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企業轉型(一) (1)(2 / 2)

外資企業主要是依靠資金力量和政府的關係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批真正的企業。由於能夠跨國經營的外企一般都是實力比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利益單位,也是就業的高收入單位。

民企雖然解決大多數人的就業,但仍然不占中國經濟的主體。他們在政府關係和占有資源上都相對比較弱。在完全競爭的行業,主要是進去的比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擁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場競爭中質量都不高。在非完全競爭的行業,民企則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擁有資源的國企周圍生存。由於國家職業保護的法律形同虛設,以及缺少工會等代表員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員工在職場上成為弱勢群體。

如果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個月穩穩當當地賺錢,如果你還有文憑,那就找大型國企、外企,工資高、福利好。如果沒有高文憑,不過自信有能力,那可以考慮去民企。尤其是處於發展階段的民企會給有能力的人很大的發展空間,置身其中會得到非常大的鍛煉。因為大公司框架已經穩定、成熟,你隻是在其中的鏈條中按部就班地做事,而且大公司的人才濟濟,能力並不易顯……

不管怎樣,企業轉型要結合個人情況選擇相應的企業類型,獲得相應的身份。

企業類型對對碰。

上文我們分析了一下組織類型,雖然說公務員、國企等體製內工作待遇好,但卻不是適合每個人,我們還要在進一步了解企業類型的情況下,結合個人情況再作選擇。

【國企當家】

咱們先說說國企。國有企業長期以來都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政府的管理權限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可以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中央企業(中央企業名單可以在網絡找到)是我國國企的主力軍。

國企,尤其是央企的實力逐年大幅增長,並且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國企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排名,2010年有54家中國企業榜上有名(名單在網上可以很輕鬆找到),超過了2009年43家的記錄。其中,中國石化、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三家央企進入前十名,分別位列第七位、第八位和第十位。

當然國企根據地域、規模和效益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筆者將之分為如下六等,供各位讀者參考。

一是超大型央企或政策性銀行的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移動、中有色、中國五礦、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

二是國資委下屬的大型央企。如中紡、中化、中建、中鋼、中遠、中糧、中金、中國人壽等。

三是國資委下屬或者其他部委下屬的其他大型央企。如中國輕工業進出口、中國出國人員服務、中青旅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

四是北京市屬大型國企及其他一些政府部級所有大、中型國有企業。如京儀、京東方、普天、首都機場等,這些國企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可能某些方麵不比上述的二等和三等差。

五是發達地區國企。如北京市的首信、北京鍋爐廠、北京卷煙廠、北京儀表廠、北京熱能裝備總公司……這些企業雖然在個人發展和收入上不能與前麵一些相比,但是,也差不到哪裏去。

六是中西部地方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