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3日
有些事本來可以說清楚的,說清楚了也就不再被傳來傳去成了“惡性”事件。可惜的是可以說清楚的事卻沒有人及時出來說清楚,更可恨的還有人添油加醋想掩蓋事實。結果在傳來傳去之後,再想去說清楚的時候,反而沒有人相信了。及時地、準確地將事實信息公布於眾,是消除誤解與製止謠言傳播的最好方法。
2013年1月12日
媒體與微博拚命地傳播“正能量”,不是因為正能量太多了,而是因為正能量太少了。本來一個正常的社會中,正能量應是普遍的常態,人們也應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之中。但如今病態叢生卻讓正能量成了稀有之物。再不改革,這個社會就會疾病纏身,連正能量也難以生存了。
2012年5月28日
中國近期蔓延的信任危機來自於“7·23”事件,紅會的郭美美、“我爸是李剛”、被征地的錢雲會、救人的被判罰、地震的捐款、官員的腐敗、財產的公布、連闖大使館等一係列事件。誠信要首先從政府公開透明的信息開始,讓民眾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裏,要鼓勵和支持說真話。
2012年5月27日
前幾天新加坡出了個姓馬的中國人撞車,就有一堆的國內外媒體和網絡上的閑人胡說是國務院秘書長馬凱的兒子。馬凱曾是西城區的副區長,根本就沒兒子,哪兒蹦出來一個四川籍的兒子?好像出了事的就一定和中國的大官有關係,這是什麼邏輯?對這種無聊的謠言與編造,知道真相的人應給予嚴厲的打擊。
2012年5月13日
國家和政府是兩個概念。不管什麼政府也不能任由“小日本”侵犯,但抗日愛國不等於愛政府。
2012年5月6日
最初的特供是按幹部級別供給煙、酒等,是短缺經濟時期的一種待遇,是對殘酷戰爭犧牲的一種補償。但產品是與社會同等的。非短缺經濟時期之後,取消了這種供給的特殊待遇。現在變成了食品質量、安全差別上的特供,成了一部分人的特權。
——回“@王巍w:政府公開宣布取消用納稅人資金支持的特供食品蔬菜基地、特供煙酒、特別通行證、文工團、論文博士,鼓勵全民舉報,以挪用公款貪汙和詐騙治罪。向國人表明全體國民的平等待遇,取消最惠公民特權,這應該是和諧社會的底線吧,更是執政黨近百年的理想。”
2012年5月5日
個人誠信在中國缺乏價值,但卻可以欺騙把個人誠信當成財富的社會。
——評“@陳誌武:她們說:哈佛招生辦的人去國內訪問一家留學中介公司,當看到該公司抽屜裏是各類公章、校長私章、名人私章時,他們嚇了一跳,同時也明白了為什麼同一校長或名人給不同學生寫的推薦信,可簽的字、蓋的章卻各異。”
2012年4月23日
如果把維穩的財力、物力、精力用在維護食品與藥品的安全上,如果把幹預市場的能力、智力、心力用在維護政府信譽、防止腐敗上,那中國社會一定比現在更和諧、更穩定。
2012年4月18日
義務教育經費可按人頭分配成教育券,由受教育者選擇公辦、民辦,校方憑券到政府領錢。國外的教育券經驗是可以學習的。
——評“調查:義務教育經費是否應排除民辦學校”
2012年4月14日
建議取消城鄉戶籍差別。
——評“@王冉:我相信中國公民應該有免於恐懼的權利,有不因為暫住證大半夜被敲門的權利。”
2012年4月4日
中國的教育大多是向水桶裏灌水的做法,而真正需要的是點燃桶裏的水,讓水變成油,讓思想的機器自己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