人十幾年的老沙發,上麵鋪的紗巾一直都是潔白的、端正的。就是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讓我心中充滿陽光,在我的心裏埋下了幸福的種子,自信卻不會過於高調。真誠、低調、執著,是家庭賦予我最寶貴的禮物,簡簡單單,不張揚,不氣餒,是我成長過程中學到的最重要的品質。

爸爸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慈祥,誠懇,正直,還有著不一樣的智慧。我非常慶幸近三十年來,爸爸教會了我三樣非常寶貴的東西。第一,他告訴我,一個人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人生與價值,那麼他這一生會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或者雖然忙碌,卻總覺得都不是自己想做的。第二,爸爸告訴我要多讀書,要從書中汲取養分。“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是著名的史學家與文學家歐陽修的一句話。知識是無限的,書的世界如宇宙般浩瀚。活到老學到老,隻有不停地讀書,才能使自己的知識更豐富、見識更寬廣。第三,爸爸讓我時刻記住一句話:人活著就是要堅持。這句話讓我一生受益,每每有不愉快的事或過不去的坎兒,我都會用這句話鼓勵自己,這句看似平常的話,如今已刻在了我心底。正如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過的,“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堅持並不是難熬的事,如今已成了我的習慣,我願意堅持夢想,我願意為了夢想堅持自己,這是我的堅持,我的信仰。

和爸爸良師益友的角色相比,媽媽是我溫暖的依賴。我們可能並沒有很直接的“親情告白”,也沒有形如姐妹的親昵,但隻要媽媽在身邊,哪怕隻是在旁邊織毛衣或看電視,我就會感覺很溫暖很踏實。在媽媽心裏,我是她一生的牽掛,不管多大了,走到哪兒,始終是她的小女兒。雖然我很少用語言來表達對母親的感謝,但我的內心懷著深深的感恩,媽媽為了我放棄大連的一切,來到北京照顧我的生活。在大連,那裏有她的工作,她的朋友,她的一切生活圈子,但是為了她唯一的女兒,她割舍了那裏的一切,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在這裏她什麼都沒有,她隻有我。她之所以這麼選擇,一切都是因為愛。母親對我的愛,如涓涓的細流一般,溫潤而綿長。正是這種愛,讓我有了堅持的勇氣和力量,鑄造了我人生的基礎和起飛的平台,讓我在這份濃濃的溫暖下不斷成長。

我的媽媽是學檔案管理的,她將我所有的節目都刻盤後編碼管理,因此我每一期節目,隻要需要,立即就能找到。也正是因為這樣,我的母親常年不敢出門,就怕錯過了我的節目。每對父母都會有疼愛孩子的方式,我的父母恰恰帶給了我人生最正麵、最陽光的引導。有了父母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我,麵對困難,我才能夠如此堅持,並保持一份永遠樂觀的心態。這就是我的家人,我靈魂的寄托,我生命的全部力量。

我的父母還很開明,從不逼著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在我選擇的事情上,他們總是給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我從小便懷揣著一個長大後做主持人的美麗夢想,每當看到播音員、氣象預報員、記者、主持人等所有拿著話筒說話的人,我都會激動又向往。每當聽到他們的聲音,我的心裏就像流過一泓清泉,它在流淌的過程中滋潤了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