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欲~望(上)(2 / 2)

趙國擴軍,大秦對這個其實並不是太擔憂,概因趙國在戰場上步步失利,軍隊擴充是擴充了,可是沒有經過良好的訓練,哪怕是擴充到一百萬士卒,秦軍在戰場上麵對那些連訓練都缺少的趙軍很有戰而勝之的信心。

齊國和燕國有趙國作為屏障,有時間來對新擴的軍隊進行訓練,秦軍晚一天解決趙國,齊燕兩國的軍隊戰鬥力就會更加強一分。

為了能更快的解決趙國,秦國不能隻依靠二十五萬的部隊,那麼為中原軍團補充兵力也就勢在必行。

秦國還在掌握的各郡,大量的青壯接到服兵役的通知,他們先是集中到內史郡,形成建製之後分別開拔向在太原郡和碭郡的王奔或是徐岩所部。

大秦中樞預計在來年開春之前將中原軍團的兵力增加到五十萬,分別是北路的王奔所部二十萬,南路的徐岩三十萬。

隻要冬季一過去,哪怕是相應的輜重沒有抵達,兩路秦軍也會立刻發動攻勢。

急了點,可是秦國別無選擇,列國已經坐視趙國單獨扛了那麼久,他們不能奢望列國會一直坐視下去。

北疆軍團在蒙恬的懇求下也增兵了五萬總數二十萬北疆軍。現今的蒙恬正在玩命似得構建兵堡體係,在北地和上郡麵對草原的方向打算修建起一條比南郡呂哲修建的更加密集和更加堅固的防禦體係。

說實話,二十萬北疆軍想要防住來去無蹤的草原騎兵,依靠的隻能是完善的兵堡體係堵防。若是進行野戰的話,打得過無法全殲,哪怕是想進行殺傷都不容易;輸了那可就慘了,兩條腿絕對跑不過四條腿。

蒙恬給鹹陽中樞的戰事預判比較悲觀,他認為光靠二十萬北疆軍很難堵住胡人南下的缺口,胡人若是依靠騎兵的機動性不與秦軍主力交戰而是從空虛範圍突破,胡人很有可能會直接殺到鹹陽城下。他正在想方設法,想出一個讓胡人不繞開北疆軍南下的方案,盡力尋求與胡人在邊境決戰。

想讓胡人與北疆軍決戰?那似乎隻有一條路可以選。蒙恬說需要做的就是向陰山的匈奴王庭逼近,這樣才能逼迫胡人決戰。可是這樣一來,既要在兵堡體係留下駐軍,又要向匈奴王庭逼近,北疆軍的二十萬兵力根本就難以辦到這一點。

對於大秦來說,蜀郡那邊也總不能不管,所以在沫水兵敗之後,秦國中樞七拚八湊了將近三萬的部隊,收複了嚴道縣之後正在鞏固防線。總數不到五萬人的秦軍所麵對的是羌人與百越的十三萬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將還在增加的入侵者擋住。

綜合秦國以上所要麵臨的態勢,呂哲認為秦國中樞不過以激烈的反應來進行責難,隻能是吃掉這個啞巴虧。

大秦的形式太複雜也太艱難了,哪怕明白呂哲是一根刺在肉中的骨刺,現在所能做的也就是盡力穩住呂哲,不然有了北方、中原、蜀郡的三條戰線,再讓呂哲進兵巴郡攻入漢中郡,那被進逼在內史郡是可以預料的事情。

“我不明白,我們遲早與秦國都會交戰,為什麼不是趁舉世攻秦的時候加入。現在隻要我們選擇攻秦,列國包括百越和匈奴,馬上就能形成一個幅員遼闊且人力眾多的聯盟,滅掉秦國似乎也不難辦到,我們為什麼不抓住這個機會?”小韓信問得很實際。

是絕好的機會啊,還真的有可能從多線把秦國給滅了,可是秦國滅了之後呢?

“列國都有香火情,他們滅掉秦國之後會對抗、會競爭,但是他們更加可能做的就是合力滅掉秦國之後整齊地將矛頭指向我們。對於列國來說,秦國一滅,對他們最有威脅的就是我們。”

“為什麼?我們不也是反秦的嗎?並且是因為我們加入攻擊秦地,才將秦國麵對的窘境擴大了至少十倍,秦國的滅亡我們是出了大力的,他們怎麼可能那麼做?”

“是啊,我們加入攻秦,那就是在秦國不堪重負的背上壓下最後一根稻草。一旦我們兵逼內史郡,進軍到鹹陽城下,那麼各地的秦軍需要勤王肯定會後撤,無論是胡人、百越人、中原列國,他們就能追在各路秦軍的屁股後麵不用付出多大的代價就能參與合力圍攻鹹陽……”

小韓信不會懂的,對於列國來說,呂哲就是一個暴發戶,無論在對秦作戰中付出多少力氣,隻要秦國一旦沒有了,這個暴發戶就是混在他們當中的一顆老鼠屎,必定是抱著除而後快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