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的事業部製】
大型企業、跨國公司、多元化經營企業大多采用事業部製進行部門管理。事業部是在公司統一領導下,按照產品、地區或顧客劃分的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半獨立經營單位。事業部製有利於公司最高管理者擺脫日常行政事務,專心致力於公司的戰略決策,充分調動各事業部的積極性,提高組織經營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還有利於公司培養人才、發現人才、使用人才,便於考核。缺點是整體性不強,內部溝通與交流不暢。
不管怎樣劃分,企業運營的功能不會變。企業根據運營的需要一般分為研發設計、生產、物流、市場、銷售、財務、人力、行政、客服等職能部門。但因為企業類型的不同,其部門設置和重要性也有所不同,比如代工型企業隻是根據訂單負責生產,可能就沒有銷售部;生產型企業則有完整的職能部門;貿易型企業則沒有研發部和生產部;服務型企業的客服部門就是核心部門等。
按部門職能專業化的原則,通常可把部門劃分為三種類別(不同行業、企業名稱會有所不同):
生產部門。商業和服務業,即營業部、服務部、客房部、餐廳部等;製造業為車間、技術部、營銷部等。
控製部門。如辦公室、人事部、財務部等。
支持部門。總務、後勤、保安、服務業的工程部,製造業的維修部等,財務部、人事部、辦公室也有此職能。
下麵,筆者就大概說說各個職能的核心工作:
研發技術職能的負責人是技術總監(CTO),其主要職能是全麵主持公司研發與技術管理工作,規劃公司的技術發展路線與新產品開發,實現公司的技術創新目標。
生產職能的負責人是生產總監,其主要職能是組織製訂並執行公司生產戰略計劃,組織、管理、控製和監督生產係統,以實現公司生產目標。
市場職能的負責人是市場總監(CMO),其主要職能是規劃製定公司的市場戰略與策略,並推進實施,實現市場發展目標。
銷售職能的負責人是銷售總監,其主要工作是製訂並推進實施全麵的銷售戰略、銷售方案,有效地管理客戶。
人力資源職能的負責人是人力資源總監(CHO),其主要職能是規劃、指導、協調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建設,最大限度地開發人力資源,促進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和長遠發展。
財務職能的負責人是財務總監(CFO),其主要職能是主持公司財務戰略的製定、財務管理及內部控製工作,籌集公司運營所需資金,完成企業財務計劃。
行政職能的負責人是行政總監,其主要職能是規劃、指導、協調公司行政服務支持等各項工作,組織管理下屬人員完成本職工作。
現在的你是在哪個部門?下一步的轉型目標是哪個部門呢?
職能轉型的四大指標。
知道了企業的職能分工後,在職業生涯轉型要怎樣選擇職能呢?要怎樣選擇崗位呢?筆者提供如下方式以供參考。
【依據部門換職能】
一般來說,企業有研發、生產、市場、銷售、人力、財務、行政等部門,每個部門都是促使公司運作、解決一類問題的一個保證。但處於不同行業、從事不同業務、不同地域、不同領導類型的公司其職能部門設置是有一定不同的,比如人力資源在民企中小企業裏行政方麵就多一些,而在外企就是純粹的人事工作。
你可以根據不同部門在企業中的作用、所做的工作內容、對從業人士的一般要求等因素來選擇相應的職能,亦即在分析企業各個部門作選擇。
【依據目標換職能】
有的人在職業生涯發展上有較為清晰的追求,那麼在職能選擇時就要結合目標去選擇,以便可以支持未來目標的實現。比如你日後要成為技術總監,那麼你就要選擇技術職能部門方向;比如幾年後要自己去創業,那麼選擇銷售職能部門方向則對實現目標最為有利。很多人的糾結就在於,所做的不能支持所要的,所要的根本一點都沒有去做,由此,你要有“以終為始”的職業生涯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