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赴台(一)(1 / 2)

張偉一出鄭府門口便被人圍了個水泄不通,還未及招呼,便有人興興頭頭的向張偉說道:“偉哥,你既然要去台灣種田,想必那幾艘海船要出脫了,怎麼樣,賣給別人不如賣給自家兄弟?準保給你個好價錢。”

張偉尚未回話,四周的人便吵嚷起來:“憑甚就賣斷給你?張偉兄弟和我的交情難道就不及你麼?張兄弟,賣斷給我,做哥哥的一定不教你吃虧!”

“張大哥,咱們兄弟誰跟誰,這海船一定要賣斷給我。”

“張大叔,咱們叔侄誰跟誰,這海船一定要賣斷給我。”

“張大爺……”

張偉哭笑不得,眼瞅著那些一大把胡子滿臉皺紋的老頭子跟自已攀兄弟,論叔侄,吵鬧不休,氣的張偉直欲從口袋裏掏出把ak47,突突突將這幫家夥掃死。

無奈的大叫道:“諸位,這船,我是誰也不賣。去台灣就不能幹海上買賣啦?小弟的錢還沒有賺夠,到是哪位仁兄的船不想要了,小弟是一定會買進的,價錢當然是好說。現下小弟有事,卻要失陪了。”

擺脫了心有不甘的一夥人,張偉抹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心中暗罵道:一群王八蛋,當老子是傻蛋麼,賣船,賣內褲老子也不會賣船。

何斌與施琅到沒有人糾纏,見張偉狼狽,相視一笑,當下也不理會,兩人自坐轎先去了。張偉見兩人如此沒義氣,便悄悄在長袖中比了一下中指,當下也不再與那夥人囉嗦,竟自去了。

當下三人各自回家,自去吩咐下人準備行李,何斌施琅比之張偉更有一番麻煩,兩人除了安排澎湖至台的細務,還需準備內地家人產業遷台,一時間忙的屁滾尿流。

直過了十數天,三人才大致將細務料理的差不多,鄭府那邊接連傳話,令三人速赴台灣,協助鄭彩善後。

三人計議一番,張偉依何斌與施琅的意思,又拖了兩天,選一個黃道吉日,十四艘小船滿載著近五百人,數十頭耕牛,家具,鐵器,揚帆出海,直奔台灣北港而去。

張何施三人同乘一艘稍大點的漁船,雖曰大,亦不過二十幾米長,吃水不足百噸,幸得張偉已隨自已的商船出海數次,遠至呂宋、日本,澎湖至台灣不過一天水程,故而雖船小浪大,到也可以生受得。

三人立在船頭,滿眼盡是碧藍色的海水,海濤洶湧,數十艘船隻在這無邊無際的大海裏渾似無物,令人感歎天地之浩大,自然之美壯。

張偉手撫桅杆,仍覺有些心虛,卻見那施何兩人談笑風聲,渾然不覺在海上與陸地有何不妥,再放眼去看那些水手,皆是古銅色的肌膚,渾身精肉,讓人一看便知是海上的健兒,弄潮的好手。

張偉心中暗歎,誰道中國人是大陸民族,西洋人是海上民族,實則中國南部的這些好男兒,自千多年前便揚帆出海,雖沒有政府支持,沒有上層儒家文化的認同,足跡卻踏遍天涯,亞洲,非洲,自古便留下中國好男兒的身影,正是這些儒家所謂棄國破家,無君無父的弄海之人讓古代中國的文明光輝遠及歐洲。哥倫布遠洋的初始目地正是為了尋找傳說那富庶的中國,自其出海後不過數百年的光景,中國之人卻日漸被禁錮於陸地,片帆不得出海,眼睜睜看著那歐洲海船後來居上,不但占了美洲,非洲,就連中國人的傳統地盤亞洲海域也被歐洲人占據,財富源源不斷向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國流去,想來當真令人痛心,讓人扼腕。