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再謀(上)(1 / 2)

“我們的計謀失敗了,呂賊境內的秦軍沒有暴然而起。我們製造謠言所希望呂賊治下陷入戰火,破壞呂賊的軍力的圖謀全部失去效果。呂賊隻用了兩項措施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那些秦狗大多選擇臣服。”

“失敗了啊……,有了一次兩次的謠言,很難再次打了呂氏哲一個措手不及。不但是呂氏哲,他的官僚,他的軍隊,他的臣民,以後一旦聽到了什麼都不會盲從,而是會先思考,再看呂氏哲的舉動。”

“我們還有機會……”

“讓我靜靜吧。”

會稽,吳縣。項氏……或者說新複立楚國的大本營,自一個月前項梁率軍西政失敗,水徹底的渾了起來。

楚國的擴張沒有成功,一次戰敗反而讓會章郡成為糜爛之地,與之趙國協商妥協換回的泗水郡也成了朝夕不保的飛地。

戰敗必定會士氣受挫,不但是軍心,人心上的浮動誰也阻止不了。戰敗的消息傳回會稽,立刻有人千裏將項梁戰敗的消息送給遠在中原的宋義,與中原諸國商談事情的宋義馬不停蹄地趕回吳縣這個楚國臨時的國都。

楚國因項氏主持複立,雖說是熊心為楚王,可是各個重要官職都是在項氏的手中掌握,軍隊以其說是楚國的軍隊不如說是項氏私軍,一直以來楚國就是項氏的一言堂。

以前項氏不但有複立楚國擁立熊心的大功勞和大義在,哪怕楚國是項氏的一言堂很多人心中不爽趨於大勢和大義也隻能忍著,可是不代表有機會爭奪話語權的時候他們會幹坐著。

曾經隻是楚國二流貴族的項氏將楚國朝堂壓製得太狠了,那些世代為公為侯的一流貴族實力和名義不如人,哪怕是被項梁指著鼻尖罵也隻能賠笑。

一流貴族啊,曾經橫行了楚國不知道多少年,且世世代代依靠血統享受特權的人,國家破了他們失去特權也就罷了,畢竟秦國真的凶猛無法力扛。可是……可是楚國複立了,他們這些有著公卿血統的人不該獲得高位繼續享受血統帶來的特權嗎?竟是被一個祖輩上隻在楚國將亡被緊急任命為將軍的後輩給壓製了!

不服,或者說覺得屈辱,一流貴族們楚國亡了之後遭受一連串打擊實力已經大不如前,與之項氏手握雄兵又有複立楚國的大功相比是比不過,可是他們身上不是還留著公卿的鮮血嗎?

嗯?唔!血統論嘛,哪怕是一個白癡,隻要他爹他爺他祖出過一名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們就該坐在功勞簿上永享富貴。這個論調從夏朝就已經定下來了呢,怎麼到了戰國結束秦一統就能結束。不但不能結束,還要將我爹是誰誰誰,我爺是誰誰誰,我祖宗是誰誰誰,然後應該就高人一等傳統一直持續下去!

原本高高在上的人被敵人壓製無法可說,可是國家複立後竟然有著高貴的血統卻成了低人一等的人物,各種不甘心或者說是不習慣迫使他們一抓住機會肯定是要奪權。

萬事變遷,現在的楚國舊有一流貴族在秦一統天下期間遭受到了難以承受的打擊,新楚朝堂冒出了太多新權貴,除了曾經的二流貴族項氏,一些如宋義、等等的人取代了太多太多人的位置。

項氏一家獨大,那麼勢弱的一方肯定是要結夥,景駒與一些人結成了一夥,宋義又與一幫人結成了一夥,機會來臨之際行動了起來。

在項梁戰敗回撤會稽之後,從中原返回會稽的宋義率先發難,不斷在朝堂上與戰敗而回的項梁爭權。

氣勢有時候很重要,項氏戰敗是事實,氣勢上首先就會弱一分,不過在麵對爭權時不代表項氏會手軟,殺掉景駒和宋義幹係太大,既然這兩人不能殺,那麼項氏就挑出一些小魚小蝦殺掉,用鮮血警示跳出來的人,雖然項氏敗在呂哲手中,可是不代表項氏的刀已經鈍了,不但沒鈍,殺起人來還相當的鋒利。

項氏對於景駒、宋義等人爭權給出的回答很直接,那就是不斷有敢於非議的人在街頭走著走著會被突然竄出來的人捅死,在家中安睡深夜的時候會被割掉首級,在吃飯的時候會突然腹中劇痛無比倒斃案幾。

激烈,非常的激烈,項氏用一條條人命告訴那些敢於非難的人,項氏是在戰場上敗了,可是不代表項氏是沒有了牙齒的老虎。項氏用事實告訴一些人,他們不但牙齒俱在,爪子也露了出來,誰想跳就繼續蹦躂試試。

恐怖,太過恐怖,項氏已經無視遊戲規則,在麵臨權力的爭奪時竟然是用“刺客政治”,而不是按照遊戲規則從局勢和言語上來進行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