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企業轉型(二) (1)(1 / 2)

企業轉型的四大指標。

2010屆大學畢業生最佳雇主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鍾情的雇主仍以外企/合資企業、政府機構/科研事業單位為主,兩者各占28%;其次為國有企業,占27%;而願意去民營和個體企業的僅為14%,這是初出茅廬的畢業生的選擇,作為一個職場“老人”,你的企業轉型選擇一定要綜合考慮的更多。

當你決定轉換企業時,你會選擇怎樣類型的企業呢?要知道,同一崗位在不同企業類型的待遇是大相徑庭的。企業性質的不同、企業規模的大小、企業階段的差異等因素都需要考慮到,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這樣找到的轉型企業才是最佳的。

【依據企業規模換企業】

企業的發展規模主要是指大、中、小三個層次,從企業資產、市場占有率、員工數量等幾個層麵來衡量企業的大小。雖然說大企業的條件比較好,但有人擔心去大企業會淪為小“螺絲釘”;而選擇去小企業,則又擔心不能發揮作用。對於謀求企業轉型的人來說,這依然是一個難題。依據企業規模選企業,一句話:大型企業選文化,中型企業選行業,小型企業選老板。

大企業的管理嚴格、規範、科學,對個人成長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與眾多高素質同事一起辦公,也有助於自己不斷學習。不過,大企業的分工也很細化,各人負責相應的職責。對於轉型者來說,已經工作了幾年,甚至在原企業還擔負一定的要職,若重新上崗,淪落到一個所謂的大企業的小小螺絲釘,難免有心理落差,從而助長不愉快的心理,耽誤工作,於是又想走人。因此要慎重。選大型企業,考察其企業文化非常重要,如果自己與其文化格格不入,是很難接受或融入的。而從企業自身來講,也傾向於吸收那些能迅速理解和適應其文化的人。

中小企業製度規範不夠細化,每個人所負責的職位並不明確,往往是一個人當幾個人使,還要求員工最好是全才,各樣工作都能來幾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提升員工的能力。喜歡做主角的人可以考慮去中小企業(建議讀者去網上搜索一下2010年中國最具潛力中小企業排行榜),因為“在中小企業,每個人都是主角”。

此外,選中等規模企業要選行業,因為行業與企業的生存空間有很大關係,對那些不大不小的企業來講,行業特征可能決定了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小型企業中,老板是不折不扣的“靈魂人物”,有著絕對的權威,所以老板的眼光、能力和管理方法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在選小企業時,老板的風格和為人便成了不可少的判斷依據。

【依據企業周期換企業】

企業的發展階段是指企業和產品(服務)在社會與市場中處於的生命周期,具體可以分為:創立期、成長期、發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業生命周期存在著顯著的不同,對個人的發展與求職方式都有很大的影響。

處於“創立期”的企業,剛起步,晉升的機會通常較多,短時間內就可能升到較高的位置,但相對而言,由於企業基礎尚不夠穩固,勢必要承受較大的經營風險。

處於“成長期”的企業,晉升的機會也較多,但速度則略微緩慢一些。

處於“發展期”的企業,製度、體係都已上了軌道,想在短期內獲得晉升或加薪恐怕比較困難。而一般的大企業多屬於此階段。

如果你打算選擇“成熟期”的企業,那你可要有心理準備,因為你的工作生涯可能很漫長、辛苦,晉升的可能性也較小。

“衰退期”的企業,除非你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使瀕臨關門的企業起死回生,否則根本不需要考慮。

一般來講,注重職業穩定性的人,適合進入“成熟期”的企業;對新事業的開發、企劃工作有興趣的人,也可以考慮“成熟期”企業中的企劃或開發部門;對自己實力有信心的人,“成長期”的企業最適合你;為了給自己將來創業創造條件,希望企業能提供充分學習機會的人,適合進入“創立期”或“成長期”的企業,如此才有機會學到所有工作的實務;至於選擇做自己喜歡而且待遇又很高的工作的人,隻有一條路可行——創業當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