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言傳身教,鑄造寶寶N個好習慣(1 / 3)

“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新出生的寶寶像白紙一樣,依靠著天生驚人的模仿力,“攝像”著父母的一言一行,然後自己進行模仿學習。從爸爸那裏,她們學到了早晚刷牙、遵守規則;從媽媽那裏,她們學到了按時睡覺、幹淨整潔……第五十八節父母是孩子教育的主角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對於0~3歲寶寶來說,模仿是他們非常突出的心理特點。新出生的寶寶像白紙一樣,依靠著天生驚人地模仿力,“攝像”著父母的一言一行,然後自己進行模仿學習。

所以,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寶寶身上驚人地透視著父母的一言一行:“這孩子脾氣強得跟他爸一樣”,“我這個孫女很像她媽,這麼小就很勤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爸爸總是做事慢慢悠悠,看孩子也是個慢性子”……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在一個小鎮上生活著一對夫妻,他們種的蔬菜在全鎮有名,算得上是小康人家。當他們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後,母親迷上了跳舞。

在一個剛下過大雪的清晨,媽媽囑咐女兒好好在家,便走向了“心愛”的舞廳。沒走多遠,母親覺得有人跟在後麵,當她轉過身來時,發現女兒正踩著她留在雪中的腳印前行。看到母親看著自己,女兒很興奮地喊道:“媽媽!我正踩著你的腳印向前走哪!”女兒的話使母親為之驚愕,心想:“我要是總去舞廳,女兒也會迷上跳舞的。”

從那時起,母親再也沒有去過舞廳!

對於寶寶來說,他們剛出生並不知道自己應該學習什麼,應該怎樣做,而爸爸媽媽就成為寶寶的第一位老師。這位老師的言行不僅是寶寶人生知識的開端,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開始。而寶寶從父母那裏得到的不僅是他們的教誨,還有對爸爸媽媽耳濡目染的行為習慣,而這些比父母對他的說教影響更為深遠。可以說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所以,要想寶寶從小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必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持之以恒對待寶寶

不要當著孩子是一套,背著孩子又是一套,比如爸爸媽媽教育寶寶講誠信,自己卻在某些時候為了小利益說謊。這樣寶寶一旦發現,也會欺騙父母。另外,爸爸媽媽不要因為太過忙於工作,或者應酬玩樂時間過多,無暇與孩子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過於簡單化。如果對寶寶時而過分溺愛,百依百順;時而十分粗暴,大聲嗬斥,這樣寶寶既不會形成良好的行為,還會因為父母的反複無常而自己也變得反複無常起來。

有矛盾和爭吵時,避開寶寶

不要在家庭瑣事上,互相扯皮,爭吵,這樣會打擊寶寶的心理。寶寶很可能因為爸爸媽媽的爭吵,而形成自卑的性格。如果因寶寶教育方法不一致而公開爭吵,會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因為孩子常常會模仿父母,所以家長在孩子麵前,教育觀點要保持一致。

如果父母有不同意見,要避開孩子進行討論,不要讓寶寶感到隻有一個人說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場時,寶寶對另一方的教育不聽。

改掉自己的陋習

為了讓寶寶有個好榜樣,爸爸媽媽必須改掉自己的陋習,這是最難做到的,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爸爸媽媽必須做到。在學校教育中,許多道德問題說起來很概念化,對於寶寶來說,學校教育很必要,但是對於教育效果來說,卻遠不及爸爸媽媽用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對孩子起到的榜樣作用有效。

而寶寶一些不良的習慣產生也正是爸爸媽媽讓寶寶耳濡目染所致。所以,當父母教育寶寶時,寶寶自然也會反問:“為什麼爸爸不刷牙就可以,我不刷牙就要打屁股?”

當然,父母作為寶寶的第一任老師,以身作則的方麵很多。當爸爸媽媽意識到自己壞習慣對寶寶帶來的嚴重影響時,就要更加努力地為寶寶樹立一個好榜樣!

第五十九節怎樣培養嬰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好的睡眠習慣可以說是寶寶一生的財富,因為睡眠不好會滋生身體、心理的很多問題。對於女寶寶來說,長大後如果一直保持好的睡眠,那就是一筆不可多得的天然皮膚營養品,痘痘包包的問題染上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爸爸媽媽要養出一個小美人,讓寶寶形成好的睡眠習慣是不可或缺的。

當然,在0~3歲時,寶寶的睡眠習慣不可能和爸爸媽媽一樣,但是爸爸媽媽規律的睡眠是寶寶得到好的睡眠習慣的前提。想象如果兩位日升而息,日落而“歌”的爸爸媽媽是不可能讓寶寶形成好的睡眠習慣的。

如果爸爸媽媽有了好的睡眠習慣,寶寶就有了好的睡眠習慣的根基,爸爸媽媽也就更有精力去打造寶寶一流的睡眠。

那麼,具體來說,如何培養寶寶的睡眠習慣呢?爸爸媽媽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何時培養睡眠習慣

好的睡眠習慣指按時睡、自動入睡、睡得踏實;按時醒,醒後精神好。寶寶在3個月時,每天的生活就有了一定的規律。他們不像一兩個月時吃飽了就睡,現在醒的時間明顯延長了。可以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了。

好的睡眠環境

室內要保持安靜,也不必寂靜無聲,否則會讓寶寶對聲音過度敏感。室內要冷暖適當,空氣新鮮,除冬季開窗換空氣外,其他季節可開窗睡眠,因為新鮮空氣含有充足的氧氣。注意不要有穿堂風,也不要有風直吹寶寶。

保證定時作息

寶寶每天睡眠都要有固定的時間,不要因為家長的原因隨便更換,比如爸爸加班,媽媽就抱著寶寶等爸爸回家。另外,為了寶寶睡覺時間定時,晚飯時間也要固定,最好是下午5:30~6:00,這樣吃完飯後,她可以玩1個小時,7:30就可以準備睡覺,8點鍾左右正式上床睡覺。

睡前活動

注意睡前不要讓寶寶過分緊張或過分興奮,最好讓她做比較安靜的活動或遊戲,比如畫畫、看書、講故事、聽音樂、堆積木等,千萬不要讓她做劇烈的運動,或看些驚奇、恐怖的節目。

寶寶睡覺前半個多小時要給寶寶洗澡、換睡衣。

為了促進寶寶睡眠,白天盡量讓孩子多活動,玩累了,上床後就易入睡,而且也能睡得好,睡的時間也長。

獨自睡覺

在寶寶自己的小房間,為她準備自己的小床,床上放上她喜歡的枕頭、被子、床單,這樣寶寶從小熟悉自己的睡覺的環境,看到床就意識到“這是睡覺的地方”,漸漸就形成了正確的睡眠習慣。

不要打擾寶寶睡眠

寶寶睡眠周期比較短,淺睡眠時間比較多,我們看到寶寶睡覺時,經常有微笑、皺眉、伸展四肢、哼哼聲的現象。此時,不要因過分照顧而打擾嬰兒。當嬰兒在睡眠周期之間醒來時,不要立刻抱起,哄、拍或玩耍,這很容易形成每夜必醒的毛病。

3~4個月以後的寶寶,夜間就可以不再喂奶了,不能因為寶寶一醒就喂奶,這樣就會養成寶寶夜醒多次和含奶睡眠的習慣。如果寶寶夜哭想吃奶,媽媽可以把手放在孩子身上,輕拍、撫摸、摟抱一會兒,輕哼催眠曲,不要開燈。也許不久,寶寶就安靜了。

睡眠的壞習慣

寶寶總喜歡把自己的玩具帶到床上,這對寶寶睡眠很不好。雖然玩具能給寶寶帶來快樂,但是,睡覺時寶寶拿著玩具就會自己玩,有時時間很短僅十幾分鍾而已,有時就會很長一個甚至兩個小時,或者更長。這就打亂了寶寶的睡眠時間,按時睡眠的習慣就不容易形成了。另外,由於臥室燈光都比較暗,寶寶玩玩具比較容易傷害眼睛。

寶寶睡覺時有蒙頭睡、含奶頭、咬被角、吮手指的壞習慣,家長見到要及時矯正,防止寶寶養成不良習慣,睡眠不好。

第六十節做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寶寶

有位爸爸和1歲多的寶寶女兒做遊戲,遊戲的內容是:老虎追狐狸。

最初,爸爸當老虎,女兒當狐狸。狐狸跑到臥室裏把門關上!這個遊戲就結束了。後來,媽媽提議,要不讓爸爸來當小狐狸,女兒當老虎,但是狐狸爸爸跑到臥室關門的時候,女兒就開始大哭,不讓爸爸關門。結果本來好好的遊戲,鬧得很掃興,爸爸不懂為什麼女兒不遵守遊戲規則呢?

遊戲是寶寶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寶寶從遊戲中懂得了規則的作用,那麼,教給寶寶遵守遊戲規則是十分重要的了。寶寶沒有遵守遊戲規則,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其一,年齡過小,不懂遵守規則。遊戲內容對寶寶來說比較難,寶寶難以成功,受到打擊。針對這種不遵守規則的狀況,爸爸媽媽要選擇適合寶寶年齡的遊戲規則,不要過於複雜和簡單,讓寶寶懂得遊戲規則,使遊戲取得成功。

其二,寶寶的好勝心過強,總想比別人做得好。這主要出現在競賽性遊戲中,此時爸爸媽媽要讓寶寶認識到,如果寶寶想成功就必須遵守規則,否則就會失敗。

其三,寶寶缺乏生活經驗。爸爸媽媽可以交給寶寶自己的角色應該怎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寶寶就學會了遵守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