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赴台(二)(1 / 2)

張偉急步竄到船頭,張目遠望,隱約看到波浪盡頭出現黑乎乎岸沿,卻原來是台灣在望了。

搓了搓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張偉興奮道:“媽媽的,不用偷渡老子就來了台灣啦。”

何斌又是大奇,忙問道:“偷渡?何謂偷渡?誌華,好久沒有聽你爆粗口啦。我看你此番來台,目地定然不如你說的那般簡單。”

張偉對何斌的這書呆子氣很是頭疼,心知如果不解釋他必定會打破沙鍋問到底,隻得支吾解釋道:“偷渡,便是斐濟話不要通關文碟的意思,至於我的目地,嘿嘿,現今實話與廷斌兄說,我來台,就是想做個山大王,占山為王,廷斌兄,你一定要助我。”

“誌華,不是我潑你冷水,其它事情還好辦,隻是現下這台灣之主是荷蘭國人,雖說他們人數尚少,根基不穩,暫且影響不到這北港之地,不過將來在這邊設官立府,亦是遲早的事,隻怕你的大計,終究是水中近撈月。”

“這個廷斌兄盡管放心便是,羽翼未豐之前,小弟絕不會與這荷蘭紅毛鬼起衝突的,現下當務之急,是安撫人心,開發土地。台灣此地物產豐茂,土地一年可比內地三年的收成,咱們多弄些土產,再販賣至海外,從海外帶回銀子來多募人來台灣,如此循環,不愁將來台灣不成為富庶之地。”

何斌失笑道:“誌華,在澎湖看不出你有如此的勁頭,對台灣了解亦很深,你這家夥年紀雖小,城府卻深,隻讓施琅這傻驢向前衝,弄的鄭老大厭憎!”

“廷斌兄,這樣說小弟,卻是你的不是了。我還不是受施琅的影響,才對台灣多加留意,如若不是他,小弟自管做海上貿易便是了。”

施琅卻不理會兩人的唇槍舌箭,自顧自去安排上岸的事宜,此人脾氣雖倔,卻是個極聰明之人,自幼也是奔波海上,因此張何兩人也放心任他施為。

約摸又過了小半個時辰,船行至碼頭,張偉覺得船頭一震,船已停靠在了台灣的碼頭之上。

未等跳板搭好,張偉搶先一步跳上了台灣的土地,心中暗爽:想不到數百年後中國人最頭疼的台灣問題,今日在老子腳下解決了。

顧目四盼,隻見這碼頭小的可憐,所有設施皆是用木頭簡易搭成,有幾間小屋,也都是茅草做頂,顯的破敗不堪。到是腳下土地,黑油油的甚是肥沃。

“離此十餘裏,便是北港鎮了,當年鄭老大與顏老大,帶十三艘小船,上千人上岸,白手創業,在這邊打拚出一番天地來。隻可惜鄭老大太重視海上,對陸地全無興趣,現下算是白白便宜你這小子了。”

何斌亦也上岸,興致盎然的與張偉談談說說,離開喜怒不定的鄭芝龍,雖說現下台灣還是破敗不堪,不過有著開基立業的眾人,到也沒有覺得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