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確實是怕胤礽如此,她又素知胤礽是個極有主意的,他若真要強出頭,自己也是攔不住的,因此一見胤礽這樣似笑非笑的瞧著她,她心裏就發毛,剛要開口時,卻又聽胤礽先開了口。

“你怕什麼,你說得不錯,這事原不是我該做主的,走吧,回毓慶宮去。”

胤礽沒興趣插手烏雅氏的事情,言罷,拔腳便往阿哥所外走去。

哪知他想走,被攔在外頭不得進來的烏雅氏卻一眼瞧見了他,眼見自己求管事嬤嬤不成,就把心思放到了胤礽身上,見他恰好走到自己跟前,烏雅氏心一橫,直接撲過來跪到了胤礽跟前。

她眼中噙淚,模樣楚楚可憐:“求太子通融,讓妾身能見一見胤禛阿哥!”

這一突變就在瞬息之間,眾人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形成了如此詭異的情景。

管事嬤嬤目瞪口呆的望著衝著胤礽下跪的烏雅氏,烏雅氏雖是庶妃,可好歹也是皇上的人,也勉強算是太子爺的庶母了,眾目睽睽之下就這樣跪在太子爺跟前,這樣真的好嗎?

不隻她這樣想,顧氏也是這樣想的,但若論起身份,不說烏雅氏的出身,就說烏雅氏如今在後宮的位分,也是遠遠及不上太子爺的,名義上雖是庶母,但她見了太子爺的這一跪,也不算冤枉,也就並未違了禮數了。

但顧氏心裏全是後悔,若是她早勸得太子爺不來阿哥所,也就不會遇見這起子犯難的事兒了,若烏雅氏不得寵也就罷了,見今烏雅氏正是得寵的時候,這事兒若是處理不好,將來後患無窮。

若是叫皇上回來知道了,還不知是怎麼個情形呢……

胤礽見烏雅氏猛地撲過來,倒是嚇了一大跳,轉而看見烏雅氏衝他跪下又求他,胤礽便覺得頭疼,他不想沾惹這麻煩事,偏偏麻煩事還是躲不掉。

他往旁邊挪了一步,又略微側了側身子,不叫烏雅氏正對著跪他,他才抬眸示意顧氏將烏雅氏扶起來,然後心平氣和的道:“這事兒我不能替您辦。這宮裏有規矩,我不能為您壞了規矩。何況,我也不能通融什麼,管著阿哥所的是這嬤嬤,不是我,您這話是不該來問我的。”

聽到太子爺幹脆利落的拒絕,烏雅氏臉色一白,她本以為求一求太子,隻要太子開口,這嬤嬤必定不能再用規矩壓著她了,她或可進去瞧一瞧胤禛,哪知道太子爺年紀雖小,見事竟這樣清楚明白,連轉圜的餘地都不留給她。

烏雅氏心有戚戚,她想,皇上那樣寵愛太子,即使太子壞了宮裏的規矩,皇上想必也不會說什麼的,哪知她的如意算盤落空,太子竟是看不上她的,不肯為了她這個庶妃破例。

胤礽的話,倒是讓那管事兒的嬤嬤和顧氏俱都鬆了一口氣。

胤礽不再多言,當下便要走,冷不丁又有一人出言止住了他的去勢。

“二弟這話說得不好。”

胤礽轉身一看,說這話的是胤禔,看他立在那裏,應是從外頭進來有一會兒了,大概他們之間的對話,胤禔也都是聽到了的。

胤禔比他年長兩歲,又是皇長子,康熙為促進他兄弟二人的情誼,特命胤禔可以不必稱呼胤礽為太子,見了麵這禮是要行的,但這稱呼就被免掉了,所以胤禔才直呼他為二弟。

見胤礽望著他不說話,胤禔慢慢走過來道:“雖說宮裏有規矩,但偶然為情破例亦非不可。二弟,阿瑪常說以仁孝治天下,阿瑪素來又說你讀四書五經比我還通,見今你怎麼就糊塗了呢?便是佟娘娘不在,你也是主子,就為了胤禛破一回例也不行嗎?”

“何況,我以為二弟是最能懂得思慕額娘的心情的。怎舍得胤禛與他額娘被這宮中規矩所累而不得相見?”

胤禔確實目睹了事件的全部過程,他心裏同情烏雅氏,看烏雅氏如此,他仿佛看見了自己與額娘的當年。

早年間,宮裏還沒有嬪位及嬪位以上才能撫養阿哥公主的定例。那時候宮裏也隻有赫舍裏皇後同鈕祜祿妃二人是有尊貴身份的後妃,其餘之人包括他的額娘都是庶妃。

庶妃有孕生子,皆是被抱離親生額娘身邊送至阿哥所養育,那時赫舍裏皇後有定例,庶妃何時能得見自己親子,皆由她說了算。那會兒額娘思念他,也同如今烏雅氏思念胤禛一樣。

而他比胤禛幸運的是,他沒有被阿瑪給高位嬪妃撫養。

當他在阿哥所裏長到五歲時,阿瑪才一道冊封旨意下來,封了他額娘納喇氏為惠嬪,並且規定嬪位及嬪位以上的後妃可撫養自己親子,他這才重新回到了額娘身邊。

他如今目睹此情此景是有感而發,聽見胤礽那些無情的話更是生氣憤怒,胤礽他自幼喪母,是因為他沒有嚐到過額娘給予他的疼愛,他才能如此漠視烏雅氏與胤禛之間的母子親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