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不丟人(1 / 2)

項伯前來南陵城之前已經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到南陵肯定是要受冷遇,可是從來都沒有想過來了三天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的接待,每天都還有武人跑來下榻的地方大吼什麼亂七八糟話的事情。

“太無理了,他呂氏哲好歹也是一方豪傑,怎麼能縱容手下每天跑來謾罵?”景駒是貴族,不但是望族而且還是望族,講求的就是一個臉麵,項氏做了什麼那是在敵對狀態,作為楚國使節來到南陵無論是不是敵人都是客,可是呂哲沒有拿出一名主人該有的氣度,令他這位有權繼承楚王位置的貴族加望族感覺是丟盡了臉麵。

“嗬嗬。”項伯倒是一點都不在意,他不管誰跑來罵什麼,呂哲總歸是沒有將他們進行驅逐,那麼就說明還有說話的機會。

自戰國的張儀主持秦、齊、楚三國在齧桑的會盟以來,邦交講的就是一個以勢壓人,楚國現在沒勢,那麼被壓一壓總歸是正常的。現在是楚國想要求和,那麼被罵一罵有什麼,不但不要覺得惱火,似乎還要覺得開心啊?畢竟呂哲以勢壓人,那說明有得談,不但有得談,證明還能談得攏。這是好事,對半死不殘的楚國,對內憂外患的項氏,那都是好事。

“大夫還能笑?”景駒不喜歡項氏,項氏是有複國擁君之功,可是項氏太跋扈了,軍政一把抓不給人漏點油水,任誰都覺得項氏可恨。問題是項伯代表的是楚王,是楚國的使節。一國使節被罵還能笑的出來?國家的尊嚴還要不要?他抬起手又放下:“不行,明日我就豁出去,徒步去求見呂侯,看是他們丟人還是我大楚丟人。”

“稍安勿躁啊,宗人。”項伯真的是一點不急,哪怕是聽到呂哲調兵前往廬江,知道呂哲軍可能會再次進入會章郡,他都覺得沒有什麼:“宗人,我們就等著,看呂侯什麼時候願意談,那我們再謀劃啊。”

不止項伯收到呂哲要再次揮軍攻楚的消息,景駒也有自己的消息來源……,哦,不對,呂哲要再次攻楚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哪怕是沒有消息的來源渠道也該知道了。

呂哲攻楚?那是什麼稀罕事嗎?似乎沒什麼好覺得稀罕的啊,畢竟現在雙方都還在戰爭狀態,再次出兵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吧?問題是,七萬齊軍沒退,楚國朝堂暗潮洶湧,已經殺進楚地的呂哲軍再來攻伐,楚國肯定是又要內部開始折騰了。

項梁為了安定內部殺了不少人,連刺客政治這種手段都使出來了,楚國內部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不用過多的猜測,血腥的刺殺是讓很多人閉嘴,可是那不代表沒事了,反而事情大得很。

人心惶惶?這是小事,對於齊軍已經放話不割讓泗水郡就要衝殺進會稽,人心惶惶就是一件小事。

齊軍在恐嚇,揮軍會稽的可能性不超過二成,相反揮軍泗水的幾率高達九成九,不過泗水郡注定是飛地,短時間內楚國是顧不上了,所以齊國占不占泗水郡已經成了魏韓兩國的事情,畢竟楚國借地魏韓是已經昭告天下的事。

聽說,隻是聽說,魏韓兩國使節在南陵這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呂哲已經親口答應會幫助魏王、韓王,說是會進行援助,必要的時候還會派軍保證魏韓兩國成功在泗水郡落腳?

傳言是不是真的沒人能說清,可是誰都傳得有鼻子有眼。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叫空穴不來風,說明呂哲肯定是有向魏韓兩國許諾了什麼。這麼說來,魏韓兩國的難處成了呂哲的難處,連帶的齊國想要占據泗水郡是不是礙著了呂哲的事?

楚國夠慘的了,再淒慘一些也沒什麼,反正該丟的臉已經丟了,隻要能讓呂哲與齊國交惡,再丟幾次似乎也物有所值。

呂哲沒有固定的行事套路,隻要有做過研究的人都已經琢磨出來了。不過他們還看出一點,呂哲願意幫助魏韓兩國,那說明呂哲至少還知道無法蛇吞鯨,懂得慢慢來。同時,呂哲不想看見齊國把手伸進南方的態度非常明顯。

好事,對半殘不死的楚國是好事,呂哲不想齊國將手伸進南方,那楚國哪怕淒慘落魄總歸是能稍微喘口氣。人沒死透呢,有口氣吊著就一切都有可能。隻要呂哲明確表現出態度,中原有秦國,南方有呂哲,齊國想伸爪子就會好好的思考一下,間接地齊國就不敢過分的欺壓楚國。

現在還沒有死灰複燃這個成語,畢竟韓安國還不知道在哪呢,成語沒出現不過那個道理誰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