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以仁孝治天下,赫舍裏皇後的諡號也為仁孝皇後,據他額娘所說,那是個美麗賢淑的皇後,身為那樣女子的兒子,胤礽他怎可無心至此!
他心中氣憤,便不顧身份的說了那些話,就是想當著眾人給胤礽難堪,使他自愧內疚,從而改口幫助烏雅氏。
胤禔的這些話隻讓胤礽的眸光暗沉了片刻,過後在他眼中便再尋不到任何波瀾了,胤礽盯著他淡淡開口:“既然大哥同情她,那此事就交托給大哥了。我還是那句話,你們的這些話就不該來問我。”
赫舍裏因生他而死,他自小就沒有親額娘相伴,這是他心中痛處。胤禔竟絲毫不顧念兄弟之情,還為了胤禛在言語之中明裏暗裏諷刺他,在眾人跟前揭他瘡疤,他這是標榜炫耀他自己和胤禛都有個好額娘時時惦記嗎?
胤禔盯著胤礽離去的背影,心裏罵了一聲無情無義!
當即便走到烏雅氏跟前,和顏道:“我也是來瞧胤禛的,您隨我一同進去吧!”
前不久萬黼殤逝之前,胤礽天天守在萬黼那裏,胤禔不願意瞧萬黼那病懨懨的樣子,加之他與萬黼關係一般。惠嬪也知萬黼是養不大的,所以也不大喜歡胤禔跟萬黼太親,怕自己兒子過了病氣。
因而胤禔也就每天去萬黼那裏應個景兒,瞧一瞧就罷了,哪知道萬黼去後,皇阿瑪倒是對胤礽的行為大加讚賞,說他與幼弟親近,是仁義的好孩子。而胤禔因為不常去,又不大盡心,他在皇阿瑪那裏的印象也就落了下乘了。
胤禔當時還心有不忿,心想胤礽可真是會做戲,拿著遲早要死的萬黼作伐子,他自個兒倒是能撈著好處和名聲,在皇阿瑪那裏也越發得臉,胤禔心裏認定胤礽是個有心計的,惠嬪也瞧出這一點來了,便教給他,叫他不要跟幼弟們走的太遠,應當時常親近親近尚在繈褓之中的小阿哥們。
胤祉養在榮嬪那裏,隻胤禛養在阿哥所裏,是以胤禔這才得了空就來瞧胤禛來了。
天曉得遇上這樣的好事,他這回給烏雅氏和胤禛出了頭,皇阿瑪知道了,定會誇獎他的!
胤礽未走遠就聽見了胤禔這話,在心裏搖了搖頭,對胤禔的行為未置一詞,瞧那管事嬤嬤不敢攔著胤禔,隻能放胤禔和烏雅氏一道進去,胤礽知道再勸無用,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馬上功夫是大清立國之根本。康熙雖重漢學,但對阿哥們的騎射功夫也是一刻不肯放鬆的。
胤礽是太子,對於弓馬騎射的練習更是必不可少的。康熙雖不在宮裏,他的騎射課確實照舊得進行的。隻可惜他今日因胤禔那幾句話心緒不寧,十之六七都不能上靶,箭都射空了。
諳達們看出太子的狀態不佳,這比往日的水準還差了一大截,自然是不夠的,但諳達們誰也不敢出聲責備,隻能在太子射偏的時候默默的再遞上箭來,供太子爺驅使。
諳達們心中憂慮,若等皇上回鑾,見太子騎射未有長進,大概是要狠狠責罰他們了。一想到此處,他們心中的憂慮就再難遮掩,皆浮於麵容之上了。
見諳達們麵有憂色,胤礽心中越發心浮氣躁,諳達們不能開口責罵他,可他自己卻知自己今日騎射皆是稀爛,他心中甚是煩躁,越發不能靜心,這一來二去,惡性循環,終究是在拉弓之時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之下力量用得過大,木箭脫靶,他的虎口也被弓弦彈開了一條大口子,頓時血流如注。
這一變故將眾人都嚇壞了,太子爺受傷,這還了得!
毓慶宮上下人等頓時忙亂起來,胤礽皺了皺眉,讓顧氏給他包紮傷口,喚不許眾人聲張,也不許顧氏去遣人告訴仁憲太後和太醫院,忍痛道:“不過些許小傷,不必大驚小怪!也不必請禦醫來,更不必告訴太後,免得讓她白白擔心了!”
胤礽還要堅持上課,諳達們卻不敢再繼續了,各自請太子爺好好養傷休息,便都告辭退下了。看著太子爺受傷的右手,他們心中明白,即便太子爺下令封口,但等皇上回宮必定會知曉此事,他們這一頓板子是少不了的了。
傷口極疼,約有兩三厘米那麼長,又傷在右手虎口處,胤礽心裏明白,這傷想必得十多天才能愈合,這十多天裏,他大概是一個大字都不能寫了的。
他隻是發愁,若不能執筆寫字,康熙布置給他的每日必須完成的寫字課業該如何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