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企業轉型(一) (2)(1 / 2)

國有企業的就業優勢是企業管理規範、企業文化穩定、企業發展穩定。很多國有企業需要知識麵寬、有一技之長、學曆高的人才。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企渴求複合型人才的加入,也就是說,知識相比能力而言不那麼重要,在能力方麵,“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忠誠度和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是四項基本條件。

國有大公司都很重視員工的創造力,因為要使自己的技術、產品、服務領先,就要做到與眾不同。國有公司招聘特別注意考察員工的創新能力,那些隻會死讀書的人很容易被淘汰,喜歡按慣性思維的人也不受歡迎。但創新和規範化要求並不矛盾。比如,他們會問:“你現在用的電話有什麼缺點?怎麼改進它?”或者“龜兔賽跑時,如果兔子沒有睡覺,烏龜怎麼贏得比賽?”這些問題和專業毫無關係,但考察你是否善於觀察和解決問題,創新能力是否強等。

【潮流外企】

外企根據國家和區域可以具體分為歐美型、港台型、日韓型等。

在歐美企業中,不論職位,一律直呼英文名,很平等、很民主,員工的創造力和工作效率要求很高,大家工作都很拚命,通宵加班是常事。待遇很好,正式員工不多,多以協作形式聘請或外包。具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和永不停止的“魔鬼式”培訓,每個人都擁有一種特有的、健康的自信。

美資企業的特點是希望獲得最新信息;做事很執著,不肯輕易放棄,愛與人攀比,競爭意識濃厚,攀比又是競爭的動力。在公司裏,任何人都有權利說話,盡情發表你的意見。在麵對一個美國上級時,不要事事都唯命是從,如果你有比上級更好的想法和意見,你完全可以直言不諱,對方反倒會佩服你。美資企業主張良好的工作氛圍:工作時精力充沛,開朗爽快,無拘無束。

英國公司最崇拜文化。認為隻有融入了公司文化,才能把個人發展和公司發展融為一體,事半功倍地青雲直上。在英國,人們喜歡幹脆利落、開門見山,求職者應在簡曆的開頭就明確寫出求職目標。同時,英國人希望求職者言之有物,最好附加一些精確的信息、具體的時間、體現你特定能力的具體數字或你為原來所在工作部門贏得的利潤額等。英國公司要求員工有嚴格的時間觀念、注重禮節、等級和地位差異。處世觀念比較平和,老板不會對員工隨便發火,同事之間也很少激烈地爭辯。英國公司厭惡說謊,注重實幹。

德資企業以嚴謹、細致舉世聞名,規章製度細化到了讓人難以想象的地步。在製度的執行上,德國公司一絲不苟,不講情麵。製度隻是恰到好處地告訴你工作有哪些流程,隻要按照流程做,沒有人會來幹擾你的具體操作,德國人更重視結果。德資企業待遇優厚,公司一般不鼓勵加班,因為德國人善於享受生活,不會把工作變成生活的全部。培訓體係相當完善,做到一定級別常可出國交流學習,會出錢培養自己的MBA。

港資企業的職業精神無可挑剔,職業操守是珍貴的個人品牌。公私分明,工作狂,公司變成了一架高速運轉的機器,不要妄想讓它停止或減速,能做的就是跟著一起轉動,否則就會被碾得粉碎。壓力巨大,經常連續幾天不眠不休,每個周末都自覺加班。

台資企業務實,新進員工都必須從基層幹起。管理不如歐美企業那樣規範化、製度化,一切都不會來得太容易,但通常堅持幾年後,個人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薪酬待遇也會漲得飛快。

日資企業有很強的凝聚力,“和為貴”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往往是終身雇傭製,福利好,常有健身、心理培訓活動。管理嚴格,隻講團體、服從,不講個性,雇員很少提意見。工作效率比較低,強調絕對服從,層層上報,耗時耗力。

韓資企業追求全體員工對企業高度認同,對企業戰略目標高度理解,為企業付出勞動時高度自覺。平日管理也非常嚴格,下級絕對服從上級。對中國人來說,晉升相當困難,中國人和韓國人地位不夠平等。工資、領導職位上壁壘分明,中國人再出色也很難得到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