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孩子的夢想是不著邊際的,長大之後能實現的少之又少,甚至能記住就不錯了。而且孩子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一樣的夢想,很多人回憶起兒時的夢想都會忍不住笑。我卻不太一樣,說好聽點是執著,說難聽點就是單一。不管是兒時的我,還是青年時期的我,主持人這顆夢想的種子從未停止生長過,我體會了它在我心裏的每一個壯大階段,我在看著它發芽,茁壯,然後開花。
人一旦有了理想,就會變得積極而有動力,開始尋求每一個可以進步的時機。磨煉是實現夢想的必然條件,而在磨煉中,我們漸漸懂得什麼是自己能做的,什麼是自己不能做的。年少的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非常珍惜每一個可以主持的機會。高一的時候,學校舉辦新年晚會,校領導決定在全校競選一名主持人。盡管因為我的成績很好,老師希望我不要分心在這件事情上,可是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向往,我毅然決然地報了名,並順利贏得僅有的一個名額。晚會開始時,站在主持台上,看著台下同學們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那一刻我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這就是我想要的,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快樂。那一刻,我明白自己將用一生的時間為了這樣一個夢想不斷地奮鬥下去。
接下來的日子,我連續三年主持了學校的新年晚會。當我手握著話筒麵對台下熱情的麵孔時,我感覺到的不是壓力,而是動力,我告訴自己,我帶著很多人的期待,有很多人相信我,有很多真誠的朋友在注視著我。我知道,夢就在前麵,要加油!
除了感謝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支持,我還要感恩那些在我人生路上給予過我指點的人們。在高中期間,我有幸與大連電視台的三名主持人同台主持我的母校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五十周年校慶活動。當我們的校慶活動結束後,大連電視台的資深主持人李欣,拍著我的肩膀鼓勵我說:“孩子,你不錯,你的嗓音條件挺好的,將來肯定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我當時特別激動地問他:“我真的可以嗎?真的嗎?”後來我拿出一直舍不得用的特別漂亮的筆記本,請他給我簽名。李欣老師特別爽快地在我的本子上簽了名,並寫下了至今溫暖我的話:祝我未來的同行,越來越好——李欣。就是這句簡單的話,讓我明白我的夢想並非遙不可及,隻要我足夠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它。
那個本子我一直珍藏著,直到現在仍是我特別寶貴的一段回憶。後來報考的時候,我堅定地對父母說,“既然李欣都說我行,那麼我就一定行。”就是這樣,前輩的鼓勵讓我更有力量,在選擇的時候成功地抓住了機會。也讓我懂得,隻要執著於夢想,並為之不懈努力,那麼成功一定不會太遠。
很幸運,我一路走來總是遇見特別多好人,總是有很多雙手扶持我,給我正麵能量,讓我在麵對困難和磨折時仍能挺直脊背,抬起頭,綻放微笑。是啊,我願意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我願意忘記所有不快銘記所有美好,我願意抬頭仰望陽光,我願意向所有人微笑。
是淬火,更是涅槃
接到中國傳媒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我激動得無以複加,那種離夢想又近一步的興奮,足以讓一個年輕女孩睡覺都能笑醒。因此,那個暑假顯得特別漫長。
大學生涯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蛻變,既然稱之為蛻變,過程肯定是痛苦的,但是我更感恩蛻變之後迎來一個全新的我。也正是這份當時咬牙堅持的“痛苦”,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回憶曾經那個倔強的自己,我現在已能會心一笑。
九年前,我頂著專業課全國第一的光環走入中國傳媒大學的校門,一眼望去,整個校園雖然不太大,但是環境優美、設備齊全,來來往往的都是年輕漂亮、朝氣蓬勃的同學,想到自己接下來四年就要在這裏度過,我的內心興奮、雀躍又自豪。不過,這種興奮感沒能持續多久,甚至接二連三的打擊讓當時的我有些猝不及防。
在進大學之前,我自以為還算優秀,自我感覺聲音條件還算不錯,但是我的班級裏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專業課學生,看到他們的形象、聽到他們字正腔圓的自我介紹後,我原本的小自信不禁有些受挫。緊接著,大量專業課的訓練,突然間讓那個自我感覺普通話良好的自己發現,原來我很多發音都是錯的,我原本認為正確的讀音也都是錯的。重塑語言麵貌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重塑就意味著推翻過去,改變以前說話的習慣,改變原有的家鄉口音,改變原有的發聲方式。老師將我們分成小組進行鍛煉和測試,並點評哪位同學的語言麵貌好,哪位同學的發音方式不對,很沮喪的是,我幾乎永遠名列後幾名。這不僅讓我對語言、聲音的概念產生了偏差,也是對我自信心的極大打擊。
還記得那段時間,我變得不敢說話了。每次向老師彙報作業、朗誦播音稿件時,我都極其緊張和煎熬。稿件在心中反複誦讀無數次,依舊害怕從口中發出的音節是錯誤的。在班裏我也變成了最不愛說話的一個,生怕發錯了某個字音,說錯了某個句子,會讓自己小心嗬護的自信心受挫。
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要找到老師說的“氣托聲”的發音方式是很難的,老師一遍一遍地演示,需要我們一遍一遍地體會,但是我始終體會不到,有時好不容易找到一點感覺了,回到宿舍練習時又忘記了。因為肌肉是有記憶的,而當時我的口腔肌肉還沒形成記憶。
人在沮喪的時候總會懷疑自己,我也不例外,那段時間我漸漸懷疑自己的選擇。有時候躺在床上不由得就會想:我下了那麼大的決心,頂著那麼大的壓力來了,結果很多方麵都做得不好,和主持人的標準差了這麼大的距離,我該怎麼辦?但是即使情緒再低落,心裏再難過,我也不願放棄,我會握緊拳頭告訴自己,堅持一下,慢慢就會好起來的,誰都有這個過程。就這樣,我的自信心一次次被摧毀,又一次次重建。
我暗暗跟自己較勁,每天早早起床對著牆練聲,和牆說話,甚至和牆成了好朋友。除了和牆說話,我還利用所有的空閑時間偷偷練習,走路時練,吃飯時練,晚上躺在床上也要練……幾乎到了著魔的程度。就這樣,半年後,我逐漸找到了發聲位置,口腔肌肉形成記憶,調整了語言麵貌,自信心也慢慢回來了。
其實,人生就是在這樣,在鍛煉中不斷成長,可能受到的挫折、壓力、挫敗越強,就會讓我們成長得越快。我永遠感謝大學時那段刻骨銘心的“痛苦”回憶,它讓我向前跨了一大步,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它也是我實現夢想的助推器,是我不斷積累、豐富、曆練自己的重要階段,我永遠感謝那份成長。
當然,成長的路上機遇和曆練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同樣感謝人生路上一次一次起到關鍵作用的機遇。
大學二年級,我的人生悄然發生轉變。那是剛開學不久,我的一位同班同學在學校的報刊欄上看見一個招聘啟事,是北京電視台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特意打造的大型益智類節目《心跳五連環》招聘主持人,需要一男一女兩個人。他趕緊把信息抄下來,然後約我一起去。那時,從中國傳媒大學到北京電視台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車,往返要四個多小時,對於初到北京的我,簡直是遙不可及的距離。我至今記得第一次來到北京電視台的感覺,當我和同學到北京電視台的老台址樓下,抬頭仰望心儀已久的北京電視台,我內心那份激動和向往無法抑製,這就是我一直以來心心念念的夢想,要是真的能走進這座大樓,成為其中的一員,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我在心裏一遍一遍給自己打氣,終於鼓足勇氣走進了北京電視台的大門。
然而走進麵試的房間,我們倆一下子懵了,屋裏坐滿了前來麵試的人,少說也有三四十個,而且其中很多人已經在電視上主持節目了,我們初來乍到,免不了忐忑起來。第一次麵試之後,我的同學就有些灰心了,覺得跟這些有經驗的人來比,我們隻是一張白紙,可能沒有任何入選的希望了。而且人一多,就容易有各種傳聞,有人說黑龍江的一哥要來,有人說浙江台的誰誰要來,還有人說湖北台的誰誰要來,甚至相傳北京台的一些著名主持人也要來嚐試這個節目……事後證明這一切都是真的。當時我們年齡都比較小,從來沒有經曆過這種選擇,聽到這些傳聞之後一下子就懵了。和他們比起來,我們什麼都沒有,人家得過各種獎,主持過多檔節目,履曆能寫成厚厚一遝,而我們簡單得就如同一張白紙。
接到第二次麵試通知時,我的同學和我商量,說我們別去了吧,肯定沒戲了。說心裏話,我的內心也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勸他再去幾次。去了三四次之後,我的同學還是選擇了放棄,我當時雖然難過,但依舊是理解他的。。
由於我同學的退出,我後麵的路程變得特別孤獨,每次來回四個小時,往返於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電視台。來來回回很多次之後,我心裏也開始動搖了。但是沒有接到明確的拒絕,我就告訴自己還有希望,還應該再試一試。這種自我激勵支撐著我繼續堅持,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爭取,在最終結果沒出來之前,我就還有機會。
直到麵試第八次之後,我在回學校的地鐵裏,腦子裏一直回響著今天聽到節目已經指定某位主持人的傳聞,想想自己辛辛苦苦往返了八次,整整半學期連吃飯睡覺都在想著這件事,花了那麼多精力和時間,現在卻沒希望了,我該怎麼辦,以後還會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突然覺得人生特別茫然,不知道還要不要堅持。連日來的勞累和委屈一股腦地湧上心頭,我在眾目睽睽之下淚流滿麵。
迷迷糊糊回到學校後,我一連好幾天都心情特別差,直到接到電視台的電話,讓我去帶妝麵試。於是我平複了一下心情,強打起精神又去了。我一直告訴自己,隻要沒有人拒絕你,你就還有機會,再堅持一下。這麼多年,我一直采用心裏暗示的方法鼓勵自己。當遇到困難,當覺得某件事情沒有希望時,我就告訴自己,隻要沒有人和你說“不”,就意味著還有希望,還有機會。
一直麵試了十幾次,我才迎來了一次試鏡的機會,這也讓我真正看到了希望。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製片人給了我一杯白水,我以為他怕我口渴,所以趕緊喝了一口。後來他告訴我說,這水不是給我喝的,而是要我現場即興以水為題做一段闡述。
我看著手中的水,從這杯幹淨透明的水傳到我手心清涼的感覺,我想到了一個詞:真水無香。我說:我手裏的這杯水,無色無味,但它是最純潔的、最本真的,也是自然的最初形式。水是一切生命的來源,水是不可缺的,而作為一個人,最簡單、最本真的一麵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作為一名主持人,沒有必要去追求大紅大紫和絢麗的舞台,而是要像手中這杯水一樣,平和淡然。這杯水就是我以後麵對生活榮辱時心態的寫照,不是冷冷地拒絕喧囂,更不是放逐於熱鬧激情中,而是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保持一份清醒的頭腦和寵辱不驚的心態。不管是喧鬧,還是冷寂,都能體味生命的本真,同時也傳遞給別人溫暖。
可能因為我這段真水無香的描述給製片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終於成功入選了《心跳五連環》欄目的主持人。後來聽說除了我之外還有兩百多個主持人接受麵試,而最後定下來的隻有我一個。或許我是幸運的,但是我更加相信,是我的執著和真實打動了評審。
絢爛的東西往往是虛幻的,感官帶來的快樂一般也是短暫的,都不能給人深層的心靈慰藉,而“真水無香”的含義正是如此。我們無須讓自己變得多麼絢爛,隻要保持自己最本真的一麵,以心來溫暖別人,這才是真正的“水”之永恒。
《心跳五連環》確定我做主持人之後,節目製作過程也是一波三折,錄製了好幾個樣片始終通不過,從確定我當主持人到真正開播,經過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中間好多人都選擇了退出。的確,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在這一年當中,各種各樣的策劃會、無數次的樣片錄製過程填滿了我們的生活。每次錄樣片我們都燃起希望,被斃掉之後希望又破滅,像坐過山車一樣。當時台裏一個老師開玩笑說:“你們這個節目名字起得不好,叫心跳五連環,玩的就是心跳嘛。”
直到2007年2月19號,這是一個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日子,《心跳五連環》終於正式播出了。從節目組成立到播出,整整一年四個月,創下了北京電視台籌劃時間最長的記錄。不過,它真正讓我經曆了從內心選擇到進組、播出每個環節,整個過程都體驗了,期間的艱難也曆曆在目。雖然期待開播期待了很久,但開播的那一天,我的心裏突然變得淡然了,那種感覺是一種曆練之後的暢快。我感恩於這個打磨過程,這種等待、煎熬、打磨,讓我的心成熟了。人隻有經曆事情才能成長,就好像煉鋼,想成為好鋼,必須經曆千錘百煉,經曆淬火的過程。《心跳五連環》就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淬火。
《心跳五連環》開播後不久,我又交了一樁好運——稀裏糊塗地被選為《身邊》欄目的主持人。《身邊》是當時收視率很高的一檔民生節目,涉及我們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很受老百姓關注。我當時是逐步接手這檔節目的,從開始時一周做一期,後來一周做兩期,慢慢地越做越多。我雖然是新人,年齡小,經驗少,但我特別想把節目做好。不過那時的自己真的太嫩了,記得做第一期節目時,我特別緊張,手心裏都是汗,整個節目我一眼都沒有看鏡頭。節目播出後,我戰戰兢兢地看了一遍,對自己的表現不太滿意。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那麼多人通過熱線電話和節目留言等各種方式指責我,倒不是怕觀眾批評我,隻是當時我那顆年輕的心完全沒有做好準備。而且為了這期節目,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準備了三四天的時間,每天想的都是節目內容,我是多麼期待哪怕有一個人說上一句:“哎,還不錯哦。”那對我也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啊。但是沒有一個觀眾認可我,而且指責的方式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說得好聽的有“哪兒找這麼個丫頭片子,什麼都不懂,瞎說八道”,難聽的更多了,比如“她也配當主持人?”等等。
我看到那些留言時,腦子裏一片空白,感覺天一下就黑了,我的手指和腳趾瞬間麻木了。我不知道怎麼從台裏回到宿舍的,我不會哭了,不會笑了,像個木偶一樣麵無表情,身體僵硬。渾渾噩噩地回到學校後,我整個人還是傻的,但又不敢告訴同學。記得當時特別想找個地方大哭一場,但抬頭一看,哪裏都是人,真的是哭都沒地兒哭去。我隻能爬上我的上鋪,拉上簾子,捂著嘴巴哭,也不敢哭出聲,因為怕同學聽見,挺丟人的。就這樣哭了好長好長時間,覺得很委屈,很茫然,不知道還要不要做下去了。
所以後來一段時間我很怕上節目,害怕做完之後又被人罵,每次錄節目跟上刑似的。即便這樣,我還是告訴自己:我可以的,再堅持堅持,我一定能做好的!我是個報喜不報憂的人,我不會跟爸媽說這些事,每次他們問我節目做得怎麼樣,我都會說:他們說我做得挺好的。我媽就說,我也覺得你做得挺好的!
我一直是個隻會用笨方法的人,在艱難的處境中,我沒有好的方法轉移注意力,也沒有別的排解方式,我隻是咬牙堅持,每當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再熬一熬就過去了,很快就過去了。對於這種自我暗示,我無師自通。那時候每天早上醒來,我躺在床上跟自己說:我可以的,我可以做得很好,再堅持堅持。在做出自我暗示後,我就真的相信自己可以了。這就是正麵能量的神奇吧。
漸漸地,節目的留言中沒有批評我的了,隻有評論節目和選題的,我心中不由得竊喜,覺得大家接受我了。《身邊》的導演和同事都特別善良,導演經常拍著我的肩膀說:“最近進步好大,今天的節目做得真不錯。”同事也經常說:“今天領導又表演你了!。”直到一年之後的一次聚會我才知道,他們當時隱約感覺到我心情有些低落,怕打擊我,就把所有批評我的留言屏蔽了,隻把好的留給我。如果有一條評論是誇我的,會被他們無限放大,見麵就告訴我,這個觀眾表揚你了,那個觀眾又表揚你了。一瞬間我覺得大家都在誇我,都說我可以,於是我真的越來越好了。
為了鼓勵我,他們把節目反饋建了兩個文件夾,一個是完整的,一個是剔除了批評我的留言的。你能想象這種鼓勵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有多重要嗎,我的自信心一下子回來了,我做的節目真的一期比一期好。一年後他們才把真相告訴我,而我當時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承受力,我一把抱過他們淚如雨下。他們真是太好了,感謝他們,如果他們當時沒有那麼做,我真不知道自己那種心理暗示的方法還能支撐多久,是他們,給我補充了強大的正能量。
所以,一個人首先內心的力量要強大,才有不斷的動力支撐自己向夢想前進,心無旁騖,堅持向前;第二要感謝曾經給你幫助的人,他們給的溫暖不僅為你補充力量,還會保存在心底,每每回想仍溫暖非常。
如果說《心跳五連環》讓我接受了電視台、節目組以及時間的淬火,而《身邊》讓我接受了來自觀眾的淬火,這種兜頭澆下的急劇冷凝讓我的身心都受到洗禮,讓我明白人生的成功不在於狂熱的宣泄,而在於冷靜的凝結。對於觀眾,我一直心存尊敬和感恩,我的節目就是做給你們看的,你們喜歡是我最大的幸福,你們批評也是緣於對節目的關注和期待,我會一直努力的。
為觀眾做更好的節目,隨時迎接生命中第三次淬火,這就是我現在的夢想。
感性是女人的天性
很多人都說女人是感性的,因此女人溫柔,和善,容易動情。在我的生命中,從不缺乏感動,一路上遇到太多讓我動容的事情,或幸福,或悲傷。而感動是來自內心的一種最原始的情緒,可能因為一件事、一個人而觸動。其實,所有女人都有簡單柔軟的一麵,可能因為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簡單的話語而感動得一塌糊塗,女人就是這麼簡單,因為感性,所以幸福。
感性的人往往都是善良的,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就會多一分溫暖,即便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麵對陌生的人,一個微笑、一個善意的眼神也能給身邊的人送去滿滿的暖意。
有一次,我們攝製組在石景山錄像,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在一旁看著我們,當我們錄完節目坐在旁邊的草地上吃盒飯的時候,那位老大爺走過來,非常感慨地說:“你們這麼辛苦就吃盒飯啊?”當時我們很不以為然,因為這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並沒有什麼奇怪的,於是對大爺說:“大爺,我們都習慣了,不覺得辛苦。”那大爺摸一摸我們的盒飯,很動情地說:“飯都涼了啊。我以為你們拍電視的都吃的好穿的好,工作輕鬆賺的也多,沒想到你們為了幫我們老百姓錄節目這麼辛苦。”老大爺說完就走了。
大概過了二十幾分鍾,老大爺又來了,隻是這次不同的是,他的手裏端著一鍋紅燒肉。老大爺把紅燒肉端到我們的麵前說:“這肉是我和老伴上午就燉了的,是為兒子晚上回來吃飯準備的,看到你們這麼辛苦,就端下來給你們補補吧。”老大爺眼中流露的真誠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於是我們不再推辭,當著大爺的麵把肉吃了個精光。因為我們隻有這樣,才對得起大爺對我們的關懷。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大爺的家住在16層,他的老伴因為腿腳不方便不能下來,一上午就趴在窗戶上看我們錄像。
還有一件讓我非常感動的事,也是外景錄像,當時正好是夏天,錄完的時候我熱得都快要中暑了,感覺一陣陣的惡心和胸悶,我的同事給我吃了幾顆降暑藥。在我們休息的時候,一位衣著樸素的老大爺了走過來,手上還提著一大袋冰棍,他對我們說:“孩子們,我看你們太辛苦了,天氣這麼熱還要錄節目,你們都是在為我們老百姓做事,我也不能為你們做什麼,隻能買幾根冰棍給你們消消暑。”還沒等我們說一聲謝謝,大爺轉身就走了。我們打開袋子一看,是三十幾根大紅果,當時的大紅果一塊五一根,這三十幾根就要五十多元,但是從大爺的背影看,盡管他的衣服很幹淨,但非常樸素,可見他的生活很節儉,而他卻舍得花五十多塊錢給我們買冰棍。我的心裏立刻升起了一股暖流。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一件對別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的事,卻足夠打動我的內心,這是觀眾對我們愛的表達,也是觀眾給予我們的肯定。
每次錄完節目,隻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和觀眾們拍照留念,當我看到他們欣賞的眼神和關切的笑容,我就渾身充滿了力量,觀眾對我的認可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也讓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是值得的。在我看來,觀眾想和我合影就是喜歡我,認可我,我打從心裏感激他們,這就是我小小的幸福。別人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我,我就要還別人雙倍的真誠。
感性賦予女人一顆水晶般純淨的心,這份純淨讓我們容納更多豐富,綻放更多美麗。對生活的感動,構成我們生命中幸福的點點滴滴。被別人需要是幸福的,我作為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不論出名與否,隻要有人在看著我,隻要我的聲音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和力量,那麼,我就是幸福的。有人曾經說過,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感動,沒有感動就有真正的美德,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其實也有很多感動,隻看你是否用心體會過。
唯一能做的,隻是一生感恩
難得的休息日,我宅在家裏哪兒也不想去,半躺在沙發上,看一本一直想看卻沒時間看的書。媽媽沒有下樓遛彎,又擦了一遍本來就很幹淨的桌子和地板,隻為了陪我待一會兒。我特別貪戀這種感覺。隨著媽媽的動作,我的目光掃到了書架上,那裏麵整齊碼放著我做的每一期節目CD,都是媽媽守在電視機前錄製的,如今已經滿滿一架子。看著它們,我忽然有些感慨,時間過得真快啊,到北京電視台已經七個年頭了。隨手抽出一張,盤麵上寫著:《身邊》,2007年12月8日。看著這個日期,我記憶的閘門忽地打開了,仿佛回到了那段剛結緣《身邊》的日子,在北京電視台的一幕幕,和領導、同事的朝夕相處,一切都曆曆在目。回顧過去,我的心中始終鐫刻著兩個字:感恩。
北京電視台對於我而言,就像母親一樣,她不僅接納了我,還為我創造了那麼多機會,並包容我犯錯。我雖然沒有在主持上有過大的失誤,但是小的細節上我是不成熟的,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北京電視台卻信任我,給我曆練的機會。可以說,沒有北京電視台,就沒有我的今天。
北京電視台雖然平台很高,但是領導和同事都特別真誠友好,從他們接納並無私幫助當時我這個不懂事的大學生就可看出。我特別想感謝我的幾位領導,提起他們我就會特別特別感動,他們對於年輕人的關懷和不求回報的真誠幫助讓我特別溫暖。我想,之所以我走得比較順暢,是有太多人在背後無私地幫助我。
我一直感恩於北京電視台的創新和包容精神,我剛進台裏時,還是個在校大學生,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見過,什麼都沒經曆過,北京電視台竟然敢把我放在平台非常高的《身邊》、《時尚裝苑》等欄目中曆練,讓我盡快吸收做電視做媒體的實踐知識。對我最大程度信任的同時,各位領導其實承擔了比我更大的壓力。
24歲那年,我主持了北京電視台的春晚,那也是我第一次主持大型晚會。當台裏領導告訴我這個決定時,我無法抑製地熱淚盈眶,因為我知道,這對於一個以當一名優秀主持人為畢生夢想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機會;而對於永遠將節目質量和觀眾需求放在第一位的北京電視台來說,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魄力!那一刻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拚了命也要做好,不能辜負北京電視台對我的期望。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奮戰,我終於帶著準備充分後的自信站在了春晚璀璨絢麗的舞台上。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我的內心激動而暢快,我又向我的夢想以及合格的電視人邁進了一步。如今,我已連續五年主持北京電視台的春晚,我深深感謝這個舞台,讓我更加成熟自信。在北京電視台工作,我會永遠心懷謙恭和感恩,這種情懷必將持續一輩子。
我也非常感謝我的平台北京衛視,她對我的發展和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為我提供了鍛煉和施展的平台,給予我一次又一次曆練的機會。還記得北京衛視去年舉辦《文化北京年度盛典》時的情景,那次盛典非常隆重,邀請到了中國最頂尖的明星、藝術家、演藝家,我們耳熟能詳的那英、楊坤、李雲迪、濮存昕、汪峰、韓紅等明星悉數到場。就是那場持續三個半小時的跨年盛會,北京衛視的領導對我寄予了極大的信任和希望,隻安排了我一個主持人,這不僅是我主持生涯中第一次承擔如此重任,這種安排也是北京台曆史上很少出現的。難以想象領導做這個決定時冒了多大風險,因為不管我的同事日夜奮戰準備得多充分,請到多麼重量級的嘉賓,如果我失敗了,那麼這場盛典就很難呈現完美的效果。
為了能讓我在舞台上有最好的狀態,領導親自為我修改台本,那次的台本很厚,共四十多頁,領導和一些同事每天晚上加班到淩晨兩三點,就為了一個字一個字地幫我修改台本。那天的晚會特別成功,在領導和同事的無私幫助以及我們一個多月的充分準備下,我的狀態也特別好。晚會結束後,我剛走下舞台就被一個人緊緊抱住,並用激動得顫抖的聲音說:“寶貝,我就知道你是最棒的!”抬頭一看,正是為了這場盛典忙得雙眼通紅的我的領導,我也緊緊地回抱她。真的很感謝你,感謝所有的同事,你們給了我很多正向能量,讓我更自信更成熟。
北京衛視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團隊,每個人都爭分奪秒地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節目中。經常到淩晨兩三點時,北京電視台大樓30層的燈還在亮著,那是我和我的同事們為了做出觀眾更喜歡的節目而全力奮戰著。一年365天,每天工作到深夜已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
對於北京台和北京衛視每一個可愛的人,我除了感恩還是感恩。因為你們,我感受到夢想實現的幸福激動;因為你們,我的人生更豐富美麗;因為你們,我的內心更堅定淡然。你們已經在我的生命中烙上永久的印記,我以後的精彩也將由你們見證。《微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