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三岔兒堡之戰(2)(2 / 2)

城牆下不斷有後金兵慘叫,城牆上的蓋遼軍也有不少官兵受傷推出戰場。

不久就有十一架雲梯還是靠上來來,己經搭在了城頭上。

盾車後麵指揮的那位牛錄額真佛庫倫見此狀況,他身旁的號角手立時吹號催促。

而這時城牆下那百餘個後金弓箭兵,他們在前一輪先射了十幾輪後,第二輪隻射了不足十箭,己是感覺臂力不足,弓箭兵已經沒有力氣提供第二輪的火力支援,躲進盾車以備恢複體力。

見有些後金兵裹足不前,佛庫倫命令身邊白擺牙喇兵的利箭也是張弓對準城牆下那些同袍,保證有進無退。

後金兵中的白擺牙喇兵除了伺機支援外,還有督陣的作用,一旦前鋒畏縮或是後撤,這些白擺牙喇兵就會將執行任務,無情的處決他們。

在這樣的壓逼下,那些前鋒兵又鼓起勇氣,提起刀盾,從雲梯向城頭上爬去,或者登上盾車頂板,向著城牆攻來。

此時,蓋州衛軍的火槍兵的優勢顯露出來,不比弓箭,他們射火槍不需要強悍的臂力。

隻是需要不斷的用濕布冷卻火槍,保證火槍不燙,符合射擊要求,彈藥供應是充足的,可以不斷的射擊,唯一的問題是裝彈是需要在子彈後麵將破布一起送入槍管,才能保證向城牆下射擊,因此速度比起野戰要慢一點。

每當電石火光白色硝煙冒起,那些被擊中的後金兵,就算其披著三層重甲,也是甲破身死,慘叫著從雲梯上和盾車頂板摔下。

“傷亡太大了!從未見過這種情況!好在有多位勇士爬上盾車頂板,站穩了腳跟,以雙方的肉搏能力,想必很快就可以攻破這該死的三岔兒堡。”在盾車後麵佛庫倫看著不斷摔下的士兵,心中痛惜不己,很想下令撤退。

後金軍冒著嚴重的傷亡繼續進攻,步步逼進,於此同時,各長槍隊隊官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軍令聲:“長槍列準備。”

三岔兒堡殘存城牆上部寬約三米五,外部的鐵刺和鐵蒺藜占了一尺寬,在其後的胸牆占了一尺,剩下的寬度也足以寬鬆地容納這些長槍列隊伍。

長槍列隊伍按照前麵一排是短槍兵持盾牌和七尺短槍保護,後麵一排是三支十七尺長槍,對付一名敵人。

有些組已經與盾車頂板上的敵人正在交手,終於,中央那個雲梯口上,出現了一個手持圓盾,右手拿著一把戰刀的後金兵,他的脖子粗大,滿臉的虯髯,臉上還有一道深深的疤痕。

從他的盔甲與背上的旗號,是後金兵的紅擺牙喇兵,他一出現在城頭,先用圓盾護在自己露出來的上半身前麵,避免城內的明軍長槍殺來,右手提著戰刀,一聲大喝,猛地橫掃麵前的鐵刺等障礙物。

心想然後的動作是蹦上城牆,大聲嚎叫三下,以往,這種很酷的姿勢可以嚇退不少的明軍,屢試不爽,這名紅擺牙喇兵很有信心,隻要自己跳上城頭,就可以為後麵的戰友提供保護,獲得立足點,甚至打開一個城牆上的缺口。

不料城牆上擺著尖銳的鐵刺是亂七八糟,有多道,尖銳的鐵刺深深地刺入城牆中,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清除的。

“刺!”中間的長槍兵提示同時出擊。

三個長槍兵早己平端長槍,蓄勢待發,隻見三支長槍由上而下刺下,同時打擊在圓盾上,深深地刺入盾牌的木板中。

“衝!”三個長槍兵一起將身體的重量和手臂腰部的力量用上,雙腳牢牢的站立在城牆上,提供有力的支撐。

紅擺牙喇兵正想暫時放下刀抓住雲梯,圓盾上的巨大力量傳來,右手隻差一點就可以抓住雲梯,身體向後仰,來了個跳水動作,仰麵摔在城牆下的地麵上。

隨後又是一個後金黑營兵出現在城頭,手持圓盾,一手拿著長柄大刀,他們己經見到了前麵戰友的結局,雙目一掃,看清城牆內的動靜。

一手握緊雲梯,以便一邊斜持圓盾將三支長槍引向左側,那黑營兵剛剛鬆了口氣,不料短槍兵的七尺長槍緊接著重重一槍刺來,心想不妙,想要側頭避開,跟著眼睛一黑,就什麼感覺也沒有了,隻見七尺長槍重重一槍刺在咽喉部位,槍尖透過了脖子。

短槍兵扭轉長槍後抽槍,黑營兵咽喉內噴射出鮮血,他身子搖搖晃晃的倒下。

第三個持著圓盾,右手持著戰刀的輔兵,剛剛露出獰笑的臉,臉上沒有絲毫懼色。

他一聲大吼,舞著大刀正要掃完鐵刺,幾聲啪啪啪的火槍響,刺鼻的硝煙與火藥味蔓延,三杆火槍盡數打在他的身上,兩中臉部。

這個輔兵臉上被打出兩個血洞,腦蓋的骨頭還被打穿,他的頭歪著,眼睛睜得圓圓大大的,血洞中湧出大量的鮮血和白色的腦漿,無聲的倒下。

看到已經可以看見勝利的希望,城牆上的戰鬥結局已經八九不離十,卞為鸞下令將教官隊離開城牆,回到城堡內,準備騎兵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