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轉型的四大指標。
小林在一家著名上市公司的市場部任職市場拓展經理,雖說待遇優厚,但他總是覺得自己還沒有找到職業突破口。因為在這裏,他沒有獨立擔當一個企劃任務的機會,由於分工太細,很多細節他隻能“聞”,而不能親手涉及。五年裏小林把能做的都做熟了,而他的野心總讓他不能滿足。
五年的市場工作讓小林在業務上已積累了相當多的含金量,職業黃金期正在到來。他的中期職業目標為職業經理人,為了能在今後會獲得更多的職業突破和晉升機會,小林去了一家民營企業做起了市場總監,現在他跟老板合作默契,並有了專車,開始了向“職業經理人”的轉變。
其實,小林符合從專業技術型向技術管理複合型轉變的條件:以他的實力和現在的年齡,完全可以去一家企業文化適合他的中小規模公司,不論擔任銷售總監還是市場策劃總監,發展前景都很看好。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多少都會麵臨崗位轉型的問題,如何過好這一關,需要針對個人的性格、能力傾向“下藥”。同時早日確定職業目標,也會幫你更早積累相關經驗,更容易完成轉型。當你決定崗位要轉型時,你有什麼思路呢?你覺得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筆者提供以下四種方式供你參考。
【依據經驗換崗位】
根據自己曾經做過什麼崗位,來選擇下一步的崗位也是不錯的辦法。不過要注意,因為你做的是崗位轉型,直接相同的崗位就不要選,因為與你現在崗位的工作內容是一樣,你崗位轉型的目的不就是脫離現崗位嗎?最好是那些自己在公司裏、部門裏臨時客串的那種,或是在大學時實習、兼職過的崗位,因為你大致做過,才知道自己喜歡與否。比如,你原來的崗位是行政助理,但你在公司臨時幫忙時做了銷售助理的工作,而你感覺自己喜歡銷售助理的工作內容,那日後你的崗位轉型,就可以定位於銷售助理。
你曾經臨時客串過的崗位有?
對哪個崗位比較感興趣,理由是?
【依據能力換崗位】
你還可以結合自己畢業於哪個專業、學過什麼知識、參加過什麼培訓等因素提煉一下自己的職業能力,以此尋找相應的崗位。其實,崗位轉型的一個關鍵是能力具備,也就是找你能做的工作,那你怎樣梳理自己的能力、技能呢?讀者可以通過總結自己的成就事件。
回想一下,在幾年的職場經曆中,你取得了哪些成就事件?可以是突破自我、創造紀錄方麵的。
提煉這些成就事件,合並類似的能力。
依據這些能力,可能適應的崗位是?
比如,你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策劃能力強,那麼崗位轉型時就可以選擇創意類的崗位,如文案、活動策劃、產品研發等類似崗位。
還有一種思路是,你可以查看自己大概喜歡的一些崗位,重點查看崗位的任職資格,在知識、能力、經驗、態度等層麵與自己一一對照,也是可以驗證自己適合哪方麵崗位的,比如你在看了很多崗位後,發現秘書類崗位工作中的細心、耐心等方麵,自己恰好具備,那就由此可以選擇文秘類崗位。
【依據目標換崗位】
如果你有明確的職業目標,那就可以依據目標來選擇崗位。比如,你的職業目標是財務經理,那你崗位轉型時就要尋找財務類崗位,比如會計主管、預算主管等崗位。
你的職業目標是?
對職業目標實現有直接支持作用的崗位有?
結合當前自身情況,選擇哪個崗位比較現實?
【依據興趣換崗位】
有人請教大衛·古裏奇(輪胎製造商古裏奇公司的董事長)成功的第一要訣是什麼,他回答說:“喜愛你的工作。”他說,“如果你喜歡你所從事的工作,你工作的時間也許很長,但卻絲毫不覺得是在工作,反倒像是遊戲。”
愛迪生是未曾進過學校的送報童,後來卻使美國的工業生活完全改觀。愛迪生幾乎每天在他的實驗室裏辛苦工作18個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都樂趣無窮。”
職業興趣是指人們對某種職業活動具有的比較穩定而持久的心理傾向。它是一個人探究某種職業或從事某種職業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特殊個性傾向,它使個人對某種職業給予優先的注意,並具有向往的情感。由於興趣愛好不同,人的職業興趣也有很大的差異。有人喜歡具體工作,例如,室內裝飾、園林、美容、機械維修等;有人喜歡抽象和創造性的工作,例如,經濟分析、新產品開發、社會調查和科學研究等。職業興趣對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都有很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