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再謀(下)(1 / 2)

沒辦法了,戰場上戰敗,陰謀詭計又沒有得逞,楚國現在是風雨飄渺,項梁開始意識到短期之內是不能遭受任何的打擊,不然內部矛盾又無法擴張的楚國勢必會自行瓦解。

打又打不過,陰謀詭計人家又能一一化解,不但是化解了還吸納了秦軍進行改編,實力非但沒有受損反而壯大了幾分。

怎麼樣?還能怎麼樣!隻能認慫了啊。

項梁很認真的問在南陵潛伏了近兩個月的項楫:“我們開出什麼樣的條件能讓呂氏哲解除與我們的戰爭狀態?”

什麼樣的代價能換來哪怕是隻有短時間的和平嗎?項楫在思考。他親眼看到了呂哲治下的很多事情,判斷起來比從未到過呂哲治下隻能依靠情報來推測的項梁要準確一些。

“呂賊令人有些看不懂。”項楫有研究過呂哲的性格和行為作為:“看起來呂賊像是被部下逼迫著反秦自治,可是看呂賊在自治後一係列的舉動,懂得收買治下民心,又知道穩步擴張……,已經正式一係列的舉動不是出自他人手筆,是呂賊自個的規劃。”

以工代賑給予項楫的印象最為深刻,這種方法相較起自古以來麵對民災時無償的賑災要高明無數倍。他想了很久得出以工代賑的諸多好處,首先是能夠讓遭受災難的黔首有活下去的希望,集中遭災的黔首又能消除伴隨災難會發生的混亂以及暴動,同時雇傭大量的勞力又能啟動需要巨量徭役才能動工的工程。

“不到一年,南郡的北方、西方、南方各自有相應的兵堡體係,秦軍南下被抵擋住正是因為有完善的兵堡工事。還有,呂賊被笑話的建城計劃已經建立起綿長不知道多少裏的雄偉城牆,城內的各式基礎建設也基本快要完成。不但是那些,他們還在南郡修了類似於秦國馳道的道路,在原有舊路或者新動工的道路,它們四通八達,從南陵新城延伸到南郡的幾乎每一個縣。我從南陵返回吳縣之前,聽聞呂賊有意再修馳道,要在南郡與各郡之間修通寬大的道路。”

太令人驚訝了,不過想想似乎也不是那麼出乎意料,畢竟呂哲雇傭的民力太多太多,最高峰值的時候甚至雇傭了將近一百五十萬人。而呂哲的腦子也不知道是怎麼長的,能想到用各種新的工程技術來降低施工的難度,那麼建城和修路的進度快一些也成了不是那麼驚奇的事情。

“五道城牆,每道城牆最低不低於七丈嗎?真想親眼看看啊,那是怎麼一座雄偉的城池。”項梁感慨著。

呂哲建城,建立一座雄城,這座雄城是在哪裏?南方!那就是說呂哲將行政中心的選址定在了南郡,要做的就是經營南方的疆土,就此紮根在南方。

疆土?呂哲手握的那些土地都是楚地,一旦呂哲成功的紮根下去,等於楚國失去了被呂哲占領的土地。而似乎,項梁不是那麼有把握能從呂哲那裏奪回被侵占的楚地,不但沒有把握奪回,他們要是沒有發展壯大很可能還會連僅有的會章郡和會稽郡都丟掉,那時楚地就不再是楚地,成了呂哲未來建國的疆土。

“有可能……有可能蠱惑呂氏哲稱王嗎?”項梁話沒有連貫,證明他對此沒有信心。

項楫沉吟了很久,不太確定的講:“呂賊的個性很自我,可是他沒有像自我的人那麼自以為是。這樣的人一旦決定什麼很難輕易的改變,旁邊說得再多也隻會是一項參考的意見。”

“是嗎?”項梁不知道在思考什麼,沉默了足足一刻鍾才出聲:“試一試吧,讓張良和魏豹提議,總之試一試吧。”

“恐怕……呂賊不會上當。除非……”項楫專注地看著最近因為操勞而顯得憔悴的自家兄弟:“除非我們願意付出大代價。”

“哦?”項梁精神略微振作了一些。

“是的,除非我們撤銷楚王的王號,從地理和法禮上讓呂賊成為楚王。”項楫說得很平常,似乎撤不撤銷楚王的王號是一件手到擒來的事情,不是在討論他們的王上。

項梁也考慮過這件事情,隻有兩個郡其中還廢掉了一個會章郡的楚國根本就不能叫楚國,除了韓魏兩國這兩個笑話之外,楚國現在就是天下一個新的笑話。

他們暫時沒實力與呂哲交鋒,那麼就要想辦法來解除呂哲的敵意,解除敵意的同時還要設下陷阱使呂哲會陷入一蹶不振的死地。

讓呂哲稱王是一個陷阱,但是從根本意義上來講也不過是從名聲上徹底的打擊呂哲,使呂哲與列國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