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和我的夢想(1 / 3)

夢想不是掛在嘴邊的,也不能永遠深埋心底,而是要努力實現!

在我心中,夢想就像一顆種子,播撒下它之後,毅力、堅持、信念和執著就是這顆種子成長的土壤,當有一天,這顆種子破土而出的時候,就是夢想實現的時刻。

追求夢想的路上必然充滿磨折,但隻要沒有明確被拒絕,就意味著還有希望。

那麼再堅持一下,心無旁騖,堅持向前,就能吸引正能量。

和夢想一起成長

曾經看過一句話特別喜歡:我想養一朵夢想,紮根在肥沃的心情土壤裏,每一縷記憶都變成它的陽光雨露;我靜靜站在這裏,等待它和我一起成長,發出五彩的光芒……

雖然欣賞這種頗為文藝的生活態度,但我的夢想還沒那麼華麗,在我心中,夢想就像一顆種子,播撒下它之後,毅力、堅持、信念和執著就是這顆種子成長的土壤,當有一天,這顆種子破土而出的時候,就是夢想實現的時刻。現在我的夢想還隻是一顆小苗苗,還沒開出美麗的花朵,但我已感受到夢想成長的快樂和欣喜,我會用我的一生去澆灌它,守護它,期待它枝繁葉茂。

一直以來,我唯一的夢想就是當主持人。它就像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萌動了,和我一起成長。

我出生在一個幹淨而美麗的城市——大連,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對語言有一種天生的熱愛,我喜歡講述,喜歡別人對我講述。也許我的口齒不是那麼清晰,也許我無法理解很多深刻的道理,但隻要我聽到和看到任何和文字有關的東西,就像著了魔一樣地愛。漸漸地,到了三四歲的年齡,我突然有一天發現,有人能在電視上向別人講述很多事,講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大事小情,講述我所不知道的正發生在其他地方的事,這讓我覺得很神奇。在那一刻,我心裏突然升騰起一種渴望,一種當時還不知道叫做夢想的渴望。從那時起,我開始對這個職業著迷,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電視中的人,也能在電視裏傳遞思想。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夢也跟著長大。對於舞台,對於能夠站在台上哪怕是講台上講話,我都有一種憧憬和向往,因為我喜歡述說。每逢班裏或學校開大小會的時候,我都會很期待,並暗暗努力,爭取作為學生代表上台發言。

記得小學一年級時,班裏舉辦一次演講比賽,老師要求同學們積極參加。當時我的內心激動而忐忑,激動的是,演講台上寫滿了我的渴望,我渴望能夠站上去用還很稚嫩的語言表達我的情感;忐忑的則是,對於隻有一年級的我,甚至不知道演講該講些什麼。後來,還要感謝我的父親,是他幫助了我,他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一字一句地幫我寫出了我人生的第一份演講稿。至今想來,依然記憶深刻,那是一首還算對仗的長詩。我非常認真地背了一遍又一遍,隻要有哪怕一丁點的時間,我就會拿出來認真地看了又看。由於翻看的次數太多了,到最後整張演講稿變得皺皺巴巴。

演講比賽很快就到了,同學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一個一個走上演講台,流利地念著他們的稿件。輪到我時,我的內心猶豫了一下,我要不要帶演講稿上去呢?其實每一個字都已經爛熟於心。最後,我把稿件放在課桌上,自信從容地走上演講台,信心滿滿地大聲背誦父親給我寫的那首長詩。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前幾句:“去年的九月,我拉著媽媽的手走進了學校的大門。我問媽媽:學校好不好,老師怎麼樣?媽媽說:學校就像大家庭,老師就像媽媽樣……”當我從台上下來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激動地抱著我,拍拍我的頭說:“孩子,你真棒!”從那一刻起,這種感覺就深深種進我的心裏,直到現在仍溫暖著我。

現在看來,每個人都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在還是孩子時就在心底埋下夢想的種子,和夢想一起成長,夢想會因我們的澆灌而發芽,我們也會因心懷夢想而更美麗精彩。這般美麗的種子伴隨著我們一起經曆歲月磨練、感受成功路上的小喜悅,我們都會擁有自己的美麗。

年少的我,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一心想當主持人,一心想實現我登上舞台傳播聲音的夢想。回憶起來,離夢想更近一步,要從我萌生去北京的想法開始。就像韓寒戲稱自己年少時前往北京的理由是“據說搞文化的人都要去北京”一樣,我從小也對北京有一種近乎膜拜的向往。畢竟唱了十幾年“我愛北京**,**上太陽升”,北京在我心中是最神聖最偉大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喜歡的主持人都在北京,我喜愛的節目,比如《正大綜藝》《綜藝大觀》等等,也都在北京。在一個孩子心中,好像隻有北京才是能實現夢想的地方,隻有中國傳媒大學才是通向主持人的通道……

說到中國傳媒大學,我想提一下我的高考。人生總是麵臨無數選擇,很可能因為一個選擇而改變以後的人生軌道,雖然每一種軌道都無所謂好壞,隻是不同的生活罷了,但會離自己的心更近或更遠。高考是我麵臨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大的抉擇。我當時在大連的一個省重點級理科實驗班,在老師和家長心裏,我們理所當然應該報考好的理工大學,比如大連理工大學,而我的心卻一直向著中國傳媒大學。很多人都勸我,他們總覺得從理工大學畢業之後手裏是有真才實學的,如果學了播音主持,萬一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又沒有其他一技之長,那該怎麼辦?但是內心對夢想的渴望,讓我的心變得是那樣的堅決。父母雖然擔心,但還是尊重我的意見,帶我參加了中國傳媒大學的麵試。麵試順利通過了,回家準備筆試。現在想來,父母那段時間應該經受了很大的內心煎熬,既不想打擊我對夢想的熱情,又擔心我的未來不太好走。直到筆試前幾天,他們終於下定決心似的,和我進行了長談。

他們說,第一,我們家沒有任何廣電係統的背景,我們也沒有錢,不可能像很多家庭那樣,用家裏豐厚的資產為我未來的發展鋪路,我們沒有那樣的能力。第二,一旦考到了北京,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係,就意味著以後的路隻能我一個人走,無論平庸也好,吃苦也罷,不管經曆什麼樣的風浪,都要我一個人麵對。而如果我選擇一個理工科的專業,比如大連理工大學,起碼是在大連,守在家門口,一直在他們的嗬護下,以後畢業了,他們可以在大連幫我找一份比較體麵的工作,當一個公司的白領,有著穩定的收入,而不像在北京,那是一種漂泊感。

被他們的語重心長感染,我也再次慎重考慮該怎麼選擇。我當時躲在家裏想了好幾天,晚上連覺都睡不著。在父母的傳統觀念中,女孩子應該過安穩的生活,他們給我的人生規劃是:考一個大學,當一個白領,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嫁一個好男人,幸福過一生。但我當時思考的是: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做主持人一直是我唯一的夢想,我怕一旦做出不考中國傳媒大學的決定,我會後悔終生,所以那幾天我根本不敢看電視,不敢看任何有主持人的節目。我怕那個充滿誘惑力的職業會左右我最終的選擇,同時我的心中也很恐懼,因為我知道,父母說的是他們幾十年來的人生經驗和道理,萬一以後學無所成,在北京找不著工作,那我未來人生的路上必定布滿荊棘,但即便學了播音主持,或許仍會離我的夢想遙不可及,究竟該如何選擇,我怕沒有勇氣麵對。

現在回想起來,仍能清晰感受當時的焦灼和痛苦,不過“閉關”深思幾天之後我還是選擇了遵從內心。人生應該給自己實現夢想的機會,隻要我嚐試了,付出了,就算失敗了,但我為了青春時的夢想努力過了,我的人生也圓滿了。如果我連一次機會都不給自己,在老了以後回顧自己人生時,我該有多懊悔。所以當時一咬牙一跺腳,還是報考了中國傳媒大學。現在想來,我多慶幸當時堅持了夢想,要不然我如今怎能在北京電視台主持我熱愛的節目呢?

我很感謝小時候的自己,她比如今的我更果敢而執著,她義無反顧地愛上一種叫做主持人的職業,擁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有一個心中希望去朝拜的聖地,小小的心中爆發出的動力和激情讓我至今受益。如今的我雖然少了兒時的青澀和衝勁,但心中的動力和激情依然不變,甚至更加充沛和淡然,對主持人這個職業的熱愛也是有增無減。我一直覺得主持人是一個特別神聖的職業,又是一個能夠傳遞觀點、給別人帶來力量、讓我的生命變得豐富的職業。

擁有夢想的女人是美麗的,實現夢想的女人是精彩的。在很早以前,我就覺得話筒在我的心中有一種魔力,它是連接我人生和夢想的一條彩帶。在北京工作的這幾年,那些曾經在我人生路上被我視作榜樣的人一一出現在了我的麵前,他們讓我對於未來更加充滿了動力。當我站在北京電視台的大樓上,感受著夢寐以求的首都的氣息,我總是無比感激命運讓我擁有的一切。

有了夢想,就要不斷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隻要你願意,其實夢想並不那麼遙遠。隻不過,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磨難,在這個旅途中,會有失敗,會有沮喪,會有數不盡的疲勞和挫折。一個脆弱的靈魂是無法肩負起夢想的重擔的,隻有當我們懂得了奮鬥,懂得了拚搏,懂得了不管摔倒多少次都要站起來繼續向前的時候,夢想才會漸漸露出它的小芽。我一直都相信,用自己的人生去灌溉夢想,就一定可以看到生命最溫暖、最美麗的風景。

每一個女人都是夢想家,每一個能夠實現夢想的人都擁有無比堅定的靈魂。我從來不會說自己多麼成功,但我一直承認自己是個特別“相信”的人,我相信執著,相信希望,相信努力,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很幸運,如今的我已經站在這片夢想的土地上——北京,我和我的夢想都在這座美麗的城市靜靜成長。

學會吸取生命中的正能量

我擁有一個幸福平靜的家庭,爸爸為人質樸,比較善談,屬於考慮周到、心腸熱的人,所以人緣極好;媽媽漂亮而低調,很能幹,煮的一手好飯菜,總是將家裏收拾得整整齊齊,一塵不染。陪伴了全家人十幾年的老沙發,上麵鋪的紗巾一直都是潔白的、端正的。就是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讓我心中充滿陽光,在我的心裏埋下了幸福的種子,自信卻不會過於高調。真誠、低調、執著,是家庭賦予我最寶貴的禮物,簡簡單單,不張揚,不氣餒,是我成長過程中學到的最重要的品質。

爸爸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慈祥,誠懇,正直,還有著不一樣的智慧。我非常慶幸近三十年來,爸爸教會了我三樣非常寶貴的東西。第一,他告訴我,一個人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人生與價值,那麼他這一生會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或者雖然忙碌,卻總覺得都不是自己想做的。第二,爸爸告訴我要多讀書,要從書中汲取養分。“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是著名的史學家與文學家歐陽修的一句話。知識是無限的,書的世界如宇宙般浩瀚。活到老學到老,隻有不停地讀書,才能使自己的知識更豐富、見識更寬廣。第三,爸爸讓我時刻記住一句話:人活著就是要堅持。這句話讓我一生受益,每每有不愉快的事或過不去的坎兒,我都會用這句話鼓勵自己,這句看似平常的話,如今已刻在了我心底。正如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過的,“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堅持並不是難熬的事,如今已成了我的習慣,我願意堅持夢想,我願意為了夢想堅持自己,這是我的堅持,我的信仰。

和爸爸良師益友的角色相比,媽媽是我溫暖的依賴。我們可能並沒有很直接的“親情告白”,也沒有形如姐妹的親昵,但隻要媽媽在身邊,哪怕隻是在旁邊織毛衣或看電視,我就會感覺很溫暖很踏實。在媽媽心裏,我是她一生的牽掛,不管多大了,走到哪兒,始終是她的小女兒。雖然我很少用語言來表達對母親的感謝,但我的內心懷著深深的感恩,媽媽為了我放棄大連的一切,來到北京照顧我的生活。在大連,那裏有她的工作,她的朋友,她的一切生活圈子,但是為了她唯一的女兒,她割舍了那裏的一切,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在這裏她什麼都沒有,她隻有我。她之所以這麼選擇,一切都是因為愛。母親對我的愛,如涓涓的細流一般,溫潤而綿長。正是這種愛,讓我有了堅持的勇氣和力量,鑄造了我人生的基礎和起飛的平台,讓我在這份濃濃的溫暖下不斷成長。

我的媽媽是學檔案管理的,她將我所有的節目都刻盤後編碼管理,因此我每一期節目,隻要需要,立即就能找到。也正是因為這樣,我的母親常年不敢出門,就怕錯過了我的節目。每對父母都會有疼愛孩子的方式,我的父母恰恰帶給了我人生最正麵、最陽光的引導。有了父母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我,麵對困難,我才能夠如此堅持,並保持一份永遠樂觀的心態。這就是我的家人,我靈魂的寄托,我生命的全部力量。

我的父母還很開明,從不逼著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在我選擇的事情上,他們總是給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我從小便懷揣著一個長大後做主持人的美麗夢想,每當看到播音員、氣象預報員、記者、主持人等所有拿著話筒說話的人,我都會激動又向往。每當聽到他們的聲音,我的心裏就像流過一泓清泉,它在流淌的過程中滋潤了我的心靈。

很多人覺得孩子的夢想是不著邊際的,長大之後能實現的少之又少,甚至能記住就不錯了。而且孩子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一樣的夢想,很多人回憶起兒時的夢想都會忍不住笑。我卻不太一樣,說好聽點是執著,說難聽點就是單一。不管是兒時的我,還是青年時期的我,主持人這顆夢想的種子從未停止生長過,我體會了它在我心裏的每一個壯大階段,我在看著它發芽,茁壯,然後開花。

人一旦有了理想,就會變得積極而有動力,開始尋求每一個可以進步的時機。磨煉是實現夢想的必然條件,而在磨煉中,我們漸漸懂得什麼是自己能做的,什麼是自己不能做的。年少的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非常珍惜每一個可以主持的機會。高一的時候,學校舉辦新年晚會,校領導決定在全校競選一名主持人。盡管因為我的成績很好,老師希望我不要分心在這件事情上,可是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向往,我毅然決然地報了名,並順利贏得僅有的一個名額。晚會開始時,站在主持台上,看著台下同學們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那一刻我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這就是我想要的,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快樂。那一刻,我明白自己將用一生的時間為了這樣一個夢想不斷地奮鬥下去。

接下來的日子,我連續三年主持了學校的新年晚會。當我手握著話筒麵對台下熱情的麵孔時,我感覺到的不是壓力,而是動力,我告訴自己,我帶著很多人的期待,有很多人相信我,有很多真誠的朋友在注視著我。我知道,夢就在前麵,要加油!

除了感謝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支持,我還要感恩那些在我人生路上給予過我指點的人們。在高中期間,我有幸與大連電視台的三名主持人同台主持我的母校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五十周年校慶活動。當我們的校慶活動結束後,大連電視台的資深主持人李欣,拍著我的肩膀鼓勵我說:“孩子,你不錯,你的嗓音條件挺好的,將來肯定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我當時特別激動地問他:“我真的可以嗎?真的嗎?”後來我拿出一直舍不得用的特別漂亮的筆記本,請他給我簽名。李欣老師特別爽快地在我的本子上簽了名,並寫下了至今溫暖我的話:祝我未來的同行,越來越好——李欣。就是這句簡單的話,讓我明白我的夢想並非遙不可及,隻要我足夠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它。

那個本子我一直珍藏著,直到現在仍是我特別寶貴的一段回憶。後來報考的時候,我堅定地對父母說,“既然李欣都說我行,那麼我就一定行。”就是這樣,前輩的鼓勵讓我更有力量,在選擇的時候成功地抓住了機會。也讓我懂得,隻要執著於夢想,並為之不懈努力,那麼成功一定不會太遠。

很幸運,我一路走來總是遇見特別多好人,總是有很多雙手扶持我,給我正麵能量,讓我在麵對困難和磨折時仍能挺直脊背,抬起頭,綻放微笑。是啊,我願意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我願意忘記所有不快銘記所有美好,我願意抬頭仰望陽光,我願意向所有人微笑。

是淬火,更是涅槃

接到中國傳媒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我激動得無以複加,那種離夢想又近一步的興奮,足以讓一個年輕女孩睡覺都能笑醒。因此,那個暑假顯得特別漫長。

大學生涯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蛻變,既然稱之為蛻變,過程肯定是痛苦的,但是我更感恩蛻變之後迎來一個全新的我。也正是這份當時咬牙堅持的“痛苦”,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回憶曾經那個倔強的自己,我現在已能會心一笑。

九年前,我頂著專業課全國第一的光環走入中國傳媒大學的校門,一眼望去,整個校園雖然不太大,但是環境優美、設備齊全,來來往往的都是年輕漂亮、朝氣蓬勃的同學,想到自己接下來四年就要在這裏度過,我的內心興奮、雀躍又自豪。不過,這種興奮感沒能持續多久,甚至接二連三的打擊讓當時的我有些猝不及防。

在進大學之前,我自以為還算優秀,自我感覺聲音條件還算不錯,但是我的班級裏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專業課學生,看到他們的形象、聽到他們字正腔圓的自我介紹後,我原本的小自信不禁有些受挫。緊接著,大量專業課的訓練,突然間讓那個自我感覺普通話良好的自己發現,原來我很多發音都是錯的,我原本認為正確的讀音也都是錯的。重塑語言麵貌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重塑就意味著推翻過去,改變以前說話的習慣,改變原有的家鄉口音,改變原有的發聲方式。老師將我們分成小組進行鍛煉和測試,並點評哪位同學的語言麵貌好,哪位同學的發音方式不對,很沮喪的是,我幾乎永遠名列後幾名。這不僅讓我對語言、聲音的概念產生了偏差,也是對我自信心的極大打擊。

還記得那段時間,我變得不敢說話了。每次向老師彙報作業、朗誦播音稿件時,我都極其緊張和煎熬。稿件在心中反複誦讀無數次,依舊害怕從口中發出的音節是錯誤的。在班裏我也變成了最不愛說話的一個,生怕發錯了某個字音,說錯了某個句子,會讓自己小心嗬護的自信心受挫。

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要找到老師說的“氣托聲”的發音方式是很難的,老師一遍一遍地演示,需要我們一遍一遍地體會,但是我始終體會不到,有時好不容易找到一點感覺了,回到宿舍練習時又忘記了。因為肌肉是有記憶的,而當時我的口腔肌肉還沒形成記憶。

人在沮喪的時候總會懷疑自己,我也不例外,那段時間我漸漸懷疑自己的選擇。有時候躺在床上不由得就會想:我下了那麼大的決心,頂著那麼大的壓力來了,結果很多方麵都做得不好,和主持人的標準差了這麼大的距離,我該怎麼辦?但是即使情緒再低落,心裏再難過,我也不願放棄,我會握緊拳頭告訴自己,堅持一下,慢慢就會好起來的,誰都有這個過程。就這樣,我的自信心一次次被摧毀,又一次次重建。

我暗暗跟自己較勁,每天早早起床對著牆練聲,和牆說話,甚至和牆成了好朋友。除了和牆說話,我還利用所有的空閑時間偷偷練習,走路時練,吃飯時練,晚上躺在床上也要練……幾乎到了著魔的程度。就這樣,半年後,我逐漸找到了發聲位置,口腔肌肉形成記憶,調整了語言麵貌,自信心也慢慢回來了。

其實,人生就是在這樣,在鍛煉中不斷成長,可能受到的挫折、壓力、挫敗越強,就會讓我們成長得越快。我永遠感謝大學時那段刻骨銘心的“痛苦”回憶,它讓我向前跨了一大步,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它也是我實現夢想的助推器,是我不斷積累、豐富、曆練自己的重要階段,我永遠感謝那份成長。

當然,成長的路上機遇和曆練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同樣感謝人生路上一次一次起到關鍵作用的機遇。

大學二年級,我的人生悄然發生轉變。那是剛開學不久,我的一位同班同學在學校的報刊欄上看見一個招聘啟事,是北京電視台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特意打造的大型益智類節目《心跳五連環》招聘主持人,需要一男一女兩個人。他趕緊把信息抄下來,然後約我一起去。那時,從中國傳媒大學到北京電視台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車,往返要四個多小時,對於初到北京的我,簡直是遙不可及的距離。我至今記得第一次來到北京電視台的感覺,當我和同學到北京電視台的老台址樓下,抬頭仰望心儀已久的北京電視台,我內心那份激動和向往無法抑製,這就是我一直以來心心念念的夢想,要是真的能走進這座大樓,成為其中的一員,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我在心裏一遍一遍給自己打氣,終於鼓足勇氣走進了北京電視台的大門。

然而走進麵試的房間,我們倆一下子懵了,屋裏坐滿了前來麵試的人,少說也有三四十個,而且其中很多人已經在電視上主持節目了,我們初來乍到,免不了忐忑起來。第一次麵試之後,我的同學就有些灰心了,覺得跟這些有經驗的人來比,我們隻是一張白紙,可能沒有任何入選的希望了。而且人一多,就容易有各種傳聞,有人說黑龍江的一哥要來,有人說浙江台的誰誰要來,還有人說湖北台的誰誰要來,甚至相傳北京台的一些著名主持人也要來嚐試這個節目……事後證明這一切都是真的。當時我們年齡都比較小,從來沒有經曆過這種選擇,聽到這些傳聞之後一下子就懵了。和他們比起來,我們什麼都沒有,人家得過各種獎,主持過多檔節目,履曆能寫成厚厚一遝,而我們簡單得就如同一張白紙。

接到第二次麵試通知時,我的同學和我商量,說我們別去了吧,肯定沒戲了。說心裏話,我的內心也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勸他再去幾次。去了三四次之後,我的同學還是選擇了放棄,我當時雖然難過,但依舊是理解他的。。

由於我同學的退出,我後麵的路程變得特別孤獨,每次來回四個小時,往返於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電視台。來來回回很多次之後,我心裏也開始動搖了。但是沒有接到明確的拒絕,我就告訴自己還有希望,還應該再試一試。這種自我激勵支撐著我繼續堅持,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爭取,在最終結果沒出來之前,我就還有機會。

直到麵試第八次之後,我在回學校的地鐵裏,腦子裏一直回響著今天聽到節目已經指定某位主持人的傳聞,想想自己辛辛苦苦往返了八次,整整半學期連吃飯睡覺都在想著這件事,花了那麼多精力和時間,現在卻沒希望了,我該怎麼辦,以後還會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突然覺得人生特別茫然,不知道還要不要堅持。連日來的勞累和委屈一股腦地湧上心頭,我在眾目睽睽之下淚流滿麵。

迷迷糊糊回到學校後,我一連好幾天都心情特別差,直到接到電視台的電話,讓我去帶妝麵試。於是我平複了一下心情,強打起精神又去了。我一直告訴自己,隻要沒有人拒絕你,你就還有機會,再堅持一下。這麼多年,我一直采用心裏暗示的方法鼓勵自己。當遇到困難,當覺得某件事情沒有希望時,我就告訴自己,隻要沒有人和你說“不”,就意味著還有希望,還有機會。

一直麵試了十幾次,我才迎來了一次試鏡的機會,這也讓我真正看到了希望。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製片人給了我一杯白水,我以為他怕我口渴,所以趕緊喝了一口。後來他告訴我說,這水不是給我喝的,而是要我現場即興以水為題做一段闡述。

我看著手中的水,從這杯幹淨透明的水傳到我手心清涼的感覺,我想到了一個詞:真水無香。我說:我手裏的這杯水,無色無味,但它是最純潔的、最本真的,也是自然的最初形式。水是一切生命的來源,水是不可缺的,而作為一個人,最簡單、最本真的一麵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作為一名主持人,沒有必要去追求大紅大紫和絢麗的舞台,而是要像手中這杯水一樣,平和淡然。這杯水就是我以後麵對生活榮辱時心態的寫照,不是冷冷地拒絕喧囂,更不是放逐於熱鬧激情中,而是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保持一份清醒的頭腦和寵辱不驚的心態。不管是喧鬧,還是冷寂,都能體味生命的本真,同時也傳遞給別人溫暖。

可能因為我這段真水無香的描述給製片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終於成功入選了《心跳五連環》欄目的主持人。後來聽說除了我之外還有兩百多個主持人接受麵試,而最後定下來的隻有我一個。或許我是幸運的,但是我更加相信,是我的執著和真實打動了評審。

絢爛的東西往往是虛幻的,感官帶來的快樂一般也是短暫的,都不能給人深層的心靈慰藉,而“真水無香”的含義正是如此。我們無須讓自己變得多麼絢爛,隻要保持自己最本真的一麵,以心來溫暖別人,這才是真正的“水”之永恒。

《心跳五連環》確定我做主持人之後,節目製作過程也是一波三折,錄製了好幾個樣片始終通不過,從確定我當主持人到真正開播,經過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中間好多人都選擇了退出。的確,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在這一年當中,各種各樣的策劃會、無數次的樣片錄製過程填滿了我們的生活。每次錄樣片我們都燃起希望,被斃掉之後希望又破滅,像坐過山車一樣。當時台裏一個老師開玩笑說:“你們這個節目名字起得不好,叫心跳五連環,玩的就是心跳嘛。”

直到2007年2月19號,這是一個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日子,《心跳五連環》終於正式播出了。從節目組成立到播出,整整一年四個月,創下了北京電視台籌劃時間最長的記錄。不過,它真正讓我經曆了從內心選擇到進組、播出每個環節,整個過程都體驗了,期間的艱難也曆曆在目。雖然期待開播期待了很久,但開播的那一天,我的心裏突然變得淡然了,那種感覺是一種曆練之後的暢快。我感恩於這個打磨過程,這種等待、煎熬、打磨,讓我的心成熟了。人隻有經曆事情才能成長,就好像煉鋼,想成為好鋼,必須經曆千錘百煉,經曆淬火的過程。《心跳五連環》就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淬火。

《心跳五連環》開播後不久,我又交了一樁好運——稀裏糊塗地被選為《身邊》欄目的主持人。《身邊》是當時收視率很高的一檔民生節目,涉及我們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很受老百姓關注。我當時是逐步接手這檔節目的,從開始時一周做一期,後來一周做兩期,慢慢地越做越多。我雖然是新人,年齡小,經驗少,但我特別想把節目做好。不過那時的自己真的太嫩了,記得做第一期節目時,我特別緊張,手心裏都是汗,整個節目我一眼都沒有看鏡頭。節目播出後,我戰戰兢兢地看了一遍,對自己的表現不太滿意。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那麼多人通過熱線電話和節目留言等各種方式指責我,倒不是怕觀眾批評我,隻是當時我那顆年輕的心完全沒有做好準備。而且為了這期節目,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準備了三四天的時間,每天想的都是節目內容,我是多麼期待哪怕有一個人說上一句:“哎,還不錯哦。”那對我也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啊。但是沒有一個觀眾認可我,而且指責的方式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說得好聽的有“哪兒找這麼個丫頭片子,什麼都不懂,瞎說八道”,難聽的更多了,比如“她也配當主持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